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广福以前做梦也没想到,在农村活了大半辈子,突然在56岁这年成了“名人”。自从在春晚用一首“哗啦啦的黄河水”征服了全国观众,马广福这个名字就和他的歌声一样响亮。记者拨通马广福的手机,传来的是“你这该死的温柔,让我心在痛泪在流”,马广福腼腆地说:“都是孩子们弄的。我连短信都不会发呢”。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在春晚舞台上和歌唱家飙高音,别人看着是奇迹,马广福自己觉得像做梦。在春晚彩排期间,马广福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看着好多节目给刷下去了,就担心自己的哪天也没了。导演啥也没说,咱只能好好练。直到腊月二十七带妆彩排完才知道差不多了,能上。”
马广福唱歌属于无师自通型,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他连谱子都看不懂,“在地里高兴了就唱两句,想起啥歌唱啥歌”。
马广福性格内向,说自己平时在地里都是偷着唱,怕被人听见不好意思。在老家的时候,他每次进城买化肥、种子,都顺道去音像店买几盘自己喜欢的民歌VCD,“现在农村富裕了,家里都有VCD机了,没事儿就放来听听,跟着里面学学,一句一句地练习。”春晚上最后唱的那首《超越梦想》,马广福之前压根儿没听过,是到北京以后跟着伴奏自学的。看到刘仁喜有时找专业老师练声,有人也劝马广福找个老师教教,“我说不找了,反正我也找不着,我也不想去。我听听伴奏带自己学学得了”。
在北京和黑龙江之间往返了两次,马广福身体有点吃不消,在北京住了两周一直在吃药。春晚结束后,他颇有些遗憾,“身体有点跟不上劲,唱的时候没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尽管这样,马广福的歌声已经足够让人惊艳了。春晚是个造星舞台,无论明星还是农民,出来都像镀了一层金。如今,邀请马广福接受采访和参加商演的电话络绎不绝,甚至有职业经纪人想包装他。不过,在马广福心里,自己还是田间地头的那个“马大爷”,有人叫一声“马老师”还是能把他吓一跳。对于演出邀请,马广福说他得筛选筛选,值得去的就去。不是耍大牌,而是家里的100多亩地比唱歌重要,“我在北京排练的时候就惦记着,开春就得买种子了,还得准备大棚的材料,千万别耽搁了。”记者问马广福,“唱几首歌也能挣钱,不比种地省力气?”他回答得很朴实,“我种地也没觉得累,种好了,这收成不比唱歌来得差。”
本报记者 王雯淼 J208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