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第二届“帕拉天奴”作曲比推动小提琴音乐创作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10:19 新浪音乐
新浪娱乐讯 继2007“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成功举办后,2008第二届“帕拉天奴”杯作曲(小提琴)比赛今日启动。 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之一的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日前表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小提琴的演奏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在世界级的比赛中接连获得好成绩,帕格尼尼比赛就已经夺得了3个金奖,应该说我们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已经与世界接轨了。但是我国的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举办此次比赛是为了鼓励创作,希望把中国小提琴的创作推到更新的高度。 此次“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赛由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北京音乐家协会联合举办,面向全国征集原创新作品。本届大赛仅限于征集小提琴作品,主要为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双小提琴(无伴奏)、小提琴与钢琴三种形式。大赛依然秉承“提倡中国民族风格,鼓励多样化创作,兼容艺术性、技巧性、可听性”的宗旨,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原则,希望通过比赛能够丰富演奏和教学曲目,推动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文化部2008年6月底将举办“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此次大赛也被纳入“艺术周”的活动中,力图在08北京奥运期间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之所以选择小提琴作品作为本次大赛的主题,据大赛秘书长陈丹布教授说,原因有两个:首先,小提琴是一件普及率非常高的乐器,它具有音域广、音色丰富、富于歌唱、技法全面的特点。小提琴传入中国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但是目前我国小提琴的创作亟待加强。其次,选择这样一件基本乐器为创作载体,它的受众面广,更能够体现创作者的基本功底,同时依然能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第二届“帕拉天奴”杯作曲比赛选择小提琴这一乐器,也得到了很多老艺术家的肯定与支持。 据记载,小提琴演奏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699年,康熙皇帝曾在南巡船上欣赏到外国传教士的小提琴表演。但是这以后的小提琴大多出现在宫廷中,19世纪以后逐渐在教堂、教会学校中传播。中国的小提琴演奏真正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 目前所见到的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是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19年11月在巴黎创作的《行路难》。“《行路难》风格上属于浪漫主义,技法上还不尽完善,而最可贵的是乐曲立意深邃,是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的一个大概括。”(引自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此后,马思聪成为最早创作一批高水准小提琴作品的作曲家,他创作的《内蒙组曲》、《西藏音诗》成为中国小提琴曲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建国后,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产生了《新春乐》、《牧歌》、《新疆之春》等一批独奏曲,尤其是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诞生成为了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又一座高峰。文革中后期,《喜见光明》、《苗岭的早晨》、《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独奏曲成为“文革”音乐中的几枝独秀,这些作品也都成为现今学生普遍学习、演奏的佳作。 但是,自80年代以来,依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小提琴新作却很少,虽然也出现了《鹿回头传奇》、《小提琴协奏曲》(杜鸣心)等一批代表作,但数量却远不及前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作品已经明显采用现代技法来创作,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既需要作曲家在创作中考虑到技法与可听性的结合,也需要教师及演奏者有一个接受、认可的过程。 杜鸣心教授本人曾创作运用民歌素材的《新疆之旅》等小提琴独奏曲,还创作了2部小提琴协奏曲,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表示,他愿意继续创作一些能够喜闻乐见的小提琴作品。 曾培养出吕思清等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中央音乐学院王振山教授认为,中国的小提琴新作品并不多,中国举办小提琴演奏比赛至今已有7届了,每次必选的中国作品演来演去都是那些曲子。虽然每次比赛章程里都鼓励演奏本地区的新作品,但是数量非常少。这次作曲比赛的目的是推新作,希望利用这个机会选作品,产生有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能够在音乐会上流传、在比赛中流传的好作品。过于现代,以至于听完不愿意再多听的作品是不提倡的。 举办专门征集小提琴曲的作曲比赛,在国内并不多见。举办本届大赛的主要意图不是追求纯技法的作品,而是要追求技巧形式、内容、情感的高度统一。大赛力图追求公平、公正的比赛原则,作品不局限于学校,因而将邀请各大院校的专家担任评委,通过有交流、有竞争的比赛,在学习、比赛中看不足,希望全国音乐界和各大音乐院校能够谋求共同发展。这一原则,在“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钢琴作品)大赛中已初显成效。文/祁斌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