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以李宇春(blog)和周笔畅(blog)为原型雕塑的“超女纪念碑”10月6日出现在通州宋庄文化艺术节上,有游客将纪念碑的照片传到了网上,一时间引发了大范围的争议。昨天,记者采访到了这个雕塑的作者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他对这尊雕塑所引发的争议大为吃惊,“我没想到这么多人反感,以为喜欢超女的人都会很开心,我甚至希望雕塑能走进湖南电视台。”而面对网友们揣测他希望借此成名的说法他则断然否认。
创作初衷源于感动
这尊在艺术节上展出的雕塑作品名为“超女纪念碑”上方是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两幅全身人像,“李宇春”头戴耳麦,一手高持玉米棒,“周笔畅”右手拿话筒,左手则作出胜利的“V”形手势。将超女与纪念碑相联系引发争论在常人看来几乎是必然的,但是作者孙振华听说了争论却大呼意外,“创作的时候没想到大家会这么反感,我还以为喜欢超女的人会很开心呢,我用的是一种快乐的搞笑的形式表现。”他是这样向记者讲述创作初衷的,“去年我看了几场超女比赛,很感动,觉得她的模式对现有文化方式是很大的冲突,这是很值得纪念和回味的,我本来想做冠军、亚军、季军三个人一起的,但三个会显得乱,而一个又太单调了,所以最终选择了前两名。”
并非亵渎纪念碑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纪念碑本身是一件神圣的事物,不可妄意为之,而纪念碑的承载者,理应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痕迹的人,孙振华对此不以为然:“我觉得是大家的等级观念太重,不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况且我们不是以一本正经的形式创作的,”之所以采用纪念碑的形式塑造人物,他解释是刻意营造一种反差,“以前对纪念碑有种期待,但没有谁规定谁一定得站在上面。我们不是以一本正经的形式发上去的,给两个形象配合的是搞笑的动作。”他否认了此举是对纪念碑的亵渎,在他看来,超女是当代文化现象不能回避的现象,作为雕塑家用雕塑来表现非常正常,一方面超女在雕塑语言的表现下成了件大事,就让大家必须来思考超女这个事。另一方面,他称以前的雕塑给人的总是高高在上的感觉,古板,千篇一律,创作这样的作品同时也是为拓展雕塑的关注领域。孙振华最后表示,自己曾希望这座雕塑能进湖南台,不过看到这么多人反对,估计要流产了。实习记者王凡记者陈洁
超女受牵连遭网友炮轰
超女纪念碑的“出炉”也使超女们遭受到了无妄之灾,不少网友在看到该新闻后认为超女根本不够格“被纪念”。实际上,这樽纪念碑只是宋庄艺术节的参展艺术品,在艺术节结束后,它将被创作者运走,跟湖南卫视、天娱传媒以及超女们没有一点关系,它的诞生也只是艺术创作者个人思维的表达。只有少数网友对于超女们的无辜受牵连表示了理解和同情,认为就事论事的谈论纪念碑可能更客观合理。
主办方:没任何看法
宋庄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位杨姓负责人告诉新民网,作为主办方之一,他们对“超女纪念碑”并没有任何看法:“这尊艺术品的意义,还是作者本人比较清楚。”艺术节的游客对这尊纪念碑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该负责人表示:“因为‘超女’本身就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所以这尊雕塑前的游客比较多”。
策划人:纪念碑是在反讽超女
该雕塑展的策展人邹跃进先生表示,“人们只为死者建造纪念碑,但是现在‘超女’死没死呢?没死的话,艺术家也建造了纪念碑,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逆向思维思考一下,这个‘纪念碑’到底是称颂还是贬损。”言外之意,“超女纪念碑”实为对“超女”现象的反讽。新民
当代艺术家:这是一种嘲讽
南京当代艺术家成勇告诉记者,此次展出“超女纪念碑”的北京宋庄文化艺术节名声不小,里面汇集的艺术门类相当多,有绘画、雕塑和行为艺术,而他与这个雕塑作品的作者孙振华也在过去的一些艺术节上见过面,虽然谈不上深交,但凭着对作者一定的了解以及同道中人的共鸣,他坚定地说:“塑超女纪念碑绝对不是因为喜欢进行正面的歌颂,而是一种嘲讽,当今社会明星泛滥,一夜成名的事情太多了,商业的本质引发了利的追逐。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批判,这是当代艺术家关注当下社会以后一种反商业的行为,严格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艺术对社会的一种关怀。”坊间也有一种说法是该雕塑的作者想借超女出名,对此成勇也断然否认了,“超女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艺术家也关注,创作者总是希望自己观察社会的角度和思维独特,这不是为了出名,是一种表达。” 王凡/文
专家把脉:
折射社会急噪情绪
针对“超女纪念碑”引起的争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王煜表示,超女跟纪念碑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这种做法太违反一般人对纪念碑的理解。联系到社会上其他争搭流行顺风车的现象,比如王小丫当选年度经济女性等等,王所长指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因素。从经济上来看,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人们对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相应增多;从文化因素上看,现在文化突破传统的现象很严重,随着新文化的出现,急噪、虚高情绪有所增长;从社会变化上看,评选热也上社会分层化的折射。不过王所长同时表示,在某种情况下可能降温,也有可能愈演愈烈,但走到一定的程度一定是会回头的。 陈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