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尼演奏肖邦夜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14:40  新浪音乐

波利尼演奏肖邦夜曲
(DG唱片 波利尼演奏肖邦夜曲;巴尔赞《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中译本 )

  “浪漫主义者是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先驱;浪漫主义时代可以称为解决的时代,与消融的十八世纪相对立......浪漫主义根本不是什么灵魂脆弱、无法承受现实生活的人对现实的逃避。真相是,这些灵魂想要改变现实生活中他们不喜欢的那一部分。”(雅克-巴尔赞《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 P.13-14 下同)

  一.

  你在某个光可鉴人的旋转门后,听到过隐隐的肖邦夜曲么?

  今天,古典音乐舞台上演最多的是浪漫主义音乐。在其中,肖邦的音乐,特别是肖邦的夜曲,尤其受到钟爱。不过最受钟爱的,往往也是误解最深的。在大众想象中,肖邦的音乐,尤其是他的夜曲,伤感柔弱,像温室里来自异国的名贵花草,常常被用作高档酒店、商场、咖啡馆、酒吧的背景音乐,衬托出所谓高雅和高消费的氛围,在下意识里,带来抚慰和安全感。

  我们所要问的是,肖邦夜曲真是这样的吗?文化史家雅克??巴尔赞在他引起巨大反响的著作《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中,犀利地剖析了大众想象领域内对浪漫主义种种成见,发现其中充满了形形色色、自相矛盾的混乱:“浪漫主义不是中世纪的回归,不是对异国情调的喜爱,不是对理性的反叛,不是泛神论的复苏,不是理想主义和天主教教义,不是对艺术传统的抱起,不是对情感的偏爱,不是回归自然的运动,不是对武力的歌颂。它不是考试标准答案中提供的一大堆特征中的任何一种。原因很简单,因为任何一种特征都不可能套用在每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者身上......这使得很多批评家放弃了研究,转而疯狂污蔑浪漫主义,以掩盖初涉其中就被神秘击败的窘迫。”(P.12)

  曾有人评论说,肖邦夜曲过于甜美,演奏或聆听得太频繁,恐怕令人失去元气,只有用巴赫、贝多芬的解毒剂才能化去。恐怕在雅克-巴尔赞的眼中,这应该又是一个浪漫主义恐惧症的绝好样板。他在1943年撰写的这本著作,就是向这个大杂烩风车的一次进攻,一次大扫除。他在这个领域内清理出的垃圾令人震惊,我们所有的对浪漫主义的成见几乎都在这座垃圾山中。意大利钢琴家毛里奇奥??波里尼在05年在DG唱片录制的《肖邦夜曲集》表现出了和雅克-巴尔赞同样的勇气,他带给我们一个拒绝了安全、柔弱与伤感的肖邦。

  二.

  “古典主义坚守已知的界限;浪漫主义在已知和未知的领域中扩展......由于人们希望确定和稳固,趋向古典主义更接近于人这种任性生物的要求......然而,这种安全的选择之下,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几何秩序强加于生命时,就能得到稳定吗?”(P.37-38)

  十八世纪的小夜曲无疑是十九世纪夜曲的始祖,在十八世纪,小夜曲指的是夜晚露天演奏的音乐,贵族和中产阶层的休闲音乐,情调轻松愉悦。等到十九世纪,意大利语的小夜曲NOTTURNO化为法语的NOCTURNE,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在浪漫主义者的想象中,夜晚本身潜藏着神秘、幽暗这些情绪化的特征,“夜”曲就不再牵涉到时间(夜晚)与地点(露天),而暗示着一种特殊的氛围与情感状态。德国古典学者Ferdinand Hand在《声音艺术美学》中的一段话常被引用,来描绘这种浪漫主义的氛围与情感状态:它大致上是“多愁善感之音,外部世界隐藏在夜色和黄昏的光线中,想象变得不那么直接,灵魂占据了上风,一切动作都转向内心。”可以说,浪漫主义者钟爱的体裁,无不带有这种特征。从“小夜曲”到“夜曲”的演变,也可看出不同时代,音乐重心的转移。愉悦的莫扎特小夜曲消失在未知的、既诱人同时也令人疑惧的浪漫主义暮色中。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