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神州颂》满足国人精神诉求演出场场爆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17:22  北京晚报
《神州颂》满足国人精神诉求演出场场爆满(图)

《神州颂》

  作为中国国家交响乐团2007年至2008年音乐季的开篇演出,交响合唱作品《神州颂》在北京音乐厅进行了演出。虽然已经做了心理准备,但昨晚票房销售的火爆和现场观众热烈的情绪依然让主办方及各方面人士感到出乎预料。“我听别人介绍去看《神州颂》,一开始很不以为然,但听过以后非常激动。它让我想起《义勇军进行曲》,这正是我们全国人民最关心的主题,作品很有感染力,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赵大新昨晚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表示。

  此前,《神州颂》已经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杭州、上海等全国各城市进行了几十场演出,可谓场场轰动。而且除了传统的高雅音乐听众外,在一些专场音乐会上,高校师生、企业工人、农民工等也都对《神州颂》报以真挚热烈的掌声回应。据悉,造成如此效应的《神州颂》却是由一个“外行人”创作的,但很多专业人士却给了它和作者很高的评价。《神州颂》怎么就这么火?这么受欢迎?请读者看嘉宾们说道说道。

  初听《神州颂》有点吃惊

  认识王益有几年了,那时只知道他是个金融工作者,当然和我们认识是因为音乐——那时,他已经写了不少歌曲,并且和不少明星歌手合作过。说起为什么写歌,他说起一次旅行中的感受,具体细节我已记不清,只记得他有点不好意思但却很决然地说:那正是一瞬间的感觉,使得他产生了提笔创作的冲动。

  后几年来,断断续续见过几面,知道他仍然坚持创作,只不过听过他正在创作交响合唱,确实有点吃惊。此后就听说《神州颂》公演并反映不俗的消息。今年6月底,我第一次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听了这场交响音乐会。

  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我想一般媒体上常常误报为交响乐是不很准确的,节目单上的“交响合唱”则比较到位。

  为什么“下里巴人”也爱听?

  这部作品由五首歌曲结构为四个乐章,实际上没有人声的第二乐章的核心仍然是一首歌曲,只不过完全由器乐表现,所以应该说实际上是由六首歌曲组成。

  一般而言,合唱常常被誉为声乐艺术中较高艺术境界,交响合唱则可能有着更高的要求。《神州颂》以旋律为中心,以交响乐手段的介入达到既达到宏大叙事的气势,又不令人由于手段和技法的繁复高难产生距离感。至少从演出效果上看《神州颂》还是颇为成功的。特别是最后的合唱《飞吧,我的中国》甚至应用了流行音乐的写作方法,即不断重复和强化歌曲的B段,这一主题又相当得简单明了,所以最终一定能引发观众的应和,达到“和者数千人”的“下里巴人”式的效果。可以说,《神州颂》把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和艺术性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这大概也就是它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吧。

  《神州颂》为什么受欢迎?

  王益是一个非职业创作者,在我看来,《神州颂》的创作与其说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的求索,毋宁说是他人生激情的自由释放。当然,我听过王益以前的歌曲创作,他的人生激情除了带有个人的生活感悟和情感迸发,更带有一种宏大感、使命感。《神州颂》的立意在于“百年”国运兴衰,在于未来的民族复兴,因此就带有了强烈的激情,而且是洋溢着极大乐观色彩的激情,恐怕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基础。

  确实,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历史时期,共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是我们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古人说“乐者和也”,创建和谐社会,音乐当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王益的《神州颂》应该说是他发自内心的尝试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神州颂》展示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和他们今天的自豪感,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诉求,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这种尝试和努力对当下的音乐创作应该说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