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郭文景音乐会排练 《蜀道难》川音变普通话(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12:47 竞报
郭文景打断排练,对指挥余隆说有个别川音要改改 本报记者李特报道 30多位合唱者与近百名乐手,把中国爱乐的排练厅内排得密密匝匝,作曲家郭文景端着做满记号的乐谱,严肃地观看着乐队排练。昨天下午,“郭文景作品专场音乐会”的所有参演人员进行了第一次排练,23日这场演出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亮相。 个别川音调为普通话 在23日演出的“郭文景作品专场音乐会”上,合唱交响乐作品《蜀道难》是当晚的开场曲目。昨天的排练现场,当乐声响起时,郭文景严肃的脸上,露出一点微笑。“现在听这部作品,让我又找到20年前创作时的朝气。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这部交响合唱曲,以特殊的音响组合表现李白同名诗所蕴含的气势,在音乐语言上吸取了四川地方语调色彩及川剧高腔特点。演唱中合唱队员在“白”、“柏”等字的发音上遇到一些难题。几次尝试后,郭文景同意把这些字改成普通话演唱。 排练再次开始前,一直在台下观看的郭文景,突然从指挥余隆身后走出来对乐手说:“历史上,四川话差点被定为普通话呢。” 20年后第五次登台 《蜀道难》创作于1987年,至今只演出过4次。郭文景解释说:“这部作品是由男高音独唱、混声合唱和大型交响乐队组合的交响合唱曲,需要100多人一块儿完成,演出难度很大。北京国际音乐节特意挑选出这部作品,用一周的时间充分完成排练。” 《蜀道难》曾入选过“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神秘、粗野、狂暴的戏剧性张力是这部交响乐的最大特点。全曲共分为五部分。人声和器乐的各种音色设计与调配等,使这部交响乐的音响效果异彩纷呈。 将为琵琶写协奏曲 在本次“郭文景作品专场音乐会”中,除了《蜀道难》外,还选择了竹笛协奏曲《愁空山》和一首二胡协奏曲。《愁空山》是郭文景首次尝试为中国乐器创作协奏曲。在郭文景的人生计划中,他要为每一件中国乐器都创作一首协奏曲。“这是推广中国乐器最好的途径。”郭文景说,“现在已经有四个乐团向我预约,下一部作品要创作一首琵琶协奏曲。”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