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罗颖)米沙·麦斯基、马克西姆·瑞沙诺夫、木村·帕尔克、林昭亮,这四位在当今古典乐坛最富号召力的演奏名家将于今明两晚在北京音乐厅登台,为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献上两场精致典雅的室内乐演出。四位名气响当当的独奏家,每一位都个性十足,棱角分明,而且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一起同台演出的经历,是什么让四人如此惺惺相惜?他们共同的答案是“音乐”。
昨天中午12时40分,国际音乐节的几位工作人员静静等候在中央音乐学院13楼的一间排练厅门口,原定12点半结束的排练还没有任何收尾的迹象,透过玻璃望进去,四位音乐家还全情投入在音乐中。直到最后一个音符完美地消散在空气中,四人才心满意足地放下乐器,也才意识到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不过他们还是在紧张的排练间隙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在四位艺术家中,北京乐迷最熟悉的是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和小提琴家林昭亮,中提琴家马克西姆·瑞沙诺夫和钢琴家木村·帕尔克虽然极少来中国演出,但在国际乐坛上势头强劲,因此这个组合非常值得期待。对于这次合作的感受,几位艺术家表示相当顺畅和满意,“我们的合作这再一次证明了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我们从世界的不同角落来到这里,面对音乐我们的理念相近,也不用摆架子,只需用大脑和耳朵聆听彼此对音乐的诠释,分享我们对音乐的爱”,林昭亮说。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如今这四位各自领域内的“老虎”要在一部作品中和谐相处,会遇到困难吗?“我们的确都有自己强烈的个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引导整个团队,也可以听从团队其他人的指挥,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我们演奏的曲目都是最成熟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就已经把每个乐器的演奏部分都分配好了,也会让每种乐器、每个音乐家都发挥自身的优势,并彼此得到启发”,木村·帕尔克。林昭亮随即打了一个比方,“我们会把不同的个性带到乐曲中,就像四条溪水汇聚到同一条大河中”。
事实上,室内乐演奏对一个音乐家的成长比人们想象的重要得多,这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策划这场演出的初衷,林昭亮对此感触很深,“1981年我回国的时候,没有多少音乐家重视室内乐,学生们都在拼命地练习独奏曲目,而且越难越好,对室内乐演奏的忽略和缺乏令人担忧。现在我看到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这样大规模的音乐节中已经开始重视室内乐,这种观念的转变是好现象,也是音乐节必须要做的”。
不久前郎朗出版了自己第一张室内乐专辑,就是和麦斯基、小提琴家瓦第·列宾合作的,麦斯基对这样的尝试给予肯定,“音乐家应该胸怀开阔,对独奏、合奏的态度并没有不同,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观众,演奏什么样曲目,都应该一视同仁。要做到灵活应变是件难事,因为这要求你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我相信我做到了,你看我到今年11月就67岁了,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年轻。只要我们心怀宽广、懂得容忍,我们就能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甚至是玩音乐的方式”。
链接
林昭亮
美籍华裔小提琴家。1960年生于台湾。1975年获得奖学金,进入纽约朱利亚音乐学校。1977年夺得马德里索菲娅王后国际比赛的桂冠。以独奏家身份与纽约爱乐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皇家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合作。他的演奏,以精致、柔美、琴声的细腻清秀为见长,在国际音乐界,与马友友齐名。
马克西姆·瑞沙诺夫
世界上最好的最具魅力的中提琴演奏家,生于乌克兰,现居伦敦,是2008年古典音乐界久负盛名的Grammophone年度艺术家大奖的获得者。
米沙·麦斯基
世界上惟一一位有幸随当代两位大提琴巨匠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和格雷戈尔·皮亚蒂戈尔斯基研习琴艺的大提琴家。
生于拉脱维亚,后移居以色列,在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纽约、东京以及世界其他音乐中心均受欢迎。五次荣获东京唱片学院奖,被授予德国“回声”唱片奖、巴黎唱片大奖、法国年度唱片奖和格莱美提名奖。
乔恩·木村·帕尔克
国际著名钢琴家,生于温哥华。应邀为伊丽莎白二世、美国最高法院以及加拿大首相和日本首相多次演出。
帕尔克作为客座独奏家与纽约爱乐,克利夫兰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巴尔迪摩交响乐团,哥伦比亚交响乐团,明尼苏达州交响乐团以及加拿大各大交响乐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