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感动我们的那些清丽歌声--经典电影歌曲回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18:20 中国音乐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饱受凌辱,同胞在外敌铁蹄蹂躙和黑暗政治统治下痛苦呻吟。一大批有良知的艺术家不计个人安危,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拿起电影这个武器,奏响了誓死抗敌、挣脱枷锁的强劲号角。满目创痍的华夏大地,到处飘荡着先辈们泣血的歌声,最辉煌、最绚丽的民族精神之花就在这歌声中烈烈绽放!由于电影音乐能紧密配合剧中情节,所以传播速度快,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和欢迎。这些电影的主题歌或插曲在剧情中起到了很好的喧染和烘托作用。 《天伦歌》是黄自1936年为影片《天伦》写的“主题歌”,影片通过反映孤儿的痛苦生活,虽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提出以“服务牺牲”的精神来实现“大同博爱”的理想是不可能的,但主题歌那纯朴优美的曲调和真挚动人的感情,加上多段体的结构,使这首作品流传很广; 《渔光曲》 在现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任光的电影音乐创作不仅是成功的,并且是独树一帜的。任光音乐创作的第一首成功作品就是1934年为影片《渔光曲》所写的主题歌《渔光曲》(安娥词),这首作品也因参加莫斯科展出获奖而驰名国内外。在这首作品里,任光用“内容的现实,节调的哀愁,曲调的组织化”和委婉、抒情的旋律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被剥削、受压迫真挚同情,刻画出一幅朴实动人的渔民生活景象,具有鲜明民族风格。这首作品也体现了他前期的创作特点——偏重于抒情、委婉,带有很强民歌风的特点。 聂耳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为电影和话剧、舞台剧配乐,并且是一位多产、创作成功率极高的作曲家。他先后为8部电影创作了20首歌曲,这些歌曲主要是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其中1934年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为影片《桃李劫》创作的《毕业歌》等以其进行曲的速度和坚毅、果敢的气魄鲜明地反映和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决心和热情。 《义勇军进行曲》采用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的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带有呐喊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尽管歌词用散文式的自由体写成,但聂耳还是创造性地把它谱成了一首传遍中国和世界的民族解放的革命战歌,这首歌在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中,以其巨大的号召力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中国人民,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毕业歌》是聂耳1934年为电影《桃李劫》创作的主题歌。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歌词是自由体新诗,音乐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情绪发展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号召力。在影片中出现在青年学生毕业前夕大家欢聚在一堂时唱出,影片结束时又一次唱出,表达了我国的青年学生在“九 .一八”事变后的爱国热情,为我国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大路歌》是聂耳1934年为电影《大路》写的主题歌。影片通过对筑路工人顶着严寒酷暑,冒着敌人的炮火修筑“自由大路”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齐心要求抗战的愿望。单三部曲式结构加上“哼呀咳嗬”的衬词以及粗犷、刚劲的旋律,把我国工人阶级坚强意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表达出来。 聂耳在电影歌曲创作中还创作了许多抒情性歌曲,如《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飞花歌》等。这些歌曲所反映的题材、内容,也是以当时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感情。在《铁蹄下的歌女》中,聂耳以其深厚的阶级感情为一个被旧社会损害的、被人们所贱视的女性向全社会发出了沉痛控诉,整个歌曲音乐是悲痛、深情的,但又富有强烈的戏剧性。不仅如此,歌曲还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这个女性内心所蕴藏的崇高热情,是对在三座大山压迫下一个受尽生活折磨、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写照。 《西洋镜歌》赵元任于1934年为影片《都市风光》创作的插曲《西洋镜歌》则是一首揭露旧上海十里洋场丑恶现实的歌曲,作品简练而诙谐,曲调采用民间的“看西洋镜调”改编发展而成,在当时的电影歌曲创作中别具一格。 《夜半歌声》是冼星海1936年为电影《夜半歌声》创作的主题歌,是30年代一首杰出的艺术歌曲。影片描写了青年艺术家宋丹萍与富豪之女李晓霞相爱,遭到李父的反对,并被李父雇人用硝镪水毁容。这段主题歌就是宋丹萍被毁容之后在夜深时思念李晓霞所唱的。全曲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忧郁的自然小调和悠长缓慢的节奏,表现了青年艺术家宋丹萍孤独、怅惘的心境;第二部分是抒情段,倾吐了主人公在痛苦中对心爱姑娘的怀念之情;第三段悲愤慷慨又柔肠寸断,呻吟般的歌声结束了全曲。 贺绿汀在这一时期也为《乡愁》、《十字街头》、《马路天使》、《都市风光》、《胜利进行曲》、《渔家女》等电影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歌曲。其中的《神女》、《秋水伊人》、《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西湖春晓》等旋律优美,体裁多样,特别是其中的一部分抒情歌曲,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天涯歌女》、《秋水伊人》、《四季歌》的创作风格对后来的通俗歌曲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共和国初创时期,人们建设热情高涨。电影在这个时期飞速发展并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充沛的激情和对新生活孜孜不倦的歌颂,是这个时期电影和电影歌曲的特色。 《祖国的花朵》 新时代小主人幸福生活的画卷,通过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相互关怀,共同进步的故事,塑造了各具特色、性格突出的孩子形象,展示了50年代早期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之情。 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浆》抒情、明快,代代传唱至今。 《铁道游击队》 这部电影让很多人对火车有了直观的概念,洪大队长对带着孩子的女主人公穷追不舍的镜头,懂得了什么叫志同道合。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旋律现在哼起依然那样清晰。 《上甘岭》 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插曲《我的祖国》深情温婉的女声和气势磅礴的合唱交替进行,营造出无以伦比的感染力。 《柳堡的故事》 一首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在严酷的战争生活中展现青年纯洁真挚的爱情故事。军事题材影片直接描写爱情,这在新中国的银幕上还是第一次。影片令人信服地阐明了革命的人民性,反映了人 民 军 队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表现了只有人民解放才有个人真正幸福的深刻内涵。插曲《九九艳阳天》旋律活泼,娓娓动听,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歌情趣。 《永不消逝的电波》 用十分朴素的笔触,着力塑造了一个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形象。“金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是李侠的信念,也是影片所要告诉我们的主旨。片尾印象深刻:在李侠从容而坚毅的脸部近景画面上,随着滴滴达达的发报声,出现一圈圈无线电波,同时出现“永不消逝的电波”七个大字。这一写意性的镜头构思既独到新颖,又和影片的内容十分贴切,令人回味不已。插曲《延安颂》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激情。 《青春之歌》 同小说一样,整个影片像一首优美而又激昂的长诗,在这儿,雄浑与细腻,叙事与写意,战斗与抒情,严酷与乐观融合得极其和谐。真实地反映了1931年到1935年国破家亡的黑暗历史,也反映了“12?9”前后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革命永远是历史的火车头,《青春之歌》所反映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和高昂的革命精神,仍在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地为理想而献身。 插曲《五月的鲜花 》是一首三、四十年代的广为传唱的歌曲,悲壮的旋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一部烩炙人口的农村题材影片。影片将农村沸腾的生活,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切、充分地展示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而且影片采用民间乐曲和地方风味的旋律来烘托情绪、气氛,语言、风俗也都充满山西独特的地方色彩。郭兰英为影片配唱的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更是脍炙人口,在群众广为流行。 《刘三姐》 当时国产音乐片鼎力之作,创造了一个景美、歌美、人美的完美境界。这部佳作在当时无法超越具体时代的正统思想局限,因此造成作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不够协调,影响了人物的丰满。但由于影片的故事太美、景色太美、人也太美,故而使观众忘记了影片的这一点微瑕,而溶化于那美人、美景、美乐之中。 唱段一《多谢了》 唱段二《心想唱歌就唱歌》 唱段三《 山歌好比春江水》 唱段四《世上哪有树缠藤》 唱段五《刘三姐》 《冰山上的来客》 声、画元素与故事的精彩结合,人物塑造突破了此前国产反特片常见的脸谱化倾向。主题歌的反复出现,不时把人们带进对往事的深深回忆和对故事情节的猜想中,迭起的悬念,无限的遐想与主人公纯真感人的爱情故事都随这首歌显露无遗。主题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插曲《怀念战友》、《冰山上的雪莲》都成为经典电影音乐。 《阿诗玛》 撒尼族山茶花似的阿诗玛姑娘和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一直是少年时的梦。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长湖水清又凉 》被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次次唱起。 这个时期的电影还有: 电影《苦菜花》之《苦菜花开闪金光》:成功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母亲形象。 “苦菜花儿开,闪金光……”当这高亢悲凉的旋律一响,我的心立刻破碎并融化了。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小女孩掐下一朵小花的镜头。一切根植于苦难和善良的东西,都会触动我们心中最温柔的部分。 电影《雷锋》之《唱支山歌给党听》 电影《刘胡兰》之《数九寒天下大雪》 电影《农奴》之主题歌《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曲感情深挚、旋律感强、委婉动听,迅速在群众中传唱开来。 电影《五朵金花》之《蝴蝶泉边》:音乐与民俗风情和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历代传唱不衰。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之《敖包相会》 传记片《聂耳》之《卖报歌》 电影《红珊瑚》之《珊瑚颂》 电影《红日》之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总之,我国现代电影音乐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却很惊人,这些电影音乐“成功地运用了几乎所有歌唱形式”,对电影的画面进行了恰如其氛地衬托和补充,在很好地配合电影剧情、塑造人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总结和借鉴。虽然这些电影音乐几乎全是以歌曲形式出现,在这些电影歌曲中,我国的音乐家辛勤耕耘,大胆创造,使许多歌曲通过这一传播媒介得以流传,这一外来的音乐形式不仅成为我国音乐构成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现代音乐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