正在东方、浙江等卫视热播的新版《西游记》开拍之初,“真实”、“还原”二词张纪中常挂口中,但这对一部魔幻色彩浓重的巨著来说谈何容易。记者昨日采访编剧组组长高大庸,这位写过《神医喜来乐》的编剧解读《西游记》创作的“另类法则”更是自成一套。
高大庸聊起孙悟空这个角色,除了“神通广大”、“武艺超群”等词汇外,“稚气”、“自由”、“尊严”等人性化的词语也挂在嘴边,“虽然是魔幻小说,但最终还是离不开人的观点,童年时的孙悟空闹天宫、地府、龙王殿,无法无天,正是儿童任性、骄纵、率真的表现;了解到真实‘社会’后,五行山下被压500年,我的理解是‘哥们儿被送进私塾喽’;师父搭救,取经路上经历重重磨难,孙悟空学着自我成长;最终,‘极乐世界’修成正果,这正是人一生的发展经历。”高大庸进一步解读:“原著中一场‘小雷音寺’的乌龙秀,如来佛祖座下童子仿冒山寨版‘极乐世界’,连精明的孙悟空也误入圈套,而这不正是中年危机的象征吗?长期压力之下,身体与情绪进入低谷,致使误入歧途,作者想表达的人生寓言十分清晰。”
将唐僧师徒四人描述成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成员,这个比方在很多企业管理课程中都可以听到,但把这一概念引入电视剧中,高大庸恐怕还是第一人,“完美组合,缺一不可。”
“经理”唐僧:领导者。妖怪眼前作法,只能束手就擒,看似“无能”的他在整个组合中,却是唯一知道“我们”要什么,明确并坚定最终的理想和目标的人。
“精英”孙悟空:爱将。他是为解决组合困难而设计的,他是保证取经顺利完成的根本。
“草包”猪八戒:黏合剂。别看他贪吃好色,可在关键时刻,就成了维持团队团结的“说客”,当“猴哥”与“师父”发生争执时,他就“糊涂糊涂”这个,“糊涂糊涂”那个,信任危机立即化解。
“基石”沙僧:任劳任怨。缺乏创造力,但并不是没有价值,漫漫西行路,行李担子谁来挑?想想还是沙僧最合适。本报记者 赵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