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频道 > 正文
所在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北新华街1号(六部口,在西绒线胡同和西长安街之间)
相关介绍:
北京音乐厅坐落在北京西长安街南侧,北与中南海相对,东眺天安门广场,是我国第一座现代模式的、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演出场所,曾一度享有“中国的音乐圣殿”之称。北京音乐厅前身为中央电影院,后划归原中央乐团,更名为北京音乐厅。“文革”后,经乐团老一辈领导和艺术家的多方呼吁,1978年由国家拨款重建,1986年竣工,一度成为北京音响效果最好的专业音乐厅。
当时的北京音乐厅是一座以黑色大理石为基座的白色长方形建筑,风格典雅、造型端庄。演奏厅舞台口宽17.8米,深9.6米,可容纳1182位听众。厅内采用了一系列现代化的建筑声学措施,获得了良好的音质、频率特性和适度的混响时间以及均匀的声场分布,以其明显的厅堂声学优势吸引着众多的表演家和听众;密闭的隔音门和隔音走廊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环境噪音的干扰,确保演员和听众全神贯注地置身美妙的音乐氛围中;敞开式的演奏台可同时容纳百人交响乐队及百人合唱团。取消了传统的框式台口,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令人倍感亲切。二楼的"大提琴咖啡厅"宽敞幽雅,为前来欣赏音乐会的观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息、交流的场所,优美的音乐和香醇的咖啡同样是浓的化不开;二楼至四楼的"音乐厅画廊"定期展出国内外著名画家的画作,更使这里成为一座综合的艺术殿堂。
90年代初以后,为了把高雅艺术推向市场,做到雅俗共赏,让大众喜欢和接受,北京音乐厅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同时,努力探索艺术经营的独特规律,寻求艺术与消费之间的契合点,坚持高雅艺术为“大众”服务的方向,连续十年举办了《打开音乐之门》音乐季,每个月季长达1个月之久,均获得巨大成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外,北京音乐厅音乐启蒙教室课程,“让我们认识音乐厅”等一系列经营活动的举办,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音乐艺术的殿堂。
北京音乐厅于2003年冬天宣布启动改造,历经一年的施工于2004年12月27日正式开始运营。音乐厅进行改造工程总投资达3800万元。新北京音乐厅在外观上比改造前更明快,改造后的音乐厅浅蓝灰色系的墙面和玻璃幕墙,看上去比改造前的风格明快得多,门前六根不锈钢的通天立柱支撑着一个出挑10米的出檐,使音乐厅的视觉有了彻底的改变。音乐厅的设计考虑相当周全,此次改造把舞台向前扩了70厘米,两边的木制围墙也各向外退了20厘米,使得舞台看上去更宽大了。为此,还将观众席的前三排座位拆掉,音乐厅也由原来的1182个座位减少到了1024座,而观众席的视线也做了重新调整,层层加高比以前更适于观看。座椅的宽度由原来的53厘米加宽到55厘米,行距也有所增加。每一个座位下面都有一个送风口,这也是按照最新的剧院标准设计的,“SARS之后,国家对剧院的新风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楼两侧的入口内还为残疾人专设4个轮椅座位,考虑相当周全。
音乐厅是欣赏音乐的场所,因此声学设计是内部改造的重点,也是北京音乐厅改造后能否成为严肃音乐演出最佳场所的关键。为使得观众厅拥有高质量的建声环境,整个天花顶一改原来的“后工业”风格,变得更加舒展从容,并因此而向上升高2米。除了墙壁、地面等改造,最主要的是在演奏台的上方悬挂了4排16块由美国专业机构根据中广电设计院声学所的设计要求全新设计的透明花灯形可升降反音板,以调整反射角度,加强观众厅前区的反射声。经过严格测试,由舞台发出的声音混响时间在空场时达到2秒,而坐满观众时则正好达到最佳的1.7秒,彻底改善了原来人们普遍感到声音发“干”的问题。演奏台向外扩展了0.7米,既保留了原有的管风琴,又增加了可升降的钢琴台与合唱台。此外,观众厅将针对欣赏视线、楼座与池座、包厢与走道等细节进行更加人文化的调整,完善视听两方面的需求。外部设计成为晶莹剔透玻璃音乐盒。相比过去,这座新北京音乐厅把北京这座城市装点得更加艺术,更加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