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业内人士会诊06年乐坛病症 流行音乐怎么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10:09 竞报

  本报记者报道 知名歌手、资深乐评人、唱片公司老板,二十多个参加讨论的代表个个都是行业内的重量级人物,而昨天大家聚集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为2006年的内地音乐市场会诊,商讨内地音乐未来的出路。

  疑问一:

  内地音乐市场究竟怎么了?

  现象

  2006年并不是内地音乐市场繁荣的一年,昨天论坛就是从一些令人震动的数字开始的。2006年,内地新唱片发行不超过110张,不及2005年的一半。众多老将都没有推出新专辑,而推出专辑的新人主要是各种选秀中脱颖而出的选手,总共推出了13张专辑,而除选秀选手之外的新人,推出的专辑既有音乐性又有市场的为0。

  争鸣

  太合麦田(blog)总经理宋柯

  我对于市场疲软、新人匮乏的说法并不是很认可。其实我接触到的新人各方面的准备要比前些年充分得多。老将也不是没有前进的动力。实际上,内地的音乐和港台有很多不同,在宣传手段上、运作方法上都不太相同,我们应该更有耐心。

  EMI中国区总经理黄伟菁:

  去年唱片业的实体销售确实在下滑。SP运营商、华友世纪(blog)的副总裁杨浩宇也提到,在2005年无线音乐业务大幅度增长之后,2006年这个行业也同样并没有迎来预计的繁荣,只是基本和上一年度持平。

  音乐人高晓松

  汉民族就是一个不需要音乐的民族。从古至今,真正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文字的东西,而旋律的东西似乎没有传承力。

  疑问二:

  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

  现象

  究竟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音乐?这似乎是一个永远道不清楚的问题。流行音乐发展到今天,各种风格似乎都有其拥护者,各派粉丝也常常“短兵相接”,没有哪种风格能像当年的“西北风”那样一统江湖。在昨天的论坛上,这个问题在众多大腕儿中也引起了争论,甚至有些面红耳赤的味道。

  事实上,在大家的发言中,很多音乐界的精英人士都或明确、或含糊地表示了对当前一些网络歌曲或者其他所谓的“恶俗歌曲”的不屑。对于这个问题,最终也没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事实上,近几年来对于一些歌曲是否“土”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在很多所谓业内精英人士眼中并不认同的“土”歌,偏偏在网络下载和流传度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对于音乐欣赏这种主观化的东西,很难得出一个客观的标准,这种讨论也就不会有答案。

  争鸣

  音乐人张亚东(blog)

  现在的市场对好的音乐还不存在很好的承受能力。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坚持下去,而当前的市场还是要恶俗到底,恶俗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可能才会得到希望。

  鸟人艺术董事长周亚平:

  人为地将音乐和音乐人分成两个阵营是不利于音乐行业发展的。能够适应市场、能够赚钱的音乐才是好音乐。

  疑问三:

  石头(blog)里面找不出金子吗?

  现象

  对于音乐市场的低迷,与会人员都是有目共睹。同时,他们也承认,内地唱片公司对新人的培养也存在问题。

  争鸣

  高晓松:

  他公开表示,自从朴树之后,他在内地音乐界就没有发现金子。选秀就是选石头,没有金子只能在石头中选出一些相对好一点的。不过,往往评委和主办方在选择标准上存在分歧。我们认为好,一看十五名。在其他流行音乐发达的市场,一个歌手有三四分熟,就能够做出来,但是在内地,九分熟才能做。

  宋柯:

  不是不想去培养人才,但是培养人才是需要钱的,这些方面我们和其他国家有差距。曾经有一个15岁的女孩被送到日本去参加培训。本来自我的感觉很好,在中国这样的机会的确很难得。但是她到了日本一下子就蒙了,人家那里10岁的小孩唱歌跳舞都很有水准。培养一个歌手,每个人一年的费用可能要在100万以上,以目前中国唱片行业的能力根本无法承受。

  疑问四:

  媒体该扮演什么角色?

  现象

  在很大的程度上,昨天的论坛可以看成是一场对媒体的讨伐。歌手和唱片业的人士,对媒体为推动音乐起到的作用非常不认可,甚至认为媒体对艺人不够尊重。然而,唱片业究竟能够给予媒体什么样的兴奋点,进而做出能够推动音乐又让读者爱看的东西?然而,在当年那个乐评盛行的年代,音乐资源相对匮乏,很多人都是根据乐评来选择自己听的音乐。而如今,获得音乐的渠道日益丰富,大家对音乐的选择又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条件下,乐评已经日益变成小众的东西。

  争鸣

  宋柯:

  承认目前国际上音乐也正在被边缘化。再加上唱片业企划宣传人员的缺乏,的确导致音乐报道方面的乏力。同时,他也对艺人本身的素质表示了担忧,现在很多艺人,你就是采访他3个小时,他真正回答的可能只有三个字———我想红。

  北京青年报记者刘静植:

  在北京青年报每周都有评论的版面,面对大众征集娱乐评论,但是大多数都是电影、电视方面的评论,几乎没有乐评。

  疑问五:

  音乐道路怎么走谁说了算?

  现象

  音乐界要团结起来!这是昨天获得认同最多的观点。大家表示,由于内地唱片产业相对弱小,很难和其他相关产业在同等的地位上寻求合作,需要联合壮大。

  争鸣

  高晓松:

  号召大家一起抵制国内的某一城市,KTV收费1块,就有某个城市认为贵。我说不妨我们联合起来,也不挣他们的钱,就把自己的歌全都收回来,不给他们用。

  二十余位业内人士会诊2006年内地乐坛“病症” 诊出疑问一堆

  内地的音乐道路究竟该怎么走?这绝对不是几个精英就能解决的问题。由光线发起的这个系列论坛,近期还有三场活动。主办方表示会吸取经验,完善论坛,争取能够为内地音乐的发展做点实事。然而,这一场讨论带来的似乎并不是更多的答案,而是更多的疑问。

  这或许是昨天最具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大多数时候,大家发表的言论虽然很有启发性,但是对于目前的音乐市场缺乏实际的建设性意义。此外,参加论坛的几乎都是业内人士,明显缺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的接受者歌迷。丁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