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友 |
本报讯(记者罗颖)尽管是第六次来到北京,昨晚马友友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依旧爆满。大提琴和钢琴,马友友与好友凯瑟琳·斯托特仅用这两件乐器就征服了近2000名观众。
马友友风度翩翩地走向台中,极为绅士地请出了当晚的“女主角”凯瑟琳·斯托特,奏响了昨晚第一个音符。开场的曲目是舒伯特的《a小调吉他形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古典作品的浪漫色彩被马友友赋予了精致细腻的处理之外,还显露出了极富新意的流行风味。而“世纪探戈之父”皮亚佐拉的《华丽的探戈》作为上半场的华丽收尾,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早前,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合作的专辑《探戈之魂》就曾获得第41届格莱美大奖,这使得“探戈音乐”成为了两人除古典音乐外最亮眼的一个“标签”,在当晚这场主打“古典”的音乐会中,两位老搭档加入的这首探戈音乐经典之作,同样让观众兴奋。
从20多年合作到现在,马友友与凯瑟琳·斯托特已达成高度的默契,乐感的完美契合使大提琴与钢琴之间的华丽探戈极尽华美与绚丽,留下一片惊叹。演奏弗朗克的《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时,马友友尽显精巧细腻的即兴与凯瑟琳热情有力的演奏,同时彰显了两位演奏家的高超技艺。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两位音乐家又加演了圣·桑的《天鹅》和另一首动感极强的探戈音乐。
演出现场同时售卖CD不是新鲜事,但昨晚大剧院音乐厅外的销售台上摆着一套“天价”CD,这就是索尼唱片推出的“马友友三十年音乐合集”,这套用大提琴专用木材做盒子的CD收录了马友友发行的全部专辑,还包括一本装潢精美厚达312页的马友友画册,官网售价789美元,昨天演出现场售价7000元人民币。在音乐会结束后,有两位观众立即冲出音乐厅,迫不及待地各购买了一套马友友珍藏CD,以表达自己对这场音乐会以及大师的激动之情。 WJ132
记者手记
晚上演出,当天下午才安排一次马友友和凯瑟琳·斯托特的简短采访,记者问国家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为什么音乐会的消息没有更早地通过媒体发布出去?工作人员说,一是马友友很忙,15日才到北京,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马友友的音乐会基本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广而告之,开票不到一个月就被抢光了。
马友友强大的号召力不仅仅来自于他的音乐本身,任何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由衷感受到他的善良、友好和令人愉快的人格魅力——他的所有表现都发自内心,绝不做作。按照惯例,昨天国家大剧院也为马友友和凯瑟琳·斯托特安排了一个欢迎仪式,面对一大本留有很多艺术大师笔迹的签名册,马友友诚恳地表示“压力很大”,并认真而工整地在本子上写下了一大段感言。除了对每一个人微笑,马友友的细心更令人感动,当他得知大剧院每年的演出量特别大时,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赞叹,而是对工作人员说,“你们肯定很辛苦,每天睡眠时间都很少吧。”
马友友生于音乐世家,父亲马孝骏解放前曾任南京中央大学音乐教授,母亲卢雅文是一名声乐演员。马友友在法国出生,长在美国,从未在中国生活过,对中国的情结也许还不如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但马友友的谦和、文雅给人的感觉却很“中国”,因为他从来就没有离开中国文化。“我的父母从小就让我写毛笔字,给我讲三国志,带我看中国电影,大学时我学习了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知道了鲁迅和巴金。”
马友友不仅是一位音乐家,哈佛大学人文学学士的身份也让他成为了一位人文学者,他从1998年推广至今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就是他身上人文主义的体现。他巨大的影响力也使马友友成为今年初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仪式上领衔表演四重奏的唯一一位华裔音乐家,而此次奥巴马访华期间,他刚好在北京举办音乐会,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宣传自己的绝好机会,但马友友却不愿多说,而且他坚持认为,“文化、政治、经济是截然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游戏规则’,做音乐的人应该专心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好。” 本报记者罗颖WJ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