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谢天笑烧钱多赚钱快 专辑未发行已赚200万(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09:07 南方都市报
■乐评人看制作 100万制作费,效果就这样? 我们会听到关于谢天笑的种种传言,比如最早的每次演出他都要脱衣服,然后是近几年演出中,他都能够轻易招来大批观众,将演出的场地弄得水泄不通。我们当然还能听他的唱片。在北京的每张独立音乐的唱片都弥足珍贵,无论是朋克还是民谣、金属。 但是,“十三月”这个厂牌的录音室作品从万晓利(听歌)、苏阳开始,在录音的品质上就有很大问题。万晓利的那首《陀螺》是个典型的例子,吉他的声音显得过于坚硬、工整,完全失去了音乐中神秘的因素———感官之外的美。同样,谢天笑的唱片《只有一个愿望》也存在这个问题,声音相当的干硬,无论人声还是乐器,都似乎停留在LO-FI音乐的阶段,与之相比左小祖咒(听歌)的《我不能悲伤的坐在你身旁》几乎成了发烧音乐。而这张唱片的音乐节奏工整,声音电子,用来降噪和压缩效果器,为每个乐句成功减肥,更将音乐的感觉挤压至无。例如玛丽莲·曼森(听歌)风格,铺天盖地倾泻噪音的一首《我不爱你》,都在如此干净的环境中显得相当薄弱。自此不得不感叹,十三月是时候换个录音棚或者混音公司了,或许更该换一个音乐总监,至少也得为这个总监换双耳朵。音乐制作可以省钱,但不要把音乐本身都省略了。 谢天笑数年前走进乐迷耳朵的时候,音乐并不特别,跟21世纪初的国内独立音乐一样,沿着涅槃乐队,或者曼森,也可能是沿着九寸钉等工业金属的路子模仿而来。至于他2005年在摩登唱片出的那张同样如此,上帝会原谅我,我当时是觉得他很哗众取宠,歌词也特别傻,类似写好之后硬找曲子凑上去。不幸的是,今年的这张依然延续了这个特征,除了加进些中国古典诸如古琴、古筝作为点缀,或者RIFF之外,曲子的架构依然没变化,乐器编排也无进展,实在缺乏可深入探讨的内涵。 话说回来,音乐对人的吸引力并不建立在音乐是否高深上,感人的程度是很重要的。谢天笑的声音在音乐的背景中扩展成遥远天边的雷雨,不过并不是《雷雨》中诱奸四凤的大少,而是能够彻底倾泻灵魂,释放自己血液里留存着的凶性的强音。我想这张唱片,唯一的闪亮点就在谢天笑不断发出的血液过速流动中。你可以伴随他肆意激情,或者陪伴他一起在镜子前面,亲手剥下,囚禁着他血性的那层并不如意的皮。■李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