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放牛班的春天》合唱团4月广州唱《茉莉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11:22 南方网

  新快报讯(记者谢培)大家一定对《放牛班的春天》还记忆犹新,这部电影曾获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不仅席卷法国超过860万人观影人次,全球也开出超过8300万美元的票房红盘。这次,电影中的学校合唱团的真人版———法国里昂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小演员们将展开其亚洲巡回演唱会,并于4月6日和7日首次访穗,举办《放牛班的春天》音乐会。

  以青少年男高音尚·巴堤·莫里耶(Jean-BaptisteMaunier)为首的圣马克童声合唱团(LesPetitsEnfantsdeSaintMarc)因为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动人演出而深获瞩目,也因为片子的超人气,该团由此展开了世界巡回演唱会,其水准被誉为“可以媲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继2005年的中国巡演之后,今年,该团再次展开其亚洲巡演,在香港、澳门、深圳及广州四地演出。

  记者采访了对合唱和音乐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漆平老师,他深入地分析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人物性格和音乐的关联:影片中唯一没有参加合唱团的孟丹,是一个有反社会人格的孩子,他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低沉,没有韵律和美感,与他的行为相吻合,反叛、暴力、无序、欺负他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莫朗是一个有着“天使面孔,魔鬼心肠”的男孩,他的表现只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他内心忧郁但有协调性,是一个寻求生命存在意义的男孩,发出的声音高飘,非常具有穿透力,能打动人心。

  对于影片的音乐,漆平也做出了分析和解读:影片中石池学校这些孩子们,在马修老师的努力下成立的合唱团,从开始的配合极不默契、到歌声中感到了希望的涌现、直至爱在心中成长,欢乐的情感涌现出来,最后那首拉姆的《黑夜》更是唱出了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合唱的和谐带来了孩子们内心的和谐,改善了纪律,直至孩子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

  此次法国里昂圣马可童声合唱团在广州的演出,是由广州市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音乐会上里昂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小演员们除演唱电影中的音乐《风筝》、《在路上》、《回忆》等感人的歌曲之外,还将与广州市少年宫合唱团合唱两首曲目,一首是法国歌曲《爸爸的花园》,另一首则是中国歌曲《茉莉花》

  链接

  

  法国里昂圣马可童声合唱团资料

  法国里昂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由尼古拉斯·博特成立于1986年,合唱团的孩子都来自于圣马可学校,年龄在10岁至15岁之间。令这一合唱团蜚声国际的则是2003年的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音乐教师马修为改造一班不良少年,组建了一个学校合唱团,将这些孩子们引上了音乐之路的故事,电影自2004年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双双大赢,电影原声带更是大热,先是蝉连法国排行榜冠军,狂破百万张大关,等到电影登陆美国,原声带照样横扫美国,一举抢占Billboard古典专辑榜亚军,发行半年后仍驻留全美古典专辑榜前10名。

  编辑:莎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