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余秋雨青歌赛口误引哗然 说孔子是战国后期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11:02  南方日报
余秋雨青歌赛口误引哗然说孔子是战国后期人

余秋雨再次被人抓住把柄

  本报讯 (记者/郭珊 实习生/周豫)在结束了4天的合唱类比赛后,央视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从20日开始进入团体赛,连日来,20支进入决赛的参赛队选手,凭美声、流行、民族、原生态四种唱法“混合编制”同台竞技,战况正酣。而青歌赛最有看点的“综合素质”环节,虽选手闹笑话频率下降,但仍不断有“明察秋毫”的观众为评委、选手无情“挑错”。日前,余秋雨(blog)评委因一句“孔子是战国后期人”而引来麻烦,网上再掀“倒余”风波。

  主动承认口误

  在最近几场比赛中,坐镇综合素质评审席的余秋雨,因点评中频频出现口误遭到一些网友的“炮轰”。在评点广西一个流行组合时,由于答题者没答出孔子字仲尼,余秋雨特地为选手补习了一下有关孔子的知识背景。不料,他在讲解时突然冒出一句“孔子是战国后期的人”,引来大批观众不满。多名网友表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当时孔子刚刚去世。不少网友声称,“连孔子的出生日期都没有搞清楚,有什么资格在青歌赛开坛授课?!”

  余秋雨评委被抓住的把柄还不止于此。在之前某一场比赛中,考题要求选手选出不是“战国七雄”的国家,余秋雨在点评时对“鲁国”这个答案的解释是“它太弱小了”。此言一出立即遭到观众投诉:“鲁国之所以未列战国七雄,不是因为弱小,而是因为它已经不存在了。”还有观众在央视官方网站上“揭发”,称余秋雨在一次点评中讲到《简爱》,把结尾处罗切斯特的疯妻子烧毁的庄园,与简爱与罗切斯特重逢的庄园混为一谈。在另一次涉及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点评中,余秋雨认为“但丁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样遭到观众的强烈质疑,反对者甚至搬出恩格斯的名言和人教版的历史课本进行反驳。

  对于一些更为明显的口误,余秋雨表现得很坦诚,例如在在20日比赛中,余秋雨就主动更正了自己曾出现的一个口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并非死于1916年,而是1616年。

  被指卖弄文采

  在央视官网上观众自发组织的一次民意调查中,认为余秋雨“才华横溢,知识广博”的约占24%,而认为其“话语过多,有卖弄文采之嫌”的则超过了24%。

  对于“余秋雨下课”的意见,央视青歌赛节目总策划秦新民表示力挺余秋雨担任评委,表示,经过多年点评,余秋雨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节目组都很支持他。而青歌赛导演陈雨露主动替评委开脱,称评委出现口误主要是因为准备时间不足,每天晚上直播前一个小时,考题才会最终确定,而且在直播的巨大压力下,出现口误可以谅解。

  第二现场评委徐沛东的点评瑕疵也没能逃出观众的“法眼”。在观众甚至在网上为他开列出一份不断更新版本的“徐沛东犯错纪录”,收录的错误包括:1、念错字。如把贺绿汀的“汀”字,读成了“丁”,应读“听”音;2、口误。如把“怦然心动”说成“心然怦动”;3、知识性错误,把1935年出生的猫王称为20年代的歌手,把电影《不见不散》的导演冯小刚说成张艺谋等。

  出丑就有谈资?

  今年青歌赛赛前节目组曾宣布,所有综合素质考试题不超过高中范畴。不过连日来,还是有许多观众批评综合素质考题难度差异太大,范围太散,对选手不够公平。简单的题目容易到看地图说出长江、黄河的名字,回答出UFO、ATM分别是指什么?(不明飞行物、自动取款机),难的题目中却有一道“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确立与哪个国家的妇女罢工有直接关系”,连余秋雨评委都替选手表示无奈:“你答不出美国芝加哥不要紧,知道妇女节就行,这道题选得太远了。” 

  对于青歌赛综合素质沦为“谈资”、歌手答题比唱歌更受关注的现状,身为“考官”的余秋雨也在博客上为选手喊冤:“看知识问答的时候,观众有个习惯的心理,就是先看看题,自己能答上的选手答不上,就一致嘲笑选手素质低;如果自己答不出来,就看选手的表现,对了就很佩服,错了就鄙视一把。所以这是青歌赛的一大特色,大家都等着看选手出丑,因为出了丑就有了谈资。”

  他还呼吁,“请全国的观众不要再嘲笑我们的选手综合素质很差了!我也问过很多的大学老师,有些问题他们也答不出来”。

  链接历届选手“喷饭”答问

  问:成语“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时?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一日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答:好想你……

  问:成语“百步穿杨”的意思是什么?

  答:百步之外射中了杨六郎,形容敌人之凶残。

  问:“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条河?

  答:长江、黄河。

  问: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情

  答:宋朝、铁木真。 

  问:《福尔摩斯探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作者是谁? 

  答:罗斯福。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出自( )朝农民起义领袖( )的笔下。 

  答:秦,李自成。(正确答案为“唐,黄巢”。)

  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朝爱国诗人( )的名句。 

  答:清朝,关汉卿。(正确答案:南宋,文天祥)

  问:历史上“三曹”的代表文学作品?

  答:《满江红》。

  问:“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吕布与貂蝉 B、吴三桂与陈圆圆 C、乾隆皇帝与香妃 

  答:A,(正确答案应为B。)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