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时空:达蒙-阿巴恩的中国“猴”印象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09:38  音乐时空
音乐时空:达蒙-阿巴恩的中国“猴”印象派

达蒙-阿巴恩

  即便是在前乐队Blur(音乐时空:达蒙-阿巴恩的中国“猴”印象派 听歌)大红大紫的时候,达蒙·阿巴恩(Damon Albarn(听歌))也不曾是媒体眼中的万人迷,在采访中他很难被讨好,喜欢用拐弯抹角的方式保持沉默,在一切成形的时刻到来之前,关于细节他总是无可奉告。考虑到这样的特点和习惯,比起寻找宣传渠道,他的经纪人也更加擅长于为他挡开媒体追踪。于是,当他为了《猴:西游记》(Monkey: Journey To the West)以及新专辑的录制往返于中国与英国,逗留北京、上海、湘西凤凰等地,频繁出没于路边餐馆、小商铺的时候,没有任何本地媒体捕捉到他的信息。直到整个项目的录音接近尾声,我们才有机会对其进行深度报道。

  见到达蒙的时候,他还在中国音乐学院一个录音棚的监听室里,“好的,坏的和女王”(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里的成员西蒙·童(Simon Tong)在棚内大厅里演奏一台Yamaha三角钢琴——这是此次在中国的录制工作的最后一幕,30分钟后,达蒙走出来,兴奋地说:“我们完成了!”在他出门打一个漫长的电话的间隙,参与《猴》剧项目的中央民族乐团的一位大姐聊起来他们的工作计划:明天,达蒙和杰米·休勒特(Jamie Hewlett)还要去选一个B角猴的演员,这个戏还要去其它的地方巡演,之前很满意的一个演员因为戏曲学校不同意其长期离校,所以还得再继续找。过了一会儿达蒙回来,兴奋地讨论着明天就要去上海玩的事情。仔细看看眼前的他:有些疲倦的眼神,微微发胖的身材,黑色的防风夹克上有一大片不知从哪蹭来的灰尘,包金的门牙在白炽灯下有些耀眼——这就是一个普通英国中年男子,走在大街上,兴许连最忠实的Brit-pop爱好者也难以将他辨认出来。工作结束了,达蒙跟大家拉着家常,话题是自己不小心买了吉米·亨德里克斯(Jimmy Hendrix)过世时住的房子,以及在诺丁山逛街偶尔会碰到“滚石”、布莱恩·伊诺(听歌)(Brian Eno(听歌))等等很“平常”的生活琐事。

  达蒙出生于1968年,跟Gorillaz(听歌)的视觉创造者杰米·休勒特同岁。按照中国的生肖纪年,两人都是出生于戊申年的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先苦后甜的土相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人拍摄的《猴》(《西游记》的日本版电视剧)在英国播出,“每个星期五晚上放学回家,我们的保留节目就是看《猴》,一直到现在,唐僧师徒每一个人的性格形象都还深深地印在脑中,”杰米·休勒特根据京剧脸谱书和自己对《西游记》的印象,再度创造了故事人物的舞台形象、道具服装,并且设计了大量的动漫配合《猴》剧的演出。他在接受另一个采访的时候讲述了他和达蒙与这部戏的渊源,“我和达蒙都是猴年出生的人,这似乎是一个好彩头,一开始我们都觉得真的应该把这个戏做出来”。这部歌剧的另外一位创作者是美籍华人导演陈士争,从小就有着《西游记》情结的他一直想导一部自己版本的《西游记》舞台剧。三四年前他在曼城国际艺术节负责人亚利克斯(Alex Poots)的介绍下认识了达蒙和杰米,大家一拍即合,一起买下了剧本,与《猴》的初始创意方Théátre du Chátelet剧院合作,开始制作这部投资600万欧元的9幕舞台剧。为了激发创作灵感,更深刻地理解《西游记》的文化背景,达蒙和杰米在陈士争的邀请下,在两年前来到中国采风。“我们一起去体验了中国农村生活,从美好的风景和历史传统中寻找灵感,我们到了北京,观察它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巨大变革,我们还像朝圣者一样攀爬危险的山峰,只是为了一睹佛教遗迹的真面目……”陈士争花了两年的时间,找到了歌剧所需要的杂技团体、武术演员和主要人物演员阵容。剩下最关键的,就是戏里的音乐创作。

  感谢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艺术官员沈衍对本文的贡献。本文部分资料引自BBC专题片《Damon and Jamie's Excellent Adventure》。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