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五次面向全球的公开招聘以及两个多月的刻苦排练,杭州爱乐乐团昨晚终于在著名指挥家杨洋的带领下登台亮相;与此同时,浙江交响乐团也在同一天正式挂牌成立,从归属于浙江歌舞剧院的附属团体变成独立建制的省级交响乐团,明天晚上,他们将在国际大师汤沐海的指挥下跟杭城百姓见面。
在一前一后举行的发布会上,两个乐团都放出豪言,要力争“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看到一个城市忽然同时出现两支力争全国一流的交响乐队,无论是国内音乐界、本地媒体还是老百姓们,在注目之余都不免冒出一连串的问题:两个交响乐团各自将如何定位?杭州有这样的音乐消费市场吗?花费了纳税人巨额打造的两个交响乐团准备好如何为杭州市民服务了吗?
浙交指挥汤沐海:咱们早就该有了!
“千万不要太小看杭州,”浙江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汤沐海在面对媒体的疑问时说,“你们要知道杭州这个城市的规模,放到欧洲去堪比人家10个。欧洲的很多国家,人口还不及我们一个省的一小半。比如我住的瑞士,那么小一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交响乐团,还不止一个;北京和上海,在改革开放前都有10多个独立的交响乐团。为什么他们有我们就不行呢?按我的看法,两个不是多,而是太少了!咱们早该有了,现在终于有了,应该感到高兴!”
杭州爱乐的首席指挥杨洋也发出一样的声音:“这绝对是好事!这样的乐团多多益善。别以为古典音乐有多么‘高雅’,现在有太多孩子从小学乐器了,懂得欣赏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看来,在音乐人的眼中,两支交响乐团的成立绝对是音乐繁荣以后的必然需求,虽然他们也承认,比起听交响乐,杭州市民们更乐意去西湖边喝茶。“我们视之生命的东西,可能很多老百姓漠不关心。但是在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下,整个城市的氛围会被改变,我们就是希望用演出把更多的人从西湖边拉到音乐厅里来。”汤沐海说。
杭爱:高起点带来“国际化”熏陶
浙交:打中国牌,发展自己的作曲家
杭州爱乐的首演吸引到了全国音乐界的名流。著名指挥家卞祖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著名作曲家何占豪等专家们都对这支新生的交响乐团寄予厚望。卞祖善称今后中国交响乐的格局将从“京-沪-粤变成京-沪-浙-粤,杭州爱乐对推动全国的交响乐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杭州爱乐的首席指挥杨洋更对他手下的团员们的水准表现出绝对自信,高调宣称五年以内将把这支乐队带成“中国一流”。
这个耗资1亿元重金打造的乐团,每年有1500万元的扶持经费,接近中央爱乐乐团的待遇标准。高薪吸引了大量一流人才,该团现有73名演奏员全部向社会招募,其中三分之一毕业于世界著名高等音乐学府,三分之二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国内著名音乐学院,平均年龄25岁。
昨天的首演阵容更是华丽,邀请到的嘉宾有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宁峰,活跃在国内外歌剧舞台上的著名歌唱家孙秀苇、杨洁等。而昨天上演的曲目也是十分标准的交响音乐会套路:序曲、协奏曲和一部完整的交响曲。
杭州爱乐可以说一出生就是个“贵族”,她最引以为豪的标签就是“标准化”、“国际化”。
而脱胎于浙江歌舞剧院的浙江交响乐团,相对而言要“平民化”得多。尽管每年也有近千万的财政补助,并已经获得每年300万的社会资金支持,但浙交制定的目标显然很务实。“我们会更侧重打中国牌。”汤沐海说,“发展我们自己的作曲家,把中国音乐和浙江音乐推向世界。”
“这两个乐团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但都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汤沐海说,“最后的结果要由我们服务的对象来肯定。三年以后可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