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新作举步维艰 缺少演出机会和推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4日16:39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讯 (记者邢晓芳)为期19天的2008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即将于16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闭幕。音乐节闭幕演出“春之韵”交响乐新作品音乐会目前正在紧张而有序地排练中。昨天下午,王西麟、秦文琛、徐景新、沈叶等老中青三代作曲家聚齐在上海交响乐团排练厅。他们呼吁:希望更多的中国指挥家、演奏家重视中国作品和当代作品,仅仅演好贝多芬(听歌)莫扎特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个国家的音乐史最终要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2008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共推出16台新人新作音乐会,有52部音乐新作品在音乐节期间“问世”,而闭幕式演出“春之韵”新作品音乐会作为16台“新人新作”中的压轴大戏,将推出王西麟作曲的《交响幻想曲(为大提琴、单簧管和交响乐队而作)》,秦文琛作曲的大提琴协奏曲《黎明》,徐景新作曲、桂兴华作词的交响合唱《春潮》等三部新作品。

  在昨天的排练中,王西麟的《交响幻想曲》富有戏剧性交响性,能感受到明显的中国北方黄河腹地地方戏曲音乐因素。70岁的王西麟感慨地告诉记者,近年来他的作品经常被国外乐团或音乐节选中演出,反观之下,国内音乐舞台上中国作品的演出机会实在太少了。王西麟告诉记者,他曾经向陈佐湟、余隆等多位中国著名指挥家当面说过,中国指挥界普遍存在着“重古典、轻当代,重西方、轻中国”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作品演出机会少、新作品推广难现象的出现。

  上海作曲家徐景新的新作交响合唱《春潮》采用男女声独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与交响乐队相结合的交响合唱形式,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的巨大变化及上海人民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风貌。徐景新指出,中国音乐家创作的当代作品并不少,但是60%-70%的作品往往演出一两次就“销声匿迹”了。好作品固然需要经得起时间的历练,但当代作品由于缺少演出机会、缺少完善的推广和评论机制,从而导致相当部分新作品陷入无声无息“自生自灭”的困境之中。

  此外,作为近几年来“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的成果之一,青年作曲家沈叶受“上海之春”委约创作的交响诗《纪念》将在这次音乐会上再度献演。交响诗《纪念》2005年首演于“上海之春”后,荣获文化部主办的第13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文华音乐作品创作奖一等奖。现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作曲家沈叶告诉记者,近年来上音已针对演奏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系列当代音乐课程,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自发地把当代音乐引入教育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音乐教育长期以来的“缺门”。特别是加大了对中国当代作品的梳理和教授,这将对中国作品的推广产生深远意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