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委邮差分析华语音乐传媒奖奖项归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9:45  新浪娱乐

  最佳HIP-HOP艺人

  2006年"商业化的hiphop"在中国走向了顶峰,不止一次有文章这样地表达。去年,HIP-HOP在中国终于从地下名正言顺地走往地上登堂入室,MC HOT DOG、软硬、农夫、李小龙等两岸三地的中文RAP元老级人物都在这一年重战江湖,令到这一近十年才从美国街头传入来的音乐一下变得火热无比。

  但喧闹背后,HIP-HOP依然在路上。大家都在改变,都在探索——连续第三年获得提名的陈冠希越来越沉浸在他个人化的厨房仔天地中,《69 FM》中的意识出轨已经到了愤世嫉俗的程度。Dj Tommy和MC仁的掌控,还有郑融的跨刀已在技巧上炉火纯青。只是,建构性却自《Please Steal This Album》的高峰往后退了。

  EDISON那样迷惘的残酷青春,以前也同样出现在MC HOT DOG和农夫身上。去年的《WAKE UP》和《音乐大亨》的成功入驻主流,已令他们在台港两地RAP界的翘楚地位无可取代。马祖归来的MC HOT DOG,锋芒在刺向娱乐圈之余,对本土台客文化的弘扬同样有一种自觉。相对于姚中仁骨子里的传统,走出《月下思》后的农夫变得更世俗和俏皮了,令人不禁想起当年的软硬。

  但《WAKE UP》和《音乐大亨》在概念和技巧上的成熟却不能掩饰一点在内涵上的失落,MC HOT DOG的火气没怎么少,但却少了一点《九局下半》前的窝心;农夫的火气少了,同样少了一种HIP-HOP应有的锐气。当初像《1030》和《十七年华》那样稚嫩却质朴的真诚,也许再也不会再听到。这应是街头RAPER们成长的一种代价吧。

  Hip-Hop不能只是外形,更重要的是音乐的内涵。这种来自于街头的音乐形式,本质应是直白而现实的。李小龙以《我不是Hip-Hop 》作为专辑名也许是有自知之名的,即使他在自己的Old-School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新鲜元素,但依然在躲避着那些沉重而严峻的现实。相比起《你让我怎么样》的故作豁达,他的师弟龙门阵在《1983》里的成长归纳要更为真诚一些。《Crazy 4 Hip-Hop》作为处子碟,概念已算不错,不过他们的中文RAP技巧相对于其英文RAP而言,尚待提高的不止是改变单纯的模仿痕迹那么简单。

  其实,HIP-HOP的真正灵魂,还是在地下,在草根。来自台湾的饶舌新团地下国度,秉承了MACHI的社会批判性;而另一新人张睿铨更用他的《创世纪》忠实地记录了过去一年宝岛时局的光怪乱象。同样地,来自香港的Lo.J,来自广州的DUM DUE和讲者,同样令人可喜地看到粤语HOP-HOP在未来的多重可能性。Lo.J对粤语RAP的拿捏甚至超过农夫,DUM DUE的电台采样恶搞洋溢着一种南国街头特有的幽默,讲者对现实题材的执着让人忘记他们技巧上的不足。他们虽然还只是2006年的一年级新人,但那种基于时代与青春的锐气,立足本土和历史的传统情怀,足以令人看到中文HIP--HOP的真正希望。即使在今年他们依然是没有提名的一群,但还是要再此特别提出来以资鼓励。不管hiphop在将来会被裹上多商业化的外衣,但真正的HIP-HOP永远都是一把剖开现实的刀子。无论是彼岸的Eminem、JAY-Z、50 Cent,还是此岸的LMF,Rap都是一种决不会妥协的声音。

  最佳新乐队/组合

  今届把最佳新乐队和组合奖合并为一个奖之后,令到这个奖项的兼容性大了很多,但也令到其成了一个两极取向的提名。刘以达+璐的《达与璐》并非前者一贯的英伦口味,倒是在往INDIE和民谣上靠。虽然评委们基于达叔多年的积淀而给了他提名,但璐的模仿痕迹仍尚待历练。相比起来,樱桃帮这队全女子乐团要更具有自我个性一点,她们的轻摇滚承继了自轻松玩到阿霈以来台湾独立乐团的爆发力和清新。这一种I wanna rock的后生可畏,也来自香港的ZARAHN,遗憾的是周国贤重回《摇滚小学》的摇滚声线还是略显单薄。可能是为了平衡的需要,这一次的提名也囊括了飞轮海这样的偶像派组合,虽然在原创实力上无法和乐队相比,但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却不亚于当年的F4,其同名专辑的音乐应该说尚在F4之上。无论是哪个时期的青春,都不可缺少这样一种组合的存在。而在鼓励这样一种商业尝试的同时,这个提名里也鼓励另一种艺术上的尝试。来自宁夏的苏阳乐队,在《贤良》里把质朴的黄土情怀推到了极致。不管苏阳这个“摇滚+花儿”的试验成功与否,其勇气也已值得给予他这样一个提名。

  当然,即使在这份提名之外,同样有着这一种来自土地的勇气。台湾的两个原住民新乐团,图腾和昊恩家家对于这种大山里声音的自觉整理,都足以令人凝神聆听。来自香港的醒神姜(Sanskrit)、Monogel 、DEAR JANE及高潮,其音乐同样有着当年BAND队盛世的都市足印。而卡奇社、简迷离这样的内子电摇组合,十三乐团、PROJECT EARLY、俭德大厦那样的港台INDIE BAND,也同样值得为他们在过去一年的音乐成就致敬,

  最佳乐队

  每年的最佳乐队提名其实都会涌现出不少出色之作,今年也不例外。鉴于评审团一向以来的怀旧口味,复古的新裤子和麦田守望者(blog)在暌违多年之后的复出之作还是得到了比较一致的认可。但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龙虎人丹》其实是把八十年代的新浪潮回忆再拿出来重新拼接颠覆;而《我们的世界》里的英伦摇滚,不仅是在向他们的青春年代致敬,也是在重新上路前的一次自我整理。

  同样是事隔三年之后出碟的二手玫瑰(blog)一如既往地继续二人转+现代摇滚的妖娆特色,虽然在贴近网络时代的同时也失去了先前的辛辣,但在不羁中依然可以看出其更内敛深沉的严肃。

  而来自上海的顶楼马戏团则堪称中国最不正经,但也最不造作的乐团,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从实验跳到民谣又再跳到HRAD ROCK上去的,正如没有人想到他们会从列侬一直颠覆到自己和其他朋克头上。但《超级畜生》似乎在提醒人们,这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反讽世界。不是BOB DYLAN的方式,而是南方公园的方式。

  来自台湾的独立乐团每每都可以给到人一种意外的惊喜,2006年的最大惊喜来自TIZZY BAC。这支法语牢骚系的爵士摇滚团在这张《我想你会变成这样都是我害的》大碟中承继了EP《查理布朗与露西》的脉络,專輯意念鮮明,風格統一,旋律在扭曲中带些倔强,清新流畅又好玩。只不过她们的入选倒是导致了苏打绿的《小宇宙》成为遗珠之恨,后者在金曲奖的表现也证明了其转型主流的成功。但台湾的遗珠还包括了台语系的新宝岛康和董事长乐团,客语系的生祥。只是由于地域和语言劣势令他们未能入围。同时,来自香港的电子乐队坏碑唇,Post-Punk乐队粉红A,来自内地的寂寞夏日,尽管在过去或现在也曾于别的奖项提名中出现过,但他们在过去一年中的成绩也毫不逊色。

  最佳粤语男歌手

  2006年是新一代歌手全面上位,开始改朝换代的一年,也是香港歌壇從狹隘拐回多元,竞争质量提高的一年。尤其表现在男歌手身上,EASON、LEO、HACKEN三人在巩固了当前粤语乐坛最强男子组地位的同时,他们的专辑也堪称当前华语流行乐坛中最高水平的作品之一。

  自05年的《U87》到去年初的《Life Continues》,陈奕迅对世态人生的感悟,对作品的演绎已臻化境,但他年末的大碟《What’s going on?》仍不免带有转型期的凌乱。而古巨基去年的《Human我生》则给了人一个莫大的惊喜,红遍全城的《爱得太迟》可谓唱出后零三一代幡然领悟的心声,基仔回归本色的演绎也是他在本世纪以来最大的突破。克勤自《演奏厅I》以来转型的高端路线在这张《演奏厅II》中有了更成熟的体现,音质上的提升固然可嘉,但其回归香港本土,关注当下的时代情怀更可喜。

  而2006年同样属于更新一代的歌手,“唱作小强”张敬轩和蓝奕邦的入围预兆着香港乐坛的薪火相传,希望不绝。轩仔在个人首张粤语大碟里就为自己开了个好头,曲风更多元的同时,他的感情也去到收放自如的地步。而踏入出道第三年的蓝奕邦,开始隐约有当年达明的味道。但《潮骚》的电子风格明快励志又有别于明哥的晦暗,反思之后的蓝,走出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也是基于鼓励这样的探索与坚持,黄耀明的《若水》最终成为了提名外的一大遗珠。他在音乐上的先验性已至极端,但过分剑走偏锋易令人听觉疲劳,相比起《信望爱》和《我的二十一世纪》,少了一份可供咀嚼的隽永。老将刘德华许志安在专辑题材上的自我突破同样值得在提名外表示鼓励;而金牌的梁汉文和侧田则陷入了古巨基当年的窠臼,尚待继续努力。

  最佳粤语女歌手

  2006年的粤语女歌手提名更进一步地凸显了香港乐坛新老交替这一风向标。王菀之和谢安琪这两位“05一代”正式跃居一线女歌手,和未入本次提名的卫兰一起开始预告她们的时代开始来临。

  《诗情画意》在林夕的帮助下,成为IVANA第一张完整的概念大碟,她的文艺腔也隐约有了一些痕迹。而《KSUS2》的惊艳,不仅对于KAY,对于香港来说都是巨大的。“全城唱好谢安琪”的背后,蕴涵了太多草根乐迷对这样一种折射现实的非情歌的期待。只是,用最偏門的英倫搖滾包裝最接近生活的題材,《KSUS2》作为一张EP所能诠释的太有限了。

  同样以一张EP宣告乐坛改朝换代的还有何韵诗的《Our Time Has Come》,上届得奖的她去年的锋芒稍为内敛,但依然流畅隽永,只是概念没有此前那么鲜明,曲风在细腻之余也有点平淡。而HOCC的不变,也对照出容祖儿梁咏琪(blog)的变。JOEY从《Ten Most Wanted》开始改变她一直以来的单调K歌形象,直至《Close Up》里的多样元素搭配更臃懒放松的演绎,尝新的勇气可嘉。而梁咏琪的变在于她的作品内容上的成长,从《北京之夏》到《请我吃饼干》,《成长的短发》确实是一部GIGI十年成长的自我归纳。而这种舒服流畅的清新调子也令她在最后得到不少评委垂青而入围。

  但在这个香港乐坛十年变迁的拐点上,本次提名还是有两大遗憾。其一是杨千嬅在《UNLIMITED》入围最佳专辑提名的情况下依然落选女歌手提名令人扼腕,但也反映出她的唱功认同度仍然未能打动评委。其二是何超仪的《地狱厨房》由于过于偏门而落选,但作为去年香港最出位的女歌手,她颠覆两性,挑战主流禁忌的大胆值得敬佩。而两位同样落选的新生代,FIONA的歌胜于声,JANICE把声胜于歌,但毕竟来日方长,依然值得期待。

  最佳国语新人

  06年的国语新人数量繁多,单是超女系的就已经可以撑起一块江山,持续两年的选秀活动为国语乐坛培养了一大批新势力,但这之中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洗礼的其实少之又少。

  何洁是本届国语新人的提名名单里面唯一一名来自超女的新人,她的入选其实可以看作是评审团对超女06年整体表现的一种鼓励与观望。并不一定说《发光体》就比《皇后与梦想》或者《谁动了我的琴弦》等好出了多少,但它的确是去年超女系的唱片中各方面做得最平衡的一张。薛之谦(blog)的入选则有些莫明其妙,其实去年来说比薛之谦表现得更优秀的新人还有一大堆,而《薛之谦》基本上也可以讲只是一张各方面都很普通的情歌串烧集,薛之谦出现在名单内只可以看作是评审团认为表彰新势力的时候人气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而王凡瑞的入选应该可以视为评委们对“新红白蓝”系列的支持和肯定,虽然在我看来,《青春》未必就是“新红白蓝”系列中最出色的一张唱片,甚至我认为他们里面应该不止只有一个提名的份额,不过让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东西霸占太多地方也不符合市场原则,因此,钟立风(blog)与莫艳琳(blog)的出局更多的只能够是无奈。TANK则是去年台湾乐坛的一道奇葩,这位无论在商业上还是音乐上都取得很不错成绩的男生,《Fighting!生存之道》作为一张处女专辑也让人无话可说,取得提名是意料中事。无奈其身上的“周们杰伦味”未免太重,尽管不能否认他在这其中加进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新元素,但模仿性太重是他的一大弊端。而张悬则是这次提名名单里面最没有争议的一个,不单单是《My Life Will…》在坊间叫好叫座,更因为张悬那把清澈无垢的声音,配合的清新脱俗的民谣音乐所产生的化学效果足够令所有听众陶醉。她是去年所有新人当中真正做到与众不同,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的一人。

  当然,同样以民谣入围金曲奖的黄建为,入围了本次大赏HI-FI提名的巴度,声音酷似张雨生的杨培安,特立独行的JAZZ DIVA苏孚,落选本次提名都可以视为沧海遗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