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黄英:飞翔在天空中的海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15:08  中国音乐报

  1992年,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女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法国第十九届巴黎国际声乐大赛上战胜36个国家的100多位选手获得第二名。1995年,又因歌剧电影《蝴蝶夫人》全球选角获得机会出演女主角。伴随着这部影片的极大成功,黄英的名字也一同跻身西方的主流媒体。从此,这个刚刚毕业不久的“上海蝴蝶”就很快被推上了国际声乐舞台。中国自古有“天道酬勤”的说法,这一点在黄英的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在国外的十年间,她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从纽约到巴黎,从纽约市歌剧院到大都会歌剧院,处处都留下了她辛勤的汗水,也正是因为这十多年不断磨练和进修,黄英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Sony-BMG唱片公司的签约歌唱家,她先后录制了多张歌剧和艺术歌曲的唱片;作为哥伦比亚经纪公司的签约艺术家,她的身影活跃在世界各大著名歌剧院的舞台上;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立足于国际舞台的歌剧演员,她先后出演了谭盾、郭文景、陈其钢的多部中国原创歌剧……

  她说自己是飞翔在天空中的海鸥,她说自己是一个一身轻松的精神贵族。

  终于登上了大都会的舞台

  这几年,黄英的事业在美国发展得格外顺利。07年初,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各国电影院同步转播了在该剧院演出的英文版《魔笛》,黄英以抒情动人的歌声在欧美观众面前演出了剧中的女主角“帕米娜”,这场演出不仅受到大都会歌剧院现场4000多名观众的欢迎,也得到欧美各国在剧院收看实况观众的喜爱。这种全新的以数字电影的方式将歌剧传播到全世界的创举对于大都会歌剧院是第一次,而这场演出对于黄英来说,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是她第一次登上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这是世界上每一个歌唱家的梦想。黄英说:“我还在努力地等待机会。作为西洋古典歌剧歌唱家,需要在外面不断学习,积累舞台经验。这两年事业的发展比我预期的要好,今年与大都会又签了两个新的合同,两部歌剧一部是《爱的甘醇》,还有一部是《奥菲欧与尤利迪斯》,所以08-09音乐季要继续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出。”

  像海鸥一样到处飞

  黄英的生活和工作重点现在大部分在国外,作为一个自由职业艺术家,她的生活就是全世界到处飞。每年有大概六七月都有演出的工作,黄英说自己就像一个海鸥,东西方到处飞。演唱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乐器”(嗓子)的状况与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歌剧的排练和演出的周期是比较长的,基本一部歌剧的排练演出至少要六七个星期,工作的强度很大。所以除了繁重的演出,黄英不断地在调整自己的状况,学习新的作品,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她在不断地补充养分。

  与经纪公司的合作就像“婚姻”

  在国外,知名的艺术家都有非常正规而严谨的经纪公司帮助他们发展事业,英也不例外。一次次在国际舞台上的骄人成绩使她获得了世界上著名的哥伦比亚经纪公司的亲睐,成为旗下的签约艺术家。黄英把她与哥伦比亚公司的合作比作“婚姻”。她说,我与我的经纪人合作了很久,我们的合作就是慢慢磨合理解的过程,经过了那么久,现在已经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不需要讲具体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会明白彼此的想法。在国内,黄英也有她的经纪代理人,尽管国内的古典音乐家经纪体制还不像国外那么健全,但黄英却很欣赏自己的国内经纪人。

  国内的名气

  中国的很多的艺术家都是“made in china”,他们身上打着强烈的中国烙印,在国内家喻户晓。而黄英,尽管在国际舞台上已是备受瞩目,但很多中国观众却并不了解。难道真的就不在乎名利吗?黄英的回答有些让人吃惊。她说:“艺术是不能浮躁的,是要静下来的。美国是一个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百老汇、林肯中心、小剧场……很多的艺术形态并存。现在在这里,我能够很好的发展我的事业。尽管有多人劝我回国,现在北京也经常会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界精英人士,尽管北京会有很多的演出机会,经济收入也会很好,但是我更希望能够为观众、听众传达我的艺术,给他们美的享受。我希望成为一个被大家认可和尊重的严肃的古典音乐家。名和利对我没那么重要,我是一个精神贵族,现在很充实,如果把那些看得太重,艺术就没那么纯粹了。”

  冷静的心态

  尽管获过很多奖项,尽管在世界的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但黄英的头脑始终保持着冷静。她清醒的明白,人不可能总在演唱事业的顶峰。这一点在很多国外的音乐家、演员的身上都能够看到。七八十年代优秀的歌唱家很快就会被年轻的一代顶上来,自己怎样调整自己的位置和心理的状态?歌剧领域不是好莱坞,也不是娱乐圈,所以不能吃青春饭。作为艺术家,艺术歌曲是一直可以演唱下去,艺术才华、曲目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表达。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传播中外音乐文化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当国外的观众能够慢慢知道有一个中国的女高音歌唱家活跃在国际的音乐舞台上,当他们能够在国外的舞台上看到、听到中国作品,就会觉得很自豪了。古典音乐毕竟是阳春白雪,国外的人也很难懂,所以还是要看怎样去引导观众,我们有艰巨的任务去教育和引导大家欣赏古典音乐。

  资历和舞台经验是做老师的前提

  黄英是个并不吝啬的人,在国际声乐舞台上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如果能够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交给中国学生,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毕竟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的中国音乐家是稀缺的。黄英说她并不急于教学,不是不教,而是不到时候教。她说,教学生一定要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一定知名度的积累。每一个艺术家都不可能时刻保持在事业的巅峰状态。当舞台上的状态开始走下坡的时候,或许就是教学的最佳时机。黄英说自己有很多能量,她愿意去释放,愿意在合适的时间把所学的东西、舞台上的经验、包括在世界歌剧舞台工作的方式都告诉大家,她希望能对那些打算走向国际歌剧舞台的中国年轻一代音乐家有所帮助。

  国外的压力

  和所有当年选择出国的人一样,黄英在国外的一切也都是从零开始。经济上没有根基,社会关系也没有依靠。在美国,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共鸣,“If you make in New York,you can make everywhere.”当年经济上的困难、精神上的孤独都没有将她打倒,在激烈的竞争中,她立足了。尽管女声天生就是抒情花腔,尽管抒情花腔女高音一抓有一大把,尽管国外依旧存在僧多粥少的局面,但黄英始终就是不放弃。她把每一次歌剧选角的竞争都当作是参加国际声乐比赛,每一次去竞争的时候都要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无论是仪容、穿着还是演唱……虽然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回音的,但是她要的只是让自己对自己的表现满意,能不能选上都是无所谓的。

  参与中国歌剧受益匪浅

  很幸运,在98、99年中谭盾先生为黄英写了一部中国歌剧《牡丹亭》,后来做成CD《苦恋》在全世界公开发行。黄英说:“为了这部歌剧,我们准备了一年,我出演“杜十娘”,谭盾先生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后来的世界巡演,在维也纳、巴黎、伦敦的艺术节,以及最后在美国的演出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非常前卫,尽管受到了很多争议,但确实是经典。后来谭盾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受到这部作品的影响,借鉴了其中的音乐元素。这次经历对我的艺术上、思想上都有很大的帮助,让我“Open mind”,原来唱歌也可以这样唱,歌剧也可以这样理解。原来我们这些唱古典歌剧的音乐家都是比较传统的,无论是制作还是演唱,都缺乏想象力,有局限性。但是现在演唱现代作品,尤其是为你量身订做的作品,创作的空间让人非常愉快,可以融汇贯通,将中西方的文化、现代的与古典的文化、音乐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去年年底,我加入谭盾先生的歌剧《秦始皇》在上海创作的工作室,学到很多东西。最近又和郭文景老师合作了他的经典作品《我不是李白》。“七月七日七点”在美国进行了世界首演,外国评论都非常好。文/于玲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