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前两年有关主管部门放宽了对大型演唱会的限制之后,北京就成了国内流行演唱会的“重镇”,每年都会为歌迷们献上百场以上的演唱会。然而,今年却成了例外:从3月底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周华健演唱会之后,就再也没有别的大型演唱会“空降”北京。京城流行演唱会市场“久旱不雨”,其原因究竟何在?
上半年尚待突破
提起前两年的北京演唱会市场,不论是歌迷还是演出公司都津津乐道。据中演营销公司的总经理薛利平介绍,“2004年和2005年的时候,北京刚刚开放大型演唱会的市场,那是北京演唱会‘香火最旺’的两年,基本上这十年间所有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歌星都来过北京了,真的是丰富了京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根据我们的统计,单单是在首体和工体举办的演唱会就有50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其他和场馆相对小型的演出,所以说实际的演出数量比这个还要多出很多。而北京今年上半年的大型演唱会,除周华健那一场之外基本还是零。”
与此同时,记者还通过另一位演出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北京的演唱会市场虽然久旱不雨,但在南方,情况却是截然相反,光在万人以上的体育场馆就有35场演唱会,这其中以上海和南京这两个城市为最,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其繁密程度和前两年同期的北京市场不相上下。
场地原因造成“南涝北旱”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流行演唱会的这种“南涝北旱”的状况?记者特意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对这种情况作了分析。《人民音乐》编辑部主任、著名乐评人金兆钧认为:“这种情况跟体育场馆的封闭修缮是分不开的。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工体开办第一场演唱会之后,我们的听众和演出商就形成了一种观念,那就是演唱会都得在体育场馆办,而且这种地方无论是场地和设备也都最适合大型演唱会的举办。如今2008年奥运会在进行紧锣密鼓地筹备,这些场馆都开始整修。去年演出商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所以在做今年预案的时候,就没打算在北京办这样的活动。”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乐评人王晓峰在谈到此事时,也毫不犹豫地把问题归结到了奥运场馆的建设上,“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所有在比赛期间要启用的场馆都开始了大修,这样一来,北京前几年集中承接演唱会的首体和工体就无法再对外开放了。那些演出公司也把自己今年的项目策划挪到了南方的大城市,这就是南涝北旱的根本原因。”
著名乐评人科尔沁夫对这一问题也持相同态度,除此之外,他还作出了更多的说明,“虽然没有了体育馆,但还可以在一些露天的场地做演出,比如朝阳公园的万人大草坪。但由于国内观众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在体育馆里坐着看演出,所以再回到更直接的露天场地时,反而就有些不习惯了。而这两年经常有演出的北展剧场却并不适合这种商演,原因是场地比较小,只能装下2000多人,演出公司很难从这么点儿人身上收回成本,而那些特别大牌的明星也不会因为场地的问题在费用上做出太多让步,所以并没有太多人敢冒这个险。”
然而金兆钧在就露天场地办演唱会的问题上,则有不同看法。“观众不适应这种场地是一方面,但并不是最主要的。这样的演出只能局限于许多歌手在一起的拼盘,然而做歌手个唱的例子还没有过,可能也就没人敢做这样的尝试,毕竟风险比较大嘛。”
解决“旱情”有待另辟新路
在谈及解决问题的时候,三位专家纷纷表示,只有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之后,这样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不过在这两年举办演唱会也不是没有可能,必须得有演出商再找到一个相对大的场地来承办这样的项目。可现在北京上万人的场地基本上都在为奥运会做准备,剩下的只是像北展剧场、保利剧院和人民大会堂这种能容纳几千人的相对较小规模的场地了。相比之下,人民大会堂6000人的容量最为合适,如果有人能抓住这个机会,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而且可能会为北京今后流行演唱会的举办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另据记者了解,京城已经有文化公司正在积极运作任贤齐、黄品源、许巍、张信哲和林忆莲等人的大型个人演唱会,但是项目还没有最终成型,演出公司及艺人经纪公司均没有透露确切信息,这些演唱会如果能够举办,将很大程度上化解北京演出市场的旱情,京城歌迷们有望能够为耳朵“解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