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国文化集团CEO李进:娱乐大国的君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12:36 风尚周报
大国文化集团CEO李进 大国文化集团CEO李进 李进,如果再用“一手捧红了黎明、郑秀文,并参与了谢霆锋、陈奕迅和容祖儿入行发展的工作”来定义,未免有点Outdate(落后)。“千万不要叫我什么金牌经理人,我还是个音乐人。希望在有生之年,把我那么多年的经验传给下一代。至于日后在流行乐业内会不会记下李进这个名字?那就要后人来判断。但我相信会有的,毕竟我做了那么多工作。”――这是李进的自我定义。 早已告别了“经理人”的角色定位,作为董事兼行政总裁,李进在大国文化开拓和打拼已经五年,面对娱乐事业改朝换代般的质变,他认为虽然还是在“摸石过河”的阶段,但对已取得的成绩颇为满意。近期张学友广州演唱会热爆全城,一票难求,扭转了广州演出市场“无钱赚”的厄运。作为主办方之一,李进没有渲染此次的成功,只用他的口头禅轻描淡写地道:“我们只想打造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演出市场,将更多优质show带给大家。” 行业的认识:唱片业已经是过去式 李进外表精明圆滑,锐利的眼神和干练的语气铸造一派成功商人形象。他喜欢讨论唱片业、娱乐业的前世今生,谈吐中引经据典,借古今中西,抒一腔大展拳脚、时势造人的抱负。骨子里的文化气,让他很清醒地看清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世界,他深信“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的道理。 “希望香港乐坛多点音乐,少点是非”,是王菲的感言,今年重被香港乐坛提起,成为一句流行的口号。而“是非多,音乐少”,香港乐坛出现这个病变到底是因为哪里出错了?李进在寻求解决方法前,都会首先问问自己,从自身先找问题。他认为乐坛幕前幕后都有其原因―― “丧失激情是关键。那种真心、自发的热爱音乐已经减退,使得幕后的工作人员创作敏感度下降,软件跟不上,胸襟越来越狭窄。而幕前的艺人不自觉间改变了对自己所担任的社会角色的定义。以前的歌手是真正喜欢音乐,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轻松、娱乐消费者的,所出的音乐舒缓、优美。现在大多数艺人以音乐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因为根基不够(没有真激情),他们承托不了成为巨星的重任。 “其次是缺乏天才。香港乐坛很奇怪,写歌作歌来来去去都是那两三人。纵然这两三人很有才华,但他们的经历、理解、思想毕竟有限。是不是其他香港人就没有这种音乐天分呢?还是即使有这个天分都已经投入到金融、股票的行列,而乐坛确实太过没有吸引力呢?这其实也是缺乏激情的一种。 “第三是现代人习惯的改变。我们以前娱乐活动比较单一,看看电影,看看书,很多时候可以静心听一下音乐。现在有太多选择,打开电脑、手机,就可以消耗很多时间,大家兴趣转向,对音乐的喜好也减少了。” 李进谈起流行乐业的兴衰,一气呵成,其间不带丝毫怨气和沮丧。他突然发问:“如果现在有人要你去做胶卷冲晒的工作,你去吗?肯定不去。唱片业也一样,因为已经是个过去式。”音乐的功能已经发散和转移,更多是转向配合的地位,比如安放于一个show内,或游戏中,或变为手机的彩铃……所以他重申他现在致力的是“文化”公司,不但生产纯音乐、纯唱片,还要开拓多元化的世界,积极面对音乐以不同形式表达的转变。 文化的打造:参照历史,即使错也不至太离谱 音乐业的衰退,大众激情的丧失,左右了李进事业上的策略,却没有影响到他本身对音乐的钟情:“所有伟人都喜欢音乐。思想家孔子、科学家爱因斯坦,还有我最喜欢的建筑师弗兰克•罗伊德•赖特都很喜欢音乐。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想像力,对创业很有帮助。”针对现今社会对音乐激情的减退,李进主张重新教导和主导现代人对音乐的功能。 在大国文化的建立初期,李进自言“参与得很厉害”,因为制度的建立是最难的。“比如法国、英国、美国制度的建立,还有日本,虽然是复制别人的制度,但也要加很多自己的东西。每个制度的推行都需要时间,执行的时候有所牺牲,都会面对问题,迎接重大的挑战。” 历史像一面镜子,李进喜欢利用这面镜子去指导人生,从历史中看到未来。“历史会重复,只要参照历史的规律,即使做错了也不会错得离谱。”李进最近在研究老子思想,笑说渴望达到“无为”的境界,可以不用做。 从企业再说到音乐,李进感叹中国人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比如中国乐器没有现代化,没有发扬其精髓。李进说喜欢从外国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他兴致勃勃地说了一个故事:十几年前,有一个中国考察团去美国取经,学习企业管理。美国人说:“你们去日本吧,日本在企业制度建立方面最厉害。”考察团于是去了日本的丰田公司,谁料日本人说:“你们要学,回家去吧,你看看我们公司的信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功之后,平衡虚荣和品质是另一门学问,李进说希望可以做到娱乐业的行内君子。娱乐圈内品流复杂,很多时候因为顾及诚信,会某个程度伤害公司,这是一个矛盾――“我尽量平衡,总之是过得自己,过得别人。”(你觉得你平衡得如何?)“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到,但我尽量!” 流行乐的进程:不是倒退,是妥协 “现在的歌曲没有以前好听了。”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可能出自怀旧,但肯定的是出自对现在流行乐的质疑。很多人认为现在的音乐水准倒退到20年前,李进不同意,他说当今的作品只是因为太多因素要考虑而约束了创意,可以说是一种妥协。 他认为现在一首歌的诞生要兼顾方方面面,要照顾到拍MV,要适合做铃声,还要上卡拉OK,总之最好可以做成各种商品。于是唱片公司就会下达很多指令,限制了创作,使得歌曲千篇一律。以前不用考虑这种种因素的时候,就只要舒服的感觉,品种比较宽。那时歌曲是给人听的,不是给人唱的。 另外唱片公司承担不了大量的宣传费用,就要借免费的渠道进行炒作,使得整个行业不是集中在音乐,听歌上,而是集中在人身上。当媒体写歌手负面新闻的时候会直接影响到艺人本身,而媒体又不受唱片公司操纵,于是幻想破灭。 李进主张在音乐创作上多点借鉴西方流行乐,虽然他很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单看中文字的图形美,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还有我们中国人用筷子,外国人用刀叉,我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但西方文明有其灿烂之处,李进认为特别流行乐,始终是西方的产物,是一种fashion business (时尚产业),是从外国传入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猫王、披头四,再到后来的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诞生了很多流行乐巨星,所以我们必须吸收他们的养分。就如木匠乐队那样的经典,美妙的和音无后人可以超越,时间可以做印证,这样的东西才可以流传。 李进很注重旗下艺人对西方音乐的学习,曾经将西方流行乐的几代经典歌曲收入MP3,交给每个签约艺人,命其一有时间就聆听。 歌手的底蕴:成为巨星必须有所承托 不喜欢被称作“金牌经理人”,但无可否认李进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他对新星的发掘,对做巨星的潜力都有自己一套见解。“所有巨星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用心做好,有激情。”李进说经理人只能以自己的专业去铺排,去包装,预先制造很多“假象”,将歌手捧到某个位置。这时候就需要歌手自己去吸收。李进不避讳地说有些人怀才不遇,有些人就“怀才过遇”。像他捧过的人中,就有那么一两个怀才过遇,他有时也不禁感叹,上天对他(她)真是好啊。 艺人要成为巨星必须有所承托,否则即使去了红馆开个唱,做得不好,就没有下一次的机会。李进觉得艺人天分很重要,他(她)必须了解音乐,对流行音乐充满激情,这种激情必须自发,与生俱来。后天的培养只是一种雕琢,使其成为大器。其次艺人思想上能承受功名的冲击也很重要。很多艺人就因为想不通,而丧失很多机会。所以巨星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出来的,他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栽培和磨练,慢慢学会处理事情,练就风范。“我经常教新人平衡心态:大家都是普通人,我们一样活在这个星球上,大家要互相尊重。现在你们是新人,我尊重你们,我希望日后你们成为巨星,也一样尊重我。” 培养新人,最重要的是将新人最独特的一面拿出来,要“徐小凤就是徐小凤,林子祥就是林子祥,最怕做‘阿二’”,如果像谁就没有了优势。在选择新人的时候,李进会考虑外形、音乐的热诚,最好能懂乐器,加上想象力和才华,就可以决定其定位。李进觉得做好经理人必须有高深和全面的学问:“经理人的工作不单单是照顾艺人,‘带’他(她)。经理人还要懂音乐,当然也要有关系,去制造机会。如果歌手问你,这首歌如何,你要懂得回答。还要对时装、对舞台、对设计都要有所认识。比如矮的人不宜穿浅色衣服,比如一场show你要知道怎样的流程是合理的,比如一个新人要演出,舞台就不能设置太多的阶梯,新人一边记歌词,一边紧张,还要看阶梯?” 香港自从“四大天王,两大天后”之后已经12年没有出现巨星,李进常常惋惜这个断层实在太大:“现在除了台湾的周杰伦和蔡依林外,其他明星都很难说得上是巨星。”而贵为香港一姐的容祖儿,有没有这种领导能力呢?为什么很多人记住了她,但却记不住她的歌?李进分析:“容祖儿是新一代的歌手,她有(巨星)这个地位。至于她没有像张、谭、梅那个年代的影响力,责任不在她,我只能说她生不逢时,往往是时势造英雄。” 家庭的平衡:结婚十年再度一次蜜月 什么样的生活是女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李敏现在的生活。李进的太太李敏是香港有名的才女,早在“梦剧院”的时候就已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和文字功力,结婚后在家带带孩子,看看书,有时间就“重操旧业”依自己的兴趣写写小说。有兴致的时候还可以帮李进旗下的歌手写词和改一下歌词。李进说起太太表情甜蜜幸福,语调温柔却很低调,他笑说:“她经常埋怨,说自从嫁给我后就很少有人约她填词了。可能是因为别的唱片公司怕有冲突吧。” 李敏给人的感觉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样子纤细柔弱,让人意外的是她喜欢看《CSI》、《电锯惊魂》这些分析类的作品。她会在夜里,或在周末的时候躲起来写小说,最近的新书叫《探侦学院》,科幻类。而李进平时则喜欢种一下花草,寻找一个空间去“胡思乱想”,也钟情红酒和雪茄,但不是收藏,而是品尝。没想到外表刚强的李进也有细腻的一面,工作外他居然喜欢买菜煮饭,因他始终觉得:“赚的钱,要吃下肚子里才算花在自己身上。” 他们的大女儿五岁,小女儿两岁。每当幼稚园放假,李进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李敏就会带两个女儿去北京度假。李进说不想女儿那么快进国际学校,一定要先学好中文。现在大女儿会说普通话、广州话、英文,甚至在学西班牙语和法语。 家庭是工作的减压机器,很多成功的CEO都说如果时光倒流,他们最希望能花多点时间和家人一起。李进认为成功的现代人应该懂得如何去管理时间,平衡家庭和事业。(你平衡得好吗?)李进沾沾自喜地大声道:“至少我还没有接到家人的投诉。” 旁人都觉得李进和李敏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走到一起像个奇迹。不说不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缘于歌词,而其浪漫一点都不亚于歌词。 1995年那年,李敏在华纳工作了半年,做了李进的同事。李敏辞职后的三年内,双方一直都没有联系过。直到有一天,李进打电话给李敏:“喂,你帮叶倩文写的歌《紫色》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你给我讲讲,我要向艺人解释一下喔。”就这样,他们约出来吃饭,讲解歌词,然后因为共同语言而从此走到一起,到2000年的时候“拉埋天窗”。李进说已经忘记当初“紫色”的解释了:“但无非像金利来广告那样,圆点代表爱慕关怀……总之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啦。” 话语虽然带些不在乎,不过李进还是甜蜜地说,最近答应太太,等再过几年,到他们结婚十周年的时候,计划大家一起回到度蜜月的地方意大利,和女儿一起,再度一次蜜月。 对话李进:下一世还要做这行 问:这次张学友广州演唱会售票情况之热烈,对广州演出市场来讲十分罕有,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你们觉得成功之处在哪里? 答:这当然是张学友本身的叫座率高,有票房号召力,而且宣传也不错,市场本身也需要优质show。这次票价最高才400多,比其他演唱会票价一千多要低得多。我们认为这样的票价才算合理,VIP的票在第一天内就已经售馨。如果能使广州的演出市场稳定发展,希望可以带动整个南面乐坛。 问:接下来你们要举办什么优质show呢? 答:六月份的时候,俄罗斯的Vitas会去北京开演唱会。10月18日,黎小田会在红馆举行其作品演唱会,到时会邀来很多他的朋友和他一起演出。12月的时候马友友会到香港、北京、苏州、上海等城市举行巡回音乐会。 问:大国在这五年间,你对取得的成绩满意吗? 答:我对我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很满意的,尽管有人说还没有见到什么实质变化。但是试问这五年内在内地有什么唱片公司可以做到霸主?可能有些精品形式的公司比较灵活,成本低,做得比较好。如航空母舰、大笨象的集团形式,在人力物力管理上都有难度。我们在这四五年间是吸收和发展的阶段,像邓小平说的“摸石过河”。 文/何颖珊 图/man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