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伟大的城市成就辉煌 伟大的人民呼唤人类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03:29  新浪音乐

  世界各地,很多著名的城市拥有著名的音乐节,经过十年的举办,现在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北京也有了享誉世界的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音乐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国际文化艺术的盛会。在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鼎立相助下,北京国际音乐节秉承“国际水平、中国气派、北京特色”和“名家、名团、名曲”的宗旨,历经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以其高水准的艺术质量、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成功的运作模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音乐节,成为首都北京的一项标志性文化活动。

  北京国际音乐节从1998年3月份正式开始运作,当年的10月13日成功地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就创出了一个文化品牌。

  北京国际音乐节自创办以来,截止目前共累计演出场次222场,上演了700余部(首)外国作品,包括歌剧 21部(其中中国歌剧3部),管弦乐作品237部,声乐作品231部;中国作品178部,包括管弦乐作品35部,民乐作品83部,声乐作品27部,戏曲5套,其中新作品占了大多数。这其中,分别含盖了包括捷杰耶夫、迪图瓦、诺林顿、西蒙•拉特尔、普拉松、洛林•马泽尔、艾森巴赫、李德伦、余隆等中外指挥家69人,卡雷拉斯、凯瑟琳•巴特尔芭芭拉•亨德里克斯等独唱家118人,波利尼、阿什肯纳吉、阿格里奇、傅聪、郎朗等钢琴家51人,艾萨克•斯特恩、奥古斯汀•杜梅、吉顿•克莱默、文格洛夫、莎拉•张、林昭亮、等小提琴家28人,齐默尔曼等中提琴家3人,米沙•梅斯基、劳埃德•韦伯、王健、马友友等大提琴家10人、吉它演奏家4人、中国民乐演奏家19人、著名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4人。在参加演出的艺术团体方面,共有意大利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基洛夫剧院等国际知名歌剧院9家,德国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BBC英国广播交响乐团等42家交响乐团,室内乐团、重奏组及其他团体61家,合唱团22家。

  大约30多万观众人次现场经历了这些美妙时刻,而通过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全国26个城市广播协作网观看和收听实况的人群则估计在百万之上。引进项目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和内容之广泛,都可称的上是前所未有。可以讲已进行的9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其演出的场次和新作品、首演的剧目超过了近10年来国内各地上演同类、同题材作品的总和。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前,这样的数量和成就是难以想象的。随着第十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到来,以上数字及含金量将会继续上升。从以上的数字似乎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北京国际音乐节”堪当国际文化外交重任的艺术平台。

  但数字仅仅是一方面,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其1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被动接受邀请到主动上门渴望参加,它的成长与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力几乎是在以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从中国人的自娱自乐到汇入国际艺术舞台的音乐大事件吸引全球聚焦,慕名专程赶来的外国观众和海外著名媒体也在逐年骤增。正如俄罗斯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所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规模和艺术水准都可以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白夜音乐节、奥地利的萨尔斯堡音乐节等并驾齐驱,已经步入今天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几大音乐节行列。”

  事实上,除自身艺术成就之外,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与世界共享当代艺术资源,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文化市场高度繁荣的一张炫目名片,并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文化大使,积极促进着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往,为国际文化交流留下了种种美好的画面。只需简单举例既可以说明:

  1999年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大师伊萨克•斯特恩,在20年后重返北京舞台与中国指挥家李德伦再续前缘,联袂演绎莫扎特,为20年前中国那段“文化初春”与世界艺术初次谋面的美好记忆作了一个完美的交代。

  2004年恰逢“中法文化年”,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重要舞台。当时法国图卢兹歌剧院与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制作上演了法国作曲家古诺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制作水准之高,名噪一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鉴于中法文化年的成功运作和巨大的影响力,世界各国起而响应纷纷希望在北京举办文化年活动。

  2005年的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应该是北京观众最为难忘的一届,演出项目虽然并不算多,却由于大胆引进纽伦堡国家歌剧院制作的瓦格纳四联神剧《指环》而震动海内外,其后续的动力又将在2008年发酵——柏林德国国家歌剧院将携带一部瓦格纳歌剧和一部理查•施特劳斯歌剧,以中德政府文化交流的重大项目加盟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2006年又值中国“俄罗斯年”,俄罗斯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亲自率领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交响乐团和歌剧团,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开幕式音乐会以及肖斯塔科维奇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中国首演,盛况空前。同时,音乐节更是不失时机地以俄罗斯年为主板块,设计了多台由俄罗斯艺术家或者中俄艺术家联袂的音乐会演出,成为国家大型外交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近几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成功地推出了“中国概念”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之下,推出了大量的中国音乐作品,再加上部分在亚洲首演、中国首演的作品,音乐节在艺术上引起了国际音乐界的关注,更是以其品牌地位和独特的艺术地位,跨入了国际著名的音乐节的行列,成为国际知名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了国内外赞赏的人文品牌。

  今年,即将步入第十个年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是一个在政府政策指导下、社会资金积极介入的非商业化非盈利性质的公益文化盛事。2006年9月,在国新办就“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举行的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表示中国三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获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其中:“特别是民族文化艺术和优秀的高雅艺术,得到了政府更大的扶持。”显然,一直以来受到国家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的北京国际音乐节,用9年来的各项数据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日前,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周年研讨会上,文化部有关领导对北京国际音乐界有过这样的阐述:“北京国际音乐节有沉稳的个性。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举世瞩目,文化活动空前密集,速度快,广度宽,难免参差不齐——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形态多样的浮华,往往,一时热闹,转眼云散,无法持续,无法深入人心,热热闹闹开始,不了了之结束,事与愿违。北京国际音乐节稳步成长,专业素养很高,经过近10年的长效努力,仿佛一个人度过了青春期,变成一个成熟的人——会把握现实,能展望未来。让政府放心,观众期待,企业信赖,世界憧憬。真正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品牌。正是由于这种气质,据我观察,人们对北京国际音乐节没有怨言。这很难得。

  北京国际音乐节有开放的姿态。每年一度的所有具备国际愿望的艺术节中,北京国际音乐节以开放的胸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吸引了真正优秀的国际音乐人和音乐团队,其数量与质量相得益彰,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同时由初期的“拼盘”发展为近年的“精选”,主观能动性逐年增强,品牌口碑与吸引力无庸置疑。

  北京国际音乐节有窗口的作用。所有窗口有内开与外放两个层面。对内,它对盛行于全国各地的文化活动特别是大型综合性艺术活动有示范作用。项目过硬,组织得当,较好地处理好艺术节自身规律探索与满足人们需求的“矛盾”——以优秀的品牌效应赢得外资企业及国资企业的青睐,尽可能减轻音乐节在资金方面对政府的依赖,从而有更多自主空间,向着更高、更好、更专业进发。由此警示国人,文化活动可做,但不可以盲目。对外,大量优秀音乐团队、个人因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国际影响力来到北京,通过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与中国音乐人、与中国观众的近距离接触,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或者说改变了对中国的部分成见。他们把正确的、客观的意见带回自己的国家,带给世界,对于树立良好的中国文化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的确,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超越了一个地域概念和一个领域范畴:它是“北京”的,它是“音乐”的。但是,它不仅仅是北京的、音乐的。多年来,它以卓越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摸索,日益形成了中国概念,成为中国文化在当下国际社会的一扇窗口。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十年成功,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和根本,就是音乐节具有清醒而深刻的文化理念,十年前音乐节的创建是这个理念的具体实践,十年来音乐节的成功和辉煌是这个理念结出的丰硕成果。这个文化理念,概括一点说,就是与时俱进,让北京与世界同步。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进步与发展承载着全中国十几亿人民的理想与希望,是伟大中国蓬勃发展的标志。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健康成长使我们可以自豪的讲:是伟大的国家成就了辉煌的梦想。

  众所周知,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而“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中重要主题,随着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世界将会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新认识过程,奥运精神也将随之注入东方文化。北京离“人文奥运”还有相当距离,特别是在对“中国文化世界化”宣传上还存在一定误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绝大多数西方国家人们对中国的了解还局限于有限的画册和片断的新闻报道中,申奥成功给北京乃至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还需要一个逐层应深入的过程,要利用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北京表现“人文奥运”的主题要形成规模,北京国际音乐节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一个成功品牌,必将承载着让国人了解世界文化,也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任,这就是奥运会对中国,特别是对北京提出的一个跨文化战略考验和期待。

  北京奥组委制定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中指出:“文化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展示我国五千年

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使东方神韵与现代奥运完美结合,为奥林匹克精神输入新的内涵。

  举办一系列奥林匹克文化主题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和奥林匹克火炬传递活动;创办"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展示人们对奥林匹克的热爱;与奥运会结合起来,继续办好北京国际音乐节、新年音乐会等标志

性文化活动。”

  可见,“文化奥运”就是要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传达和复兴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们对希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认识,增进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了解。奥运会不仅是体育赛事,还是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文化论坛。“文化奥运”要把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表达对和平、平等、文化多样化和继承与创新的态度。最终要使“文化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永远传承下去。

  通过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发展历程,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北京国际音乐节这张国际大都市的金色文化名片,将在传承高雅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北京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谱写新的篇章,将为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奏出伟大的人民呼唤人类的和谐的优美旋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