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京国际音乐节研讨会举行 亲历者戏称鼠目寸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10:20  竞报

  本报讯 今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跨入10周年的日子,昨天,音乐界人士在京举行了研讨会,总结北京国际音乐节过去10年的发展经验教训,并对其未来“把脉”。对于这个在10年里从无到有,逐渐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文化活动,与会者更多的是给予了赞扬和鼓励。“这时候怎么来评价我们的音乐节都不过分,如果后世的人来写这个事的话,甚至可能会把今天我们觉得有点酸的崇高的词汇都加给音乐节的团队的。”一位10年的亲身参与者王绩宴说。

  据统计,自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以来,已经累计演出场次222场,上演了700多部外国作品、178部中国作品,其中新作品占了大多数。

  “10年里,没有余隆这个钢梁,这屋子搭建不起来。”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说。他笑着说,音乐节的创意和酝酿是在北京音乐台食堂中,随着每一顿午饭逐步推进的。1998年,降巩民当时任北京音乐台台长,“我记得余隆穿着大衣、拎着个包,风尘仆仆地从德国回来了,一直在琢磨回国以后到底做什么事情。回来之后他到处找,就找到这儿来了。”

  在各方有识之士的奔走下,首届音乐节筹到了资金,风风火火地启动了。音乐节组委会负责财务的员工王绩宴回忆说,当时在中国交响乐团工作的他,和很多人一样,都不看好北京国际音乐节,“都认为它撑不过三五年,因为人人都说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10年后,王绩宴则坦率地戏称自己是“鼠目寸光”。

  在引进大量名家名团,提高中国观众音乐鉴赏水平的基础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成就已经有目共睹。英国《泰晤士报》撰文评价说:“中国已经成为古典音乐界里被肯定的一支生力军,中国爱乐乐团的成功预示了古典音乐在中国全面复兴。”

  乐评人刘雪枫表示,下一步音乐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使音乐更进一步公共化。他提出,向大学生、潜在精英阶层进行音乐普及,设置优惠票价和在学生中招义工是有效的途径。赵唯辰/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