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近日,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新闻发布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担任比赛组委会主席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中国乐器协会会长安志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由中国乐器协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宗旨是提高我国制琴师的技术和艺术水平、促进各国中青年制作家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与国际提琴制作界的合作。比赛已经获得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项筹备工作全面有序地展开。目前各国青年提琴制作师们参赛热情高涨,期盼着开拓眼界、展示才华的业界盛事早日到来。截至2010年3月31日,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4名选手报名,将有280件乐器参赛。
据了解,比赛力争办成高起点、高规格、系列化的最高规格的国际提琴比赛,章程和比赛规则的制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参照了欧美各国国际比赛的章程和规则,力求与国际接轨。比赛的奖金也同样等同于世界最高标准,第一名乐器的奖金为小提琴12万元,中提琴14万元,大提琴20万元。获金奖的乐器将由比赛委员会永久保存。比赛还由国际提琴制作家协会、意大利提琴制作家协会、法国提琴制作家协会、波兰提琴制作家协会设立了特别奖。
比赛的评委主席为中国著名提琴制作大师郑荃,但他不参与评判工作,10位评委分成制作家组和演奏家组,每组各5人。制作家评委组按照国际惯例,只聘请了一位主办国评委朱明江,另外4位评委分别从意、法、德、美聘请,其中意大利和德国的评委都是两国元老级的人物,法国和美国的评委也是多次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多次担任各国举办的提琴制作比赛评委,都是享誉世界的提琴制作大师。5位音乐家评委中有3位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吕思清、林昭阳,中提琴评委由美国中提琴独奏家Roger Chase担任,大提琴评委由澳大利亚大提琴家Markus Stocker担任。
除比赛评委外,比赛组委会还邀请了部分世界著名的提琴制作家和重要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组委会的主席如维尼亚夫斯基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组委会主席Andrzej Lapa,意大利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组委会执行Paolo Bodini,国际提琴制作大师协会主席PaulScuhback 等作为特邀嘉宾,以便与他们交流举办比赛的经验。
为了保证比赛的艺术水平,比赛组织会特别聘请了20位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家、提琴制作家、指挥家作为比赛的特聘艺术顾问,同时还设立了艺术委员会,以保证比赛的质量。
5月5~9日比赛期间将举办国际提琴制作论坛,有7个不同内容的大师讲座。
5月8日比赛的决赛将对公众开放,中央电视台转播,5月9日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颁奖音乐会,届时将用获得比赛前三名的乐器演奏,由吕思清等3位评委担任独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伴奏,谭利华指挥。
5月10~17日将在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展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参赛作品展”,展览的内容除参赛作品外,还将展出中国提琴制作家在历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作品及世界顶级名琴。展览场地还将进行试奏及提琴制作现场表演,还有评委和参赛选手的现场交流。
提琴制作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起源于欧洲的提琴制作历史绵延400年,形成了独特的制琴文化。这是区别于大部分乐器制造业的,也是这个专业的魅力所在。纵观音乐发展的历史,乐器制作,乐曲创作和音乐演奏三者总是缺一不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欧美诸国都非常重视提琴制作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我国的提琴制作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制琴史尽管不长,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国,提琴出口稳居全球之冠。与此同时,我国提琴的质量也在迅速提高。从1980年代初开始,我国提琴制作家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上频频获奖。我国的提琴制作水平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某些方面已经相当接近传统的欧美提琴制作大国,这与我国重视提琴制作的学术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上许多提琴制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美国等都有国家级的定期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为提高提琴制作的艺术水平,促进这些国家的提琴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举办的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不仅在我国是第一次,在亚洲也还是首次。
比赛组委会希望,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能有力地推动我国乐器行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中国的提琴制作的艺术水平,确立中国提琴的良好国际形象,同时使我国跻身于世界主要的提琴制作赛事国行列。 JJ/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