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金湘的音乐--音乐的金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10:32 中国音乐报
“我写歌剧,始于上世纪70年代,文革末期(1972)我在新疆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戈壁大寨人》,虽稍稚嫩,也还不免带有一定的时代痕迹,但那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维吾尔民间音乐的熏染,还是让我很有几分留恋之情;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手稿找不到了!(也就没编作品序号)我的第二部歌剧《屋外有热流》写于1979——1980年,当时我刚回北京,专业荒废已久。可以说是,一边写作,一边恢复。这是一部独幕室内歌剧。由中央歌舞剧院试排演出。我的第三部歌剧《原野》(1986——1987)。由当时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的乔老爷(乔羽),拍板,在首届中国艺术节上演,(以后又在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上演)。编剧万方根据曹禺原著改编,它是我的音乐创作在被迫中止二十年,经历了失落、迷茫、补课、恢复、更新的痛苦磨砺的五年后,终得以全面开始的标志,也是他歌剧理念的实践与歌剧观最终确立的标志。我的第四部歌剧《楚霸王》(1993——1994)。黄维若、李稻川编剧,由上海歌剧院在1994年推出,这是一部我在寻根(无论是题材或是音乐传统)与发展之间更自由探求的作品,与《原野》不同的是,我更多的是借鉴瓦格纳‘乐剧’之路;我的第五部歌剧是《土命丫》,这是一部由四川歌舞剧院策划、我作为合作者参与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我尝试着回到原始的纯朴与单纯。我第六部歌剧《热瓦普恋歌》,这是一部为维吾尔族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量身定做的、以新疆风情为基调的大型歌剧。由我与李稻川编剧,获得2002年文化部精品工程剧本奖,并由中央歌剧院前院长陈燮阳拍板进入排练实践。我的第七部歌剧是《杨贵妃》(2004)。冀福记、李稻川编剧。这部歌剧是我一直在创作中所追求的——音乐应是人性中最善良、最美丽的凝聚与升华的集中体现。我的第八部歌剧是《八女投江》(2005)孔远编剧。我试图突破传统的歌剧结构(探寻抒情散文诗结构)和唱法(融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于同一部歌剧、同一首唱段之中)。另外,我还写了两部音乐剧: 一是《日出》(1990),剧本是由万方根据曹禺原著改编,1990年首演于北京首都剧场;另一部是《美丽的战士》(英语),2001年完成并首演于美国纽约外百老汇。” ——金湘写在音乐会之前 到音乐厅听金湘的音乐,听到了一个音乐的金湘。 生于1935年的金湘,今年恰好六个甲子。其中,22岁到42岁,足足二十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劳其筋骨,苦其心智,历尽人间坎坷,饱经世态炎凉。”也是他自己说:“这倒也好,锻炼了意志,凝聚了情感,升华了情操,纯洁了品格”——好一个金湘,轻轻四个“了”字——二十年炼狱过后,又是一条汉子! 一般地说,人生一世,七老八十,哪能处处遂顺、事事风光?特殊地说,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我们这一代,在那特定的历史洪流中,有谁没有经历过荒唐莫名、不堪回首的遭遇?可是,有多少人历经沉浮之后变得消沉、媚俗、猥琐、庸碌,或者狂暴、贪婪!有几个能像金湘那样,响当当一条汉子、硬朗朗汉子一条,尤其可贵的是,贯串于他生命的每一个方面——包括他的曲,他的文。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话用在金湘身上,虽不错,却不够。作为一个特殊的身份——作曲家,金湘的音乐,就是音乐的金湘。 金湘的音乐中,听不到一点点上面所说的消沉、媚俗、猥琐、庸碌或者狂暴、贪婪。听到孙禹/尤泓裴演唱的《原野》二重唱,我的耳朵告诉我,我的知觉告诉我,这不是金子,这不是虎子,这震撼灵魂的、使人撕心裂肺的音乐,就是金湘本人!没有二十年,没有四个“了”,就没有我们听到的这个金湘,金湘哪里是在写曹禺,他是在写自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个金湘,接触到一个金湘,而在音乐中,我们听到、感受到的,是同一个金湘——音乐的金湘。 如果有人问我金湘是谁?我会告诉他——去听金湘的音乐吧!只须用耳朵,你就会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金湘! 在音乐史上的知名作曲家中,能够说作曲家的音乐时时表现出作曲家本人,这样的例证并不多。以我有限的音乐史知识来看,确定的好像只有老贝和老柴。 还有我们在北京音乐厅听到的金湘。 二十年前我在《人民音乐》杂志任副主编,首次听到金湘的《原野》,感到了一次震撼。这次音乐会中一开始就听到金湘在本世纪短短的几个年头中创作的几部歌剧,感到了另一次震撼——这是生龙活虎的金湘,与时俱进的金湘,从不止步的金湘,永不言老的金湘。 无论是现实的金湘,或者是音乐的金湘,给我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印象,是他那始终如一的惊人的、强劲的张力。这首先是精神的张力,也就是人的张力;这个命题有点超出艺术和音乐,不是学术分析所能解决。从音乐上说,金湘的张力主要体现于或者说根植于他的作品的和声和结构。这方面的内容,正可以在音乐理论界催生N篇博士论文,自然不是我这篇小小的博文中所能展开的。综观金湘在音乐会中片断展示的歌剧和音乐剧音乐,再加上不可不提的《金陵祭》等等,我感到在金湘笔下(首先应该是在金湘心灵的音乐世界中),和声和结构不再是学问,不再是体系,一切“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浓妆素抹总相宜”,随心所欲,收放自如,这就是大手笔,再天才的音乐学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我想,关于金湘作品的研究,应该要先能抓住大处。只从枝叶末节着眼,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恐怕也会是事倍功半、难以有大成就。 因为,对于中国的与世界的、专业的和大众的这两个音乐理论界长盛不衰的话题,金湘已经通过他三十年的全部创作实践,作出了他的解读、他的回答。即使言语上、文字上还说不清,我的耳朵告诉我,我的感觉告诉我,他的解读、他的回答,是正确的。 也许是“爱屋及鸟”,或者是“爱鸟及屋”,音乐会中北京交响乐团的表现,令我十分欣喜,音色、力度、层次、控制,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链接 金湘,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湘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有大型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大合唱、民族交响乐、各种室内乐、影视音乐等近百部问世;他的作品以其鲜明的个性、强烈的当代审美意识,以及东方优秀的美学传统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之多样结合,赢得了广大中外观众和专家的喜爱与赞赏。 自1981年首部歌剧<<屋外有热流>>由中央歌剧院在北京首演问世至今,历经二十七个春秋. 金湘在歌剧、音乐剧领域共有八部作品问世,其它的七部分别是:歌剧《原野》(1987)、音乐剧《日出》(1990)、歌剧《楚霸王》(1994)、音乐剧《Beautiful Warrior》(2001)、歌剧《热瓦甫恋歌》(2003)、歌剧《杨贵妃》(2004)、歌剧《八女投江》(2005)(1996 年完成的歌剧《土命丫》因系与人合作、未计算在此八部之内)。以1987年享誉中外的歌剧《原野》之诞生为标志,金湘的歌剧、音乐剧得到了国内外同行和广大观(听)众的一致赞赏与认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