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版纪录片与08年版纪录片,分别由两个奥地利人,Gernot Friedel和Robert Dornhelm导演)
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可调动的资源不外乎历史资料、传主影像和照片、见证人采访、专家评价、情景再现(由演员扮戏,重现历史场景,肯??罗素摄于1963年的BBC纪录片《埃尔加》首开先河)。怎样运用这些资源,取决于导演意图呈现的传主形象究竟为何。
比起其他音乐家来,指挥家卡拉扬留下的各方面影像是过于奢侈了,且大部分是精工制作,上百小时的音乐会、歌剧、排练录影,多由指挥家生前亲自监制。其中营造的是一个完美无暇到令人生畏的形象,任何试图从中修剪整理出片断,加以发挥的纪录片导演都会感到这个巨大形象的压力。
如今市面上常见的一款卡拉扬传记影片(Gernot Friedel导演)在1999年指挥家逝世十周年时推出,得到卡拉扬基金会支持。一部苍白乏味的作品,似乎导演在这个完美形象的压力下,彻底放弃了重塑人物的企图,只能以一般性的插图式说明,按时间进程,随波逐流般地把那些完美影像片断连缀起来,几段情景再现(重现卡拉扬的童年回忆)功能性很弱,也显得做作。
08年,为纪念卡拉扬诞辰百年,由罗伯特??多恩海姆(Robert Dornhelm)导演的新版纪录片《卡拉扬-至臻完美》(Karajan or Beauty as I see it)同样由卡拉扬基金会支持。和老版相比,很多素材都是相似的,两个导演都是奥地利人。但两者面貌之悬殊,差别不可能再大了。
老版以客观中性的旁白串连,除了几段卡拉扬自己的采访片断外,没有一个见证人出场。新版位于相反的极端,没有一句旁白,历史资料和素材全部由见证人采访“粘合”,数十位见证人出场,要么是演奏演唱和指挥大家、乐手和管理人员、同时代的评论家、或是家人。这些第一手的“证词”带来咄咄逼人的真实感!相形之下,老版照本宣科的中性旁白稿带有印刷媒介单一、可重复的印记;新版则体现口语媒介的特质——随性、凌乱、矛盾、意义含混,但却令人兴奋,令观众一反被动灌输的姿态(接受印刷媒介时往往如此),努力去介入评判。加上口述者各有各的语气、性格、立场,更没有印刷媒介那种貌似经过校验的“真理”感。所以,新版处处迫使观众做出自己的判断,譬如前西德总理施密特认为卡拉扬对待歌唱家和演奏家态度挑剔,但一旦开始合作,却十分仁慈。紧跟着是一组歌唱家观点各异的采访,大多认为卡拉扬逼迫式的合作方式,让他们发挥潜能的同时,也要被迫牺牲自己。
与之相应的,是影片的节奏。老版剪接四平八稳,音乐录影段落用得十分完整,如一篇段落分明的印刷文章;新版追求剪接的速率,把数十位采访者的话打碎,和同样呈碎片状的音乐搅拌在一起,如长短参差的即兴诗句。音乐被打碎后,节奏和气氛变换频繁,创造了比老版更丰富的维度。最典型的是卡拉扬指挥瓦格纳歌剧段落,将排练、后台场景和正式录影,按照音乐流程,平行剪辑,效果出色。
前后两个版本的纪录片,截然不同的资源使用方式和剪辑节奏,所呈现的传主形象自然迥异。老版小心翼翼地保持了“伟人生平”的庄重格局,新版则破除之,引出一个众说纷纭的形象。英国乐评人勒布莱希特断言卡拉扬其人其艺早该被抛弃,靠了金钱和商业利益才得以喘息至今。新版纪录片提供了反证,如果对其人其艺的讨论依然对时下具有刺激性,那么其生命力依然不可小觑,难下定论。
新版纪录片就像一幅由不同证言拼合而成的马赛克图像,但排除了罗生门似的吊诡,近看或有抵牾之处,远观却相当丰满可信。新版在维也纳歌剧院(卡拉扬生前工作的重要剧院)首映时,全场给予起立鼓掌近十分钟,亦可见其成功之处。 (文/novi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