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莱美现任主席尼尔·博特诺(Neil Portnow)上任以来,有意对越来越被认为“年年岁岁花相似”、“老气横秋”的格莱美进行改造。比如他把以往简单低调的格莱美入围名单的公布变成了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晚会,督促格莱美博物馆的顺利落成并拉开格莱美巡演的序幕等。在2008年8月的时候,博特诺受我国钢琴家郎朗之邀来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这更加深了他把格莱美带到中国的意愿。明早,第51届格莱美颁奖礼将在洛杉矶举行。博特诺专门为本报读者对格莱美进行了更广义的解释和推介。
希望格莱美巡演到中国
格莱美近年来一直想与中国拉近关系,让更多人了解它。其实除了每年一届的颁奖之外,格莱美还有很多活动,可能是中国听众不知道的。比如,我们有与学校联合进行的音乐教育活动,还有公益慈善演出等。2008年9月,位于洛杉矶的格莱美博物馆已正式落成。所有这些在美国进行的事情,如果有机会,我们都愿意让它们落地到中国,与中国听众分享。
从2008年开始,我们还首次开始了格莱美冠名的巡演,让格莱美当届获奖者与听众见面。这个巡演在美国非常成功。我们也在研究把这个巡演带到中国来的可行性。届时除了格莱美获奖者,我们还会邀请中国艺术家参加演出,这应该是一个对两国音乐文化交流非常有益的事情。但我们也知道在中国做演出不能那么随意,我们也希望跟一些场馆谈多种合作,比如展览等。
中国音乐人也可参与格莱美
本届格莱美入围名单中,作曲家谭盾、设计师萧青阳、古筝家李炜、钢琴家陈克兰、琵琶家吴蛮都是华人。此前,马友友、郎朗、宋祖英等艺术家也都分别获奖或提名。这是好的一面。但同时也可看到,现在华人艺术家入围的基本都是器乐类奖项,而不是流行类。美国听众包括我在内,很少有人知道什么华人音乐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当然,法语、德语音乐人美国听众也很少听说。这从音乐角度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但随着科技特别是因特网的发展,其实中国音乐人与格莱美已经没有距离了。以前格莱美入围标准之一就是你的专辑必须在美国唱片店销售。这对中国音乐家来说是非常难的,机会非常小。但现在有了iTune等在线平台,中国音乐家可以通过网络把音乐卖给美国听众,这样就达到了格莱美入选的基本标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中国音乐家和中国公司重视的变化。
中国不能丢掉传统
虽然我来中国时间不多,但从各方的了解我还是注意到中国音乐从业者对欧美风格和技术是比较崇拜的,中国的年轻人也愿意去广泛地听欧美音乐,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格莱美也希望从这个方面,让美国优秀的技术人才来中国进行交流和培训。也许就有哪个大腕制作人发现了有才华的年轻人,带到美国去录制一些英文作品,以便开拓美国市场。当在美国市场有一定知名度后,我相信美国听众也会对他演唱中文歌曲有兴趣的。
奥运会对中国音乐来说是个很好的机会,经过奥运期间的反复播放,全球观众都会对中国的音乐埋下感情的种子。不过我一定要补充一点,希望中国音乐人找好平衡。学习欧美是不错,但中国本身5000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好好保护和利用,而是被丢弃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本报记者 刘颖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