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这部作品是根据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写成的,共分四个乐章:一、黄河船夫曲;二、黄河颂;三、黄河愤;四、保卫黄河。创作中,努力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虽大量运用了欧洲经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但结构则采用的是典型中国传统的启、承、转、合的组曲形式,而没有用西方传统的奏鸣曲式和三乐章结构。初稿写成后,经向“工农兵代表”和各界人士征求意见,在第四乐章《保卫黄河》里,当乐曲高潮出现并接近尾声时,为了象征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创作者又绞尽脑汁加上了《东方红》的旋律;为了表现将革命进行到底,最后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胸怀,还加上了《国际歌》的部分旋律。
《钢琴协奏曲》
陈怡的《钢琴协奏曲》作于1992年,由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爱乐管弦乐团委约并于1994年10月在纽约作世界首演。此单乐章作品是为钢琴与大型管弦乐队而作,全曲运用中国民间音乐传统的加花变奏手法,在丝竹乐《老八板》的结构基础上按不同的节奏时值比例进行了两次扩大发展。三个主题材料分别为五声性民间音调、无调性十二音序列和上行五音动机。它们被细致和巧妙地编织到富有戏剧性的钢琴独奏部分与绚丽多彩的乐队织体中。乐曲用协奏曲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西方乐器的性能和它们之间的组合音响,同时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理念与神韵,是作曲家的多部力作之一。
《琵琶协奏曲》
叶小纲的琵琶协奏曲作于2001年,是应德国萨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同年由该乐团在君特?赫比希指挥下和旅美琵琶演奏家吴蛮进行了世界首演,并由德国Wergo唱片公司录音向全世界发行激光唱片。
叶小纲在这首作品中体现了他独特的音色追求,在保持乐曲中国鲜明特色的的同时,他在本乐曲中表达了一种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优美的旋律伴随独创的节奏形态;戏剧性的配器与内敛激情并重,使得这首乐曲显示了作曲家的多重性格侧面,展现了一种纯音乐性的多姿多彩。意味深长的结尾则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思维:意犹未尽是最佳的艺术表达方式。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