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歌手,他们的面容不算英俊,却令人亲近,歌声不算“美丽”,却令人动容。姜育恒就是其中之一。当韩式情歌随着韩剧风靡亚洲的二十年前,姜育恒就已经用韩式唱腔唱红了《再回首》等数十首经典歌曲;在“眼镜王子”裴勇俊还在课堂天天向上的时候,姜育恒已经戴着金丝边眼镜成为那个时代的“忧郁王子”。韩国人喜辛辣,姜育恒的耐辣能力更是胜人一筹,无论生活的麻辣,走红的甜辣,失败的苦辣,他都能将热辣辣的人生照单全收,将个人风格坚持到底。听姜育恒的故事,感受20年前的那场“韩流”。
南都周刊编辑:李瑞强
百家讲坛
第四十期
对话人 邱致理
姜育恒简介
祖籍山东,出生于韩国首尔,走红于宝岛台湾。22年前,姜育恒孤身从首尔赴台湾发展掀起一阵“韩流”,《再回首》、《跟往事干杯》等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奠定了他“忧郁王子”的地位,成为上世纪80年代华语乐坛天王级男歌手。
麻辣人生 茅庐初出
“在夜总会里弹吉他,没有歌星时我就是主唱”
22年前,姜育恒自韩国来中国台湾落地生根,与姐姐姜育花合开地道的韩国烤肉店“高丽棒餐厅”,娶了台湾老婆小凤,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汶婷;1984年至今共发行24张个人专辑。然而正像姜育恒唱红的《梅花三弄》:“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姜育恒之所以能唱出独特的姜氏沧桑,多少得益于他在韩国的麻辣生活——母亲早逝,父亲有两个老婆,因为受伤而休学,因为不想回家而外出打工,修鞋铺、建筑工地,什么都干过。这令他年纪轻轻已经饱尝了人生的艰辛。
南都周刊:你在韩国长大,这个背景对你后来做音乐有什么影响?
姜育恒:在我1984年走红之前,我接受了很多磨练,这个对我相当重要。我妈妈在我高三的时候过世了,当时就觉得妈妈要死了,每天都在忧 愁里度过。我妈妈过世以后我就特别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别人分享。我高一的时候学了吉他,要发泄自己的时候就弹吉他唱歌,而且是在没有人的时候。
南都周刊: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
姜育恒:没有,我小时候家里开饭店,有很多美军士兵来我们家的饭店吃饭,我在店里唱歌,美国兵就给我小费,我姐姐后来取笑说我从小就开始卖唱。9岁时在韩国参加了一个歌唱比赛,得了最佳人气奖。高二时参加了一个外国人歌唱比赛,得了冠军。大学里也不好好学习,就组乐队,那个时候疯迷西洋音乐,听歌能听到磁带烂掉,养成了对旋律曲调的熟悉,但是那个时候我完全没有想过要做歌手。
南都周刊:那为什么会唱歌?
姜育恒:1979年的时候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在韩国一家民歌餐厅试唱,我当时唱了三首歌,其中两首唱得很烂,但是有一首歌唱得蛮好,老板对我说,你每一首歌都能唱这样好的话,我们就用你。于是我回去苦练一个月后,就被录取了。然后在韩国歌星协会考了一个歌星证,有了这个证之后,他们就会安排我参加一些演出,然后我就开始在韩国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