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新加坡交响乐团与荷兰皇家音乐厅爵士乐团共同为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了闭幕音乐会。总体来看,历时近一个月的音乐节平均上座率达到80%。
从相对寂静到渐入佳境
从5月1日到5月29日,作为大剧院策划的古典音乐盛事,五月音乐节令爱乐者大饱耳福。其中,室内乐演出亮点频出。
相比交响乐,室内乐在国内更为小众。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说,当初在引进这些室内乐项目时,大剧院确实承担了一定的风险。比如,如何将柏林爱乐与维也纳爱乐八位首席再次聚在一起,就比较困难,此前他们也只有过一次合作;拥有461年历史的“古董乐团”德国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仅在上世纪来过一次中国,市场知晓度低、引进成本高,再加上室内乐本身的偏冷门,都可能构成较大的票房压力。
然而,随着14台共19场室内乐音乐会在近一个月内一气呵成“走”下来,票房也由开幕前预售期的相对寂静而渐入佳境,由冷转暖。音乐节开幕演出——柏林爱乐与维也纳爱乐独奏家八重奏音乐会的票房在临近演出前一周售票看好,演出之日已一票难求;美国匹兹堡交响乐团同样创造了大剧院夏季演出季一个小小的奇迹,在演出当天出票235张,且全部为零售;此外,苏黎世室内乐团、荷兰皇家音乐厅爵士乐团等项目也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从相对陌生到成为新宠
室内乐作为五月音乐节的一张主打牌,近一个月间汇聚世界名团名家。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北京乐迷对初访者的兴趣似乎明显超越了对老朋友的关注。德国铜管重奏团、美国香缇克利尔男声合唱团等虽从未与京城观众谋面,但凭借非凡实力征服了现场观众。尤其28日晚,大剧院首次引进的爵士乐专场“午夜玫瑰”——荷兰皇家音乐厅爵士乐团的午夜场演出,将观众带入了节日狂欢的氛围中。音乐会后1800人的爵士晚宴更将大剧院变身成为京城最大的“爵士吧”。
五月音乐节的成功策划让室内乐走下“神坛”,呈现出了活泼灵动的另一个侧面,吸引了很多普通观众。在近一个月的室内乐熏陶下,许多人对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经历了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甚至是从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
旅德圆号演奏家、五月音乐节执行艺术总监韩小明总结说,五月音乐节成功的法宝在于“刚柔并济”,兼顾了室内乐演奏传统与现代观众欣赏趣味的平衡,让观众感受到了原来室内乐也可以如此有趣。乐评人陈立说:“五月音乐节对室内乐在中国的推广与普及,迈出了极为重要并具有开拓性的一步。如果今后大剧院持久引进此类项目,室内乐将会成为观众新宠,古典音乐市场交响乐将不再是唯一的‘王道’。”
据了解,室内乐还将在大剧院的舞台上继续缤纷呈现。6月,斯卡拉爱乐室内乐团、斯特拉蒂瓦里四重奏、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室内乐团等扬名世界的室内乐团都将亮相大剧院。此外,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和他的大提琴重奏团体——中国大提琴爱乐,将于6月18日为北京观众献上一台大提琴重奏音乐会。(本报记者李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