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讯(记者 李澄)2009年1月14日,闻名世界的巴黎管弦乐团在巴黎布莱耶尔音乐厅上演了旅法中国作曲家陈其钢的作品专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由指挥家余隆、大提琴家王健以及孟萌、陈小朵、李佳等歌唱家及演奏家组成的“全华班”领衔,携手巴黎管弦乐团演奏了陈其钢的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和《蝶恋花》,赢得了法国观众的热烈反响。昨天,陈其钢在接受本报越洋电话采访中对记者感慨,“从当初的巴黎首演,到七年后的重回巴黎,《蝶恋花》真的是成熟了!”
陈其钢在电话中尤其解释了“成熟”的意思,“并不是修改的成熟了,而是说随着在世界各地几十场的演出,使得在作品的表现力上更加成熟了。”他认为,《蝶恋花》并不是一个表面化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细心听,而法国的观众群体恰恰特别适合。1月14日的演出就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演出结束后,我去餐馆吃饭,里面全都是音乐会上的观众,他们全都认出了我,一个劲地向我表示祝贺。而几位中国观众更是激动地说:‘太让我们感到骄傲了!’巴黎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们更表示,‘这样精彩的现代音乐,我们愿意天天演。’”
对于自己的作品如此受到法国观众的喜爱,陈其钢认为也是从1998年《逝去的时光》开始的。尽管当时演出成功,他却遭巴黎报评狂贬,自己当时就憋了一口气。历经《五行》、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后,陈其钢才最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音乐个性。以《蝶恋花》中的青衣为例,西方观众一般来讲是很难习惯京剧声音的,“但孟萌的二度创作把声音和情感都达到了极致,最后,西方人全都听懂了。”不过,陈其钢也感慨,《蝶恋花》想要找新人来唱好很难,因为创作之初就是先确定的演员,然后根据演员的声音特质来写的音乐。
记者把“文化征服”的话题抛给陈其钢,他认为,交响乐创作这个行当属于世界高端文化层面,那是外国人的天地,中国人要想得到人家的认可是相当艰难的,自己的这20年也是慢慢走出来的。当年,他们可以用西方美学标准来评判你,“但走到今天,我的作品不完全在这种规则中,用他们原有的标准已经没办法了,而他们的反响却是‘服了!’因为你从文化上征服了他们。”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