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答:减肥中的吃货。”当“减肥中的吃货”遇到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就成了全宇宙最痛苦的人。5月14日晚10∶30,由央视纪录频道打造、长度7集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它不仅迅速成为“吃货必看”的美食纪录片,更打败各种电视剧,把守着电脑的“80、90后”观众重新拖回电视机前,每晚准点追看。《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这样红?这不仅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画面中的美食让人馋涎欲滴,更串联起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的人物故事,感动满满。但凡是看过此片的观众,无不“口水和泪水”齐飞……
美味与情怀
让人流口水更让人流泪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吃的感情不可谓不深,对吃的研究不可谓不透彻。《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它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而是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多方面入手,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集故事,体现中华大地广袤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
山东烙饼、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蛳粉、全鱼宴、油炆冬笋……《舌尖上的中国》高清镜头下展现的诱人美食,让电视机前的“吃货”疯狂,更“疯狂”的是,还看得人流泪——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一无所获的渔夫……摄影师镜头里一个个平凡的人告诉我们,原来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普通食材,获取方式极其艰辛。尤其是《时间的味道》中“虾酱奶奶”的故事,这位生活在香港大澳岛上的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一种很受欢迎的虾酱,有一天,她对着墙上一张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中的人是老奶奶已去世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虾酱。正是这样一个个小故事击中观众的泪点。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观众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摒弃科教手法
打破传统纪录片窠臼
不同于以往展现精湛厨艺和繁复烹饪过程,《舌尖上的中国》用更多画面展现了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网友“马德里的星星”赞叹:“镜头集中展示的,并非摄影棚中顶尖大厨和利嘴主持抑或花瓶美女的厨艺,而是将菜肴从材料入手,经由种植、丰收、加工,从一个平凡家庭的厨房中温情地端出,承载着祖先的文明和天人合一的哲思。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这种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
“我们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文化特质。”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语。总导演陈晓卿说:“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而是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展现中国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吃食的故事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舌尖上的味道,另一个是通过这个味道感受中国的变化。”有观众评价说,看完后有一种别样的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美食上。在我未触及的地方,有许多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在艰辛寻找自然界馈赠的食材、巧妙制作各色美食,在旁白节制而温情语调的催化下,一种感动油然而生。”
观众一边看电视
一边按图索骥采购
“那个白吉馍腊汁肉做好以后切了一刀……那个酥脆的声音……我暴走了!”大半夜,围观《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都是“疯狂吃货”,面对如此诱人的画面,无不欲火中烧、食指大动。俗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追看此片的“吃货”如何解馋?“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开淘宝,搜索有没有这个吃的!”和网友“风息神泪”一样,很多人边看电视边上淘宝,“按图索骥”觅食,然后下单。记者注意到,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片中出现的土特产都“红”了,网络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长,如“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2倍等。还有网友自曝,自看了第一集介绍的云南诺邓火腿,就在淘宝上找到一家卖诺邓火腿的店,“当天交易的33笔订单,有32笔都是在23∶00之后产生的。”网友笑说,《舌尖上的中国》已然成了一份“吃货指南”,若不是有“网购”这一“吃货利器”,就只能用舌头舔屏幕来解馋了。
还有观众表示,《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国》,讲到宁波年糕,听到里面传出的阵阵乡音,特别想家。”这档节目不仅在国内反响热烈,在海外也引起热烈关注,一位海外华人观众在网上说,她这几天一直在追看《舌尖上的中国》,“编导们以食物为载体,展示了传统而温情的中式生活。在慢慢展开的食物画卷中,最打动人心的,却是片中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微笑,让观众重温对家乡那分最质朴而亲切的情感。”
观众没过瘾
主创还要拍第二第三季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在《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均开设有美食专栏。将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是再幸福不过的事。谈及《舌尖上的中国》备受热捧,陈晓卿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这种自信源自《舌尖上的中国》主创团队的精雕细琢——这是国内首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由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担任顾问。“我们特别强调要拍出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为达到这个效果,我们的团队吃了不少苦,也动了不少脑子,用了很多特别设备拍摄。”陈晓卿说,拍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是想“让观众从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中,去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去感知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
尽管,《舌尖上的中国》已播完,但很多观众表示,短短7集显然没看过瘾,很多故事似乎还没讲完。对此,陈晓卿回应:“纪录片生产有它的规律,要按季度来推。这一季完了,我们很快会做第二季,还会有第三季。”
本报记者 赵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