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周大剧院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第二场音乐会上,郎朗返场时弹奏一曲肖邦脍炙人口的《英雄波罗乃兹》。虽然赢得了满堂彩,但回味起来却有另外一种感受,这个《波罗乃兹》不像是波兰“英雄”更像是美国“牛仔”……
郎朗的“牛仔”肖邦仅仅是在返场曲时才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在正式演出时的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中,传统肖邦式的表情透露在每一个音符。在郎朗看来,最后的“甜点”是何滋味并不会影响到人们对“主菜”的肯定。但这确是一个我们非常不习惯的波罗乃兹,一个纯粹美式的波罗乃兹。因为这个“肖邦”少了点都市化、贵族化和文学化,而多了几分粗犷和豪放。
对于欣赏者来说,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普通观众的感觉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明星效应强烈;郎朗“粉丝”会是欣喜若狂,郎朗永远是最好的;而站在“肖邦”的立场上,看着“肖邦”被“牛仔”了一回,你绝对会觉得有些不是滋味……话说回来,肖邦已经离开我们160年了,时移世易,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早已从法式佐罗变成了美式牛仔,郎朗的“牛仔”肖邦又何尝不是一种 “适者生存”,古典音乐越来越大众了,越来越快餐了,“牛仔”一下肖邦未尝不是一种时下的传播方式……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