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内地民营与国际“四大” 谁能领衔新人大战?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8:28 新浪娱乐
在国际大唱片公司的全球战略里,基本没有培养新人这一项,他们依靠强大的财力不遗余力地将已经成名的明星招至旗下,重新打扮包装后,又是一棵摇钱树。这点在中国内地也有明显的体现,索尼音乐刚进驻就迅速签下刘欢等一大批一线歌手,而在新歌手的培养上不仅数量少,而且鲜有亮点,以索尼音乐为例,当年包装的新歌手中,只有金海心还在市场上活跃。而华纳推出的朴树、叶蓓等新人,之前已经在麦田音乐暂露头角。郑钧、许巍、花儿等签约百代的艺人,之前都在红星、新蜂音乐发表两张以上专辑,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1994年到今天,真正由现“四大”国际唱片公司推出的本土新人,不仅数量少,而且几乎都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而内地歌坛目前正处在新老交替的节骨眼上,老人没有新的突破,却也不能全身而退,新人整体表现平平,不足以形成大气候。换血功能的低下,从某些方面也影响到了乐坛的整体发展,导致目前的流行音乐重复并且缺乏新意。 而超级女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造星模式,也让内地人深切地体会到了偶像的超级魅力。受超级女声的冲击,歌坛势必也会引起一场新的造星运动,虽然不一定能跟超女一样生动,但也会有一番热热闹闹的场面。不过,这场新人运动从年初开始,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本土公司方面,太合麦田新晋推出了“新红白蓝”王凡瑞、钟立风、莫艳琳三位新人;竹书文化储备了几年的迷子、简迷离、岳夏三组新人正蓄势待发;创盟音乐即将推出的水晶湖乐队;摩登天空新晋电子艺人雷宇;还有在2005年超级女声中胜出的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等几位超级人气偶像,都将在未来3-4个月里交出踏入歌坛的第一份答卷。而在海外公司方面,新加坡海蝶唱片已经推出了林宇中、萧萧等几位新人;华纳唱片也有一批新人储备,近期将推出新人王婧;加上新索已经推出的演艺玉女韩雪以及环球正在打造的少年作家韩寒等。从本土公司到国际公司的一系列推新人的速度和频率可以初步窥见这场新人运动的来势,来得越猛竞争就越激烈。 竹书文化老总沈永革在分析当前推新人的形式时说:“现在每个唱片公司都准备了新人,在未来的半年或者一年时间里,歌坛肯定将掀起一场激烈的新人大战,可能一年内歌坛就会面临大换血,一个新人的时代就要到来!” 四大能否觉醒? 从最近推新人的动作幅度来看,本土公司还是占有了绝大部分比例,这也证明本土公司在推新人的动作上要比四大唱片公司快。但四大想要在内地扩大规模,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渗透到内地原创音乐领域。从目前四大新人的储备和推广的动作来看,他们并不想缺席新人大战,新人的培养和推广成功与否,将成为国际公司在内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数,对内地音乐市场挖掘和占有率也将成为总部是否对中国庞大的市场刮目相看,从而加大投资力度的重要因素。 不过,回看以前国际大公司在挖掘推动本土原创音乐上所表现出来的漫不经心和不高的效率,难免让人产生疑惑:为什么大公司不愿做新人,做了也不太成功?四大国际唱片巨头,能否感受到本土唱片公司带来的强劲的冲击,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觉醒? 曾任索尼音乐中国区首席代表的徐毅在谈到当时的情况时说:“对市场的认识,关键在于对市场的准确判断,这时候大公司的背景可能不是那么管用,这点上大公司不占任何优势。”以早期的索尼为例,在艺人的企划和包装上清一色沿袭港台的套路,在音乐制作中,也时过分倚重港台音乐制作人,事实证明,原搬港台的操作方式,在内地没有收到什么好效果。 北京喜洋洋文化老总陈梓秋则认为,四大唱片公司在内地之所以没有做出令人称道的成绩,刚开始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而且看上去他们对待内地艺人重视程度也不够,从选作品、制作等各方面都和港台的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时候单凭国际公司的牌子来说事儿。可能乍一听上去这种理解会有失偏颇,但联系“谁签大公司谁死”的坊间传言,以及百代旗下当红艺人花儿乐队大规模抄袭事件的发生等等,已经为这个观点作出了论证。 部分业内人士则认为,国际大公司在做国内艺人的唱片企划是比较弱的,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像王子鸣、满江等歌手,现在几乎记不起他们的主要作品。业内人士的看法不无依据,就拿曾经红及全国的陈明和满文军来说,在签入大公司后,不但在音乐上没有更大的突破,事业也日渐平淡,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 掐指一数,国际四大唱片公司进驻内地时间最长的已有10多年,这么长的时间不能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难免有些牵强,而即使真的是对内地艺人不够重视,所产生的后果也应该让他们接受了失败的教训。“四大毕竟是四大,是目前世界最强大的唱片公司,相信他们在适应内地环境后,会做出一番成绩来的。”华纳音乐版权中国区经理李慧芳坚信这一点。她说:“因为在台湾,我们已经经历过了类似的事情,当时滚石、风华等民营公司也非常活跃,甚至在一段时间里风头盖过了四大,但最终大公司凭借雄厚的实力还是扭转了格局。” 笔者去年底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华纳唱片已经积极地在着手新人的储备和培养,从摇滚到流行,各个领域和风格都有涉及。华纳唱片运营总监黄锋介绍说:“在新人方面,华纳看重的还是音乐性,这是华纳一贯的特点。唱片行业有两种思维,一种是以包装明星为核心,围绕明星去做唱片产品;另一种是音乐性为主,华纳是后者。”除了5月份即将推出的新人王婧外,年底还将推出其他新人。不过,黄锋也表示,华纳在做新人方面会比较谨慎,因为从去年推出的新人来看,成功率比较低,需要做很多方面的衡量。 本土公司能继续领跑? 由于在体制上的灵活性以及对本土文化的深刻了解,本土唱片公司无论在新人推广的数量和效果来看,都比国际大公司活跃,虽然近年鲜有新的重量级歌手诞生,但不时也能带来一些惊喜。从杨坤的横空出世到韩红的顺利问鼎;从刀郎的成功再到庞龙的风靡,本土公司的确做到了国际大公司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环球唱片北京首席代表付宏声在谈到本土公司领先的现状时说:“国内本土唱片公司都是土生土长的,对内地市场很熟悉,他们做的音乐可能更贴近市场,有的公司只主推一两个艺人,投入也是相当大。”正如他所说,大部分本土公司因为规模和实力有限,只能将力量集中在一两个歌手身上,加上本土化的自然优势,效果好于四大也是自然。 不过,内地本土唱片公司也是经历了市场的层层淘汰的,目前形成规模的也就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几家。沈永革说:“目前能叫得出名字的本土唱片公司,都是坚持了一段时间的,这说明这些公司的确有点实力,按照做一个新人要100到150万的资金投入来计算,我觉得本土公司做10个新人的能力还是有,这就是竞争力。” 据统计,2005年话语歌坛推出新人的数量达150多人,而今年仍然呈上升趋势。不过现在回首去年所推出的新人里,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并不多,这说明目前推新人已经进入了一个膨胀期,并且成功系数很低,目前的这种“乱”局相比几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各公司也是在苦思冥想,寻找新的突破口。 陈梓秋在广州中唱时期,独立全程制作了陈明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仙乐飘飘》两张专辑,可以说是他一手捧红了陈明。在过去与现在的比较中,他说:“当时做新人要比现在容易,因为只针对传统市场,推广方式也集中,而且当时人民大众对原创流行音乐太饥渴了。”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他也在进行不同的尝试,在喜洋洋期间也成功推出了“水木年华”组合。他说:“年青化的东西适合在新领域去尝试,但一个负责任的唱片公司一定要讲品质。现在推新人跟以前相比只是乱,但市场更大,其实也是个机会。” 宋柯在“麦田音乐”和华纳时期也成功推出过朴树、叶蓓、周迅等新人,可谓经验老道,不过在谈到目前推新人的状况时,他也显得有些茫然:“内地歌坛近几年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放慢,其实各个公司都在憋着一股劲,但目前在推新人上都没找到什么更好的方法,不过一个公司持续的推动力,肯定是要由新鲜血液来制造的。” 沈永革也认为:“现在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竹书文化在做陈琳、杨坤的时候,把握性更强,经过5年,整个音乐市场个性分化严重,不再是一个人可以一统天下,以后一首歌唱遍天下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尹亮/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