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作曲家吕其明新谱交响曲将在上海首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12:07  东方网-文汇报

  79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近日又谱新作,即将在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海上新梦——‘中华礼赞·管弦乐专场’”上首演的交响乐序曲《献给创业者》,已进入抄谱排练阶段,这距离吕老前一次新作首演已有9年了。为此,笔者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情登门拜访了作曲家吕其明。

  吕老的家朴素简约。在堆满曲谱的钢琴上方,镶有银色指挥棒的镜框挂在墙上,指挥棒下方祖宾·梅塔的签名十分引人注目。看到笔者的目光,吕老笑说:“这是2007年12月31日祖宾·梅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上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演出《红旗颂》时所用的指挥棒。”同样,去年12月31日英国BBC交响乐团在北京新年音乐会上也演出了《红旗颂》,当晚的指挥希里辛奈斯基特意托人告诉吕老:“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它非常中国!”吕老说,《献给创业者》是为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作的,“我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元素、中国风格吧!”

  吕老拿起一叠手写的总谱向笔者展示道:“这部《献给创业者》前后写了半年,但是酝酿这部作品可长达40多年。”

  短短10分钟的作品用了40年时间酝酿?说起这期间的故事,吕老百感交集,更用了“刻骨铭心”这4个沉甸甸的字来概括。他说:“因为我的创作从来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离开生活,我的脑子就像被抽成空白。”而这部作品最早的蓝本源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文献纪录片《大庆战歌》同名主题音乐。当年,为切身体会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特地到大庆的“地窝子”里住了3个月,体验石油工人的劳动生活。他说:“在那终身难忘的3个月里,我像海绵吸水一样积累着创作素材。”在寒冬,他亲眼看到石油钻台井架喷出的水淋在工人身上,顷刻间,一个人仿佛成了透明的冰柱……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震撼着他的灵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他要用自己的笔尽情讴歌共和国的建设者、改革开放的开拓者,“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吕老由衷地说。

  写于1965年的交响乐作品《红旗颂》早已和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一样,成为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精神象征。但吕老谦虚地说:“我的作品其实没什么高深的技巧,我不过是在写中国人的心声,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的音乐。”他认为:“音乐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要与民族欣赏习惯相符。”“虽然交响乐源自西方,可那不过只是一种音乐形式,要注入民族的东西才能打动中国人。”

  回顾吕老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所作之曲无一不是扎根民族的土壤,从《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到《谁不说俺家乡好》,从《铁道游击队》《焦裕禄》。上世纪80年代,他还为曹禺的《雷雨》、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寒夜》等名著改编的电影谱写主题曲。21世纪,他仍有《龙华祭》等献给革命烈士的大型交响乐作品问世。采访结束时,吕老郑重其事地说:“不管题材如何扩展,我骨子里所坚守的仍是民族气派、中国神韵。”

  本报实习生  范昕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