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音乐工业保证唱片销量的六条准则(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14:44  新浪娱乐
欧美音乐工业保证唱片销量的六条准则(附图)

Trent-Reznor和艾薇儿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唱片销售数字还在持续的下降,比去年同期的糟糕的销量还要低了17个百分点。情况到底有多糟糕?唱片界人士现在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本周Avril Lavigne(艾薇儿)和Nine Inch Nails(九寸钉)的销量竞赛上,两个艺人都在本周销售出去了大概200000张唱片。200000?这是当年N*Sync和Hootie & The Blowfish唱片大卖时被称之为的漫长的周四,意指他们似乎比别的歌手有更长的时间去销售唱片。而且,数字唱片销售还在极速上升。通过数字渠道销售是唱片公司实行的让他们如此得意的招数。如果事先通过媒体进行宣传(通过发售单曲、盒带、小盘等方式)的话,必然会导致对唱片本身销量的冲击。不要去指责那些大牌的发行丑闻:Fall Out Boy,把牛皮吹上了天,宣称自己的唱片销量有如何之大,但是最后也只销售出去了760000张。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是,只拥有10秒钟的应答彩铃的销量和整张唱片的销量差不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为什么要浪费空间用CD盒子来储存音乐而不是用电脑?为什么要把只能容纳12首歌曲的CD放进汽车音响中,而不是更为简单的用可以容纳40张唱片中的所有歌曲的iPod?CD正在逐渐消亡,但是它不会在没有抵抗的状态下束手就擒。

  一些音乐人也以一些特别的方法来保证唱片销量。领导改变的就是前面提到的Nine Inch Nails乐队的主唱Trent Reznor,在他的概念专辑《Year Zero》发行前两个月,他将专辑中的一半的歌曲放在一个和唱片主题相关制作的基于网络的世界中。同时,为了吸引歌迷购买传统唱片,他用铬合金来包装制作唱片盒,这就意味着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颜色。让我看看你的MP3变个颜色。而音乐人Beck仿效这样的包装(但后来又换了包装)了专辑《The Information》,却变成了滞销货。同时还被英国音乐协会以不公平市场操作而起诉。而歌手Prince在唱片的包装内放置了一些特殊的门票,通过这个门票,歌迷可以参加Prince的一个私人演唱会。

  或者有一些更多的例子,但是很可惜只有一些。为了逐步适应iPod,不断提高的数字音乐的品质,正在消亡的DRM技术和盗版唱片,都需要唱片工业来仔细思考一下未来销量下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好莱坞的暑期档期的话,他们会不断的加入爆炸镜头、再爆炸…但是破坏自己的CD并不是同样的有效,所以我们需要动用我们的市场常识来想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1 不断的涨价!

  假如越来越少的人才购买唱片,那么就掏空这些人的钱包。

  2 促销活动

  伴随着发行一张唱片就有一张优惠券,比如半价购买一张演唱会门票,或者是乐队的商品。这像不像是对歌迷行贿以使之来购买唱片?是的,但是这会让歌迷们买到超值的唱片和超值的T恤。

  3 不要接触电台

  电台永远做着一样的事情,不厌其烦的评论和播放排行榜上的的上榜歌曲。如果不介绍新的音乐,就对唱片销量毫无意义。

  4 不断透露专辑信息

  感谢MySpace的唱片评价和介绍系统,歌迷们现在可以有机会评价一张唱片到底值不值得购买在这张唱片正式发行之前。发行公司的慷慨行为会得到赞赏的。

  5 军备竞赛

  当把唱片扳成两半之后,你就拥有了锋利的可以自我防卫恐怖分子的武器。唱片厂牌的人应该和NRA联合起来,声明如果CD销量降低,就会危害我们的第二修正权利(持有武器的权利),出于NRA的影响,人们会因为不买CD而恐惧。

  6 依靠高科技

  发明一个“Y2K”

病毒,当它工作的时候,会毁灭所有的网络和电脑,这样一来,MP3就没有任何用处。

  在最后,这些简单的方法都可以保证唱片在未来的一千年内不会再遭到冲击,这可是保证工作的好办法。

  对于这篇类似认真分析后的戏谑式的的文章,我们在看到了前面的一些分析颇有感触之后,也对后面的建议发出会心的微笑。这都是一些令人发笑的着数,在赢得他人的微笑的时候也显示了欧美唱片工业人士对唱片销量下滑的无奈以及对网络将取代一切传统音乐的大势所趋的不得不认同。

  与欧美唱片销量的持续下滑类似的,国内的唱片销量也一直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以至于音乐人的收入不是来自于唱片销售,而更多的是来自由发售音乐而带来的广告、演唱会、代言等的机会。于是,音乐似乎就是不重要的了,变成其次的,只要能带来更大的名气和关注度就已经足够了的附带产物。

  而随着链条的抽动,变成很多杂志媒体都不会再认真介绍音乐以及音乐产业的信息。更多有关音乐的新闻来自于网站和小报的炒作,而且炒作手段极为初级,也和音乐无关,只和娱乐发生关系。以乐评人为生的人消失了,更多的是枪手,真正评论音乐的人转向了欧美或者另有他谋,于是需要引导和评论的欣赏音乐的人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靠吹锣打鼓叫嚣小道消息和愚记以及按照娱乐至死法则操作选秀的电视台工作人员。

  他们都不懂音乐,他们只关心收视率和销售量。这样的恶性循环将音乐逼到了死角,而这种死角是有中国特色的。

  至于怎么才能走出死角,真正关心音乐的人都在努力。一些门户组成的唱片评审团,新浪成立的乐库都是在探索可以让真正的好音乐得到重视的探索行为。但究竟能有多大效果,只有让时间来验证了。

  可惜,好音乐一直存在,并不是像那些不介绍评论音乐的杂志媒体说的没有值得介绍的,而那些寻找好音乐的耳朵也被小道消息晃花了眼,娱乐至死,这也许真是一个娱乐的年代,至死的年代。

  古柯碱/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