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光陆:论本位、多元、统一的发展模式(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5:48  中国音乐报

  在中国笙会自身建设的同时,搞好与其他专业委员会的横向联络与交流。除搞好本专业的团结而外,还要搞好跨专业的团结以及海内外民乐界的大团结。交流、联络才能加深了解,密切感情,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尤其坚实联络“海外兵团”在内的整个民乐界,他们有着异样的思维、观点、方式,这种联络态势与格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无限的潜力。这样的发展模式,有本位的发展,纵向与多元发展,逐步达到统一、或相对统一发展模式。由个人的成就,扩大到单位重视,由单位的重视,发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交流。这样由小到大,由大成为集体,由集体成为组织,由组织就成为了全国的引领人,这就逐步形成中国式笙艺术教育多元化,也就逐步形成中国当代笙艺术发展的模式,本位、多元、统一的发展模式,这就是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的理念体系,也是中国笙会必须坚持的理念。只有坚持了这个理念,中国笙的事业才会大繁荣、大发展。

  如果我们要讨论教育,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全球范围内,当然包括中国笙教育,教育从来没有停止地以各种方式(或模式)进行着。对教育作用和目标的认识也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各异。但我认为,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模式,其最根本的作用应该是大同小异的,那就是为了延续我们的文化,使我们更加美好的生存、发扬广大。

  在这里我所说的“本位”,其实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意识,一种坚实的能证明自己民族身份和价值的文化底蕴,一种能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上处变不惊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本位”同“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不顾客观世界现实的前提下的一种“自我封闭”式的妄自尊大完全不同,而我这里说的“民族本位”是要倡导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则是要求自己所属文化和其他一切文化在人类文明这最博大的时空宏坐标上应有的位置有一种自觉和清醒的估计,像笙艺术的发展,只有在中国笙会的这种理念下,以不同族群、不同水平、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等相互了解与尊重,频繁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断比较为前提,用一种宽容的和开阔的胸襟去面对世界的“本位意识”、“多元意识”、“统一意识”。

  正因如此,“多元化”与“本位化”才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张纸的两个面:只有充分了解这原本就是多元,多彩的大千世界中的各种文化,才能更清醒地意识自己所属文化对于这个世界的特殊意义;同样,只有当自己清醒地意识到,并让别人也意识到自己所属的文化,对于这个世界所具有或能具有的独特魅力的前提之下,自己才能活得自信,才能真正受到别人的尊重。简而言之,我们说的“民族本位”是一种在了解世界的前提下的了解。因此,这种“本位”观念,完全是“开放式”的,只有开放才有发展。

  另外,再扩大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当今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灿烂”、“多彩”、“多元”,不正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民族本位”文化作为元素的基础吗?“本位”实在就是“多元”得以存在的基础和细胞,而“多元”则是“本位”得以生存的空气和阳光。真是谁也少不了谁,从中国笙会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果,也就更加证明了这个理念,就更加使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迈向新的辉煌。

  中国笙会在落实本会宗旨的情况下,又以观察、思考、定位、把握、评估,本位与多元相结合发展的现状成果后,再下决心使本位成果、多元成果,集中于中国笙会,然后经过科学论证、形成一个首创性的、史无前例的科研成果。拟订脱离单一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填补笙艺术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产生出具有权威性的全国相对认可的统一教材大纲,统一的研讨、统一的展示、统一的音响、统一的影像、统一的理论文字工具书、统一的业余考级教材和统一的全国音乐艺术院校笙专业教学大纲教材,音乐会的大胆构想等,而且要号召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使中国笙艺术从真正意义上,具有“传世文本”、“传世精品”、“传世理念”、“传世品格”等,以适应在新形式下,中国当代笙艺术多元化科学教育的科学性、完美性、统一性的完整体系。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中国音乐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