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南都娱乐周刊驻北京记者 宋寻
黄品源,台湾歌手,二十岁时与哥哥参加“第一届青春之星校际音乐大赛”,获得第二名。之后,他向制作人黄韵玲自荐作品与她签约。1999年,正式签约滚石。在台湾,黄品源的专辑总销量超越100万张以上,但其出碟频率颇低。2002年4月,黄品源开始主持综艺节目。
感觉中,黄品源未曾大红大紫过。音乐上,并无鹤立鸡群的特质和凤毛麟角的天赋才华;主持上,虽然获得“金钟奖最佳主持人”的殊荣,但却跟那些活灵活现让人印象深刻的主持人决然不同;演艺方面,更不用说,不过是走走过场,撑撑场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好歌涌现、新人辈出的台湾乐坛,他更像是“男配角”一样,温温吞吞,挑不起大梁,有些事会有一种宿命感,正应了出道时的第一张专辑的名字《男配角的心声》。但翻阅流行歌坛历史,一些经典却不能淡忘,让那些男人们落魄的爱恋情愁,在他朴实真挚的演绎中,显得心碎但不张扬,悲伤但不哀怨……历史记载经典,也自然不能忽略“黄氏情歌”的地位和影响。
黄氏情歌 “情歌对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从经典名作《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到清新简单的马来西亚小调《小薇》,黄品源自诩天生对情歌异常敏感。跟差不多同期出道又靠情歌一炮而红的歌手张信哲、任贤齐、张宇等一样,黄品源辨识度极高的唱腔和声音,让那些男人们落魄的爱恋情愁,在他朴实真挚的演绎中,显得心碎但不张扬,悲伤但不哀怨,腻歪但不庸俗……
南都娱乐:你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在餐厅驻唱。那时候的人都听什么音乐呢?
黄品源:大家爱听一些西洋老歌。还有一段民歌时期。蔡琴、罗大佑差不多就是那时候出来的。后来又慢慢开始流行周华健的歌。
南都娱乐:当年有很多男歌手靠唱情歌起家,比如周华健、任贤齐、张信哲等等,那么你的声音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黄品源:声音的辨识度对一个歌手来说特别重要。人家要听到一首新歌的时候会想到,咦,这是谁唱的,这样就成功一半了。从一开始,就有人说我的声音比较沧桑,诠释情歌起来特别有味道。我也觉得,我的声音适合唱情歌。
南都娱乐:为什么这么说呢?
黄品源:情歌对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刚开始唱歌的时候,基本唱的都是些西洋老歌,我都专挑情歌唱,而且我创作的音乐基本都是情歌风格的。情歌是我所有作品的精神,我的创作方向就是为每首情歌加入新的元素,变成不同的风格。
南都娱乐:你似乎有一种识别和判断好情歌的能力,比如当时你收《小薇》这首歌的时候,公司还有些犹豫,结果一炮而红。
黄品源:是啊,2000年初的时候,流行音乐的编曲都蛮复杂的,有很多修饰,要繁复、要富丽堂皇。但《小薇》这首歌却相当的朴实和简单,甚至于有人怀疑,它是不是现代流行的音乐产物,与当时的大趋势方向不一致。我反而觉得很特别,能唱到人的心里,所以刚刚听到的时候,自己也有被感动到。后来这首歌缔造了很多的奇迹,街头的传唱以及卡拉OK的点播都有出乎意料的成绩。
南都娱乐:有人把你唱的歌称为“黄氏情歌”,评价是挺腻的,但是不觉得烦。你觉得呢?
黄品位:我觉得说得挺对的。因为所谓的黄氏情歌并不是我一开始就公布出来的,那是人家给我的一种认同,代表我的音乐风格有一种连续性,在大家心中形成了一种味道。并不是所有的老歌手都能得到这样的美誉。
平民歌手的起起落落 “我觉得我是抱着当男配角的态度进入歌坛的,这是公司找的宣传噱头,也是我的心声”
黄品源出道很早,15岁就开始在西餐厅唱歌,其间写下了不少歌曲。签约唱片公司后,在1990年《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一经推出,立刻红遍了大街小巷。可惜,后劲不继,加上后来的音乐唱片市场萎缩,唱片由最初的80万张到后来的20万张,直至沦落到只售出五万张的惨淡光景,就算有《小薇》的灵光乍现,却也难再现辉煌,但毕竟帮他度过了一段靠举债度日的日子。这次豁出去自掏腰包出了新专辑,是对低迷乐坛的反叛,还是一种对自己音乐的信任?
南都娱乐:你出道的时候,公司给你的定位是什么呢?
黄品源:虽然那时候并不会太注重包装和宣传,大部分靠音乐说话,没有像包装偶像一样包装我,但也不是完全不注重,比如说我的第一张专辑的名字—《男配角的心声》,表现小人物的精神,也算是公司找的噱头吧,因为专辑里没有同名歌曲嘛。那时候唱片公司喜欢用这些文字上面的招数。
南都娱乐: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不是很流行这类所谓的平民歌曲或者小人物心声,比如赵传就是一个代表?
黄品源:对,那个年代有很多歌唱的都是普罗大众自己,因为听的人心情会比较契合一些。何况那时我刚刚才进入歌坛,也是我的第一张专辑,当时圈内已经有很多天王天后啦,比如罗大佑、周华健什么的,我觉得我是抱着当男配角的态度进入歌坛的。
南都娱乐:第一张专辑一发行就大卖吗?《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据说当时街头巷尾都能听到。
黄品源:还是经过一番波折的,也是经过了大半年才火起来的。前半年的时间里,也是几乎快被唱片公司停下来,说这个人怎么没什么感觉,唱片也没什么动静,如果再没有什么进展的话,这个艺人可能就会被冰冻。好险!这时候《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就跳出来,唱片的销量就直升了。
南都娱乐:卖了多少张?你曾经说过当年唱片卖得好的歌手,得到的版税都够吃一年了。
黄品源:累积卖了80万张吧,光是港台的销量,没算内地的,内地那时候磁带都比较少吧。不过这张专辑我分到的不多,因为是新人嘛。其他卖得好的歌手,一年版税上百万应该是有的。
南都娱乐:红了以后为什么没有频频发专辑?你一直都不属于高产量歌手。
黄品源:虽然那时候有些专辑卖得好的歌手,一年可以发两三张唱片,在那个年头是常见的事情。唱片公司也催我啊,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喜欢慢慢沉淀和累积好的作品。
南都娱乐:听说后来事业陷入低谷,还要借债度日,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呢?
黄品源:大概2000年初,就是盗版最猖獗的时候,唱片最差的时候大概只有五万张吧。拿不到版税,演出也少,再加上公司人事变动,新专辑遥遥无期,所以只有靠刷信用卡过日子。欠银行大概200万台币之多吧。直到《小薇》出了后,我才还清所有的债务。再加上主持的固定收入,生活才慢慢好转。
南都娱乐:那这次自己掏腰包出专辑《双鱼座的责任》,岂不是很冒险?
黄品源:我也没想通过靠卖碟赚回来这些钱。因为确实市道也不好,除非奇迹出现。成本回收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演出什么的。我准备了这么久才出了这张专辑,就算赚不回来,也不会遗憾。
好友提携 “罗大佑没架子,任贤齐雪中送炭”
黄品源曾经说过,朋友是自己生命中的阳光,是自己不断向前走的动力。不管是带他入行的黄韵玲,发掘其主持人潜质的张菲;还是前辈罗大佑和辛晓琪,或是好友周华健和任贤齐,都对他称赞有加。就连一向以言论刻薄、毒舌著称的黄安也曾在自己的书里这样说黄品源:“很多人的成功,是有相当大的侥幸成分;可是黄品源的成功,完全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些圈内伙伴们,不仅仅是他事业上的贵人,还是其二十年来勤勤恳恳的见证。
南都娱乐:当初是黄韵玲带你出道,你曾说她是你音乐事业上的贵人?
黄品源:对,当时我把自己的作品寄到各个唱片公司去,但是都没有音讯。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黄韵玲,她听了我的歌,觉得我这个人算是有潜力,只是没琢磨出来(在哪里),但是精神都有到位,因此经过她的推荐,我才能够跟唱片公司接上线。
南都娱乐:她把你签进了她和沈光远、罗弘武共同创立了“友善的狗”工作室,虽然只是个工作室,但在她的带领下,当年还辉煌过一段时间吧?
南都娱乐:是的,他们三个人当时都还在滚石的时候就成立了这个工作室,只负责滚石歌手的专辑制作,比如赵传和潘越云。后来脱离滚石独立发展,做了孟庭苇、陈珊妮、林晓培等许多歌手,专辑都是非常有品质的,在圈内很有口碑。
南都娱乐:滚石里面有很多前辈和你的关系好像都蛮不错的,比如罗大佑和李宗盛,他们对待新人和后辈的态度如何?
黄品源:都很好,没人摆架子,不会让新人有距离感。我还没出道的时候,在西餐厅里面唱的就是他们的歌,到了滚石以后,这些人都是我的偶像。有时候滚石的一些聚会,罗大佑都是拿着一把吉他唱歌,大家都会跟着他一起唱,感觉像一个大家庭。李宗盛呢,他是一个很严格的制作人,我有一首歌《那么爱你为什么》是他做制作人,那首歌我唱了两个礼拜,每次都以为唱好了,可是每次他都有更严格的挑剔,每个细节都会挑,一首歌要唱两个礼拜,这是一般人没法想像的。
南都娱乐:听说周华健也有帮助你很多,你们是很好的朋友。
黄品源:是啊,我出道之前,华健已经很火了。我出道的时候,知名度不高,刚刚开始出《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的时候,他知道我吉他弹得不错,就带着我去唱校园,那时候很流行走校园。我们俩自弹自唱,一起同台,在学生中反应很热烈。我第一次在香港红磡办个唱的时候,他也是义不容辞来当嘉宾,而且没有拿演出费。
南都娱乐:你和任贤齐同期出道,但是他的事业似乎比较一帆风顺,也屡次对你伸出援手。
黄品源: 我们是患难兄弟,相交了十几年。我们是同乡,走进这个行业之后,彼此都是新人。某些个性、爱好都非常的相近,感情就越来越好。我最困难的时候,不得已把车卖掉,就算太太怀孕也只能挤公车,很多人对我指指点点。小齐知道以后把自己一辆载音乐器材的货车借给我开,真是患难见真情。
南都娱乐:那么张菲呢?他复出主持《综艺大哥大》,钦点了康康和你。发掘了你的另一个潜质。
黄品源:之前我不算是大型综艺主持人,只做过一些外景节日,东跑跑西跑跑那种。他找我,我也吓一跳,他激发了我很多潜在的幽默和其他特质。他告诉我,我的样子在主持界里面算比较清新,而且是歌手。他希望我只要有音乐的环节,不管是跟谁合作,都要把音乐做到有意思。这算是菲哥在主持方面比较独特的创新吧。而且主持的收入比较固定,对我来说生活也比较有保障。
记者手记:黄品源有些拧巴
黄品源和想像中有所不同。很腼腆、很保守、很拘谨,说话慢慢吞吞,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有点拧巴。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想表述得滴水不漏,且把自己营造得无懈可击,效果有时却恰恰相反。过于自我和形而上的内容,并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真实。他给自己穿上了套子,裹得很紧,一刻也不松懈。
没有“小薇”,爱情就少了一种滋味
文_王洞洞
相信除了铁杆歌迷,很少有人会把黄品源看成是流行歌坛的顶级人物,对于一个既不是周华健、姜育恒、任贤齐、张信哲那样的偶像歌手,也不是庾澄庆、张宇、李宗盛、郑智化那样的实力派,黄品源多年以来的角色多少有点“尴尬”。正如他首张专辑的名字:“男配角心声”,这样的定位也许是一语成谶,也许是准确到位。
歌坛“男配角”,虽不是一鸣惊人或开风气之先的殿堂级人物,但也并非可有可无,即便“配角”,对于宏大的歌坛或者流行音乐来说,那也绝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更不是换成谁都可以胜任的。
“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作小薇/她有双温柔的眼睛/她悄悄偷走我的心/小薇啊/你可知道我多爱你/我要带你飞到天上去/看那星星多美丽/摘下一颗亲手送给你”,朴实憨厚的情绪,没有多少衬托,更无矫情的呻吟,它是表达了一个很多普通人都曾有过的情愫。这是一首马来西亚歌手创作的歌,却被同样拥有平民气质的黄品源唱红,人如其歌,有时候这个是最不能骗人的。作为运动员出身的黄品源,黝黑的皮肤,甚至不用笑便可以展露出来的亲切酒窝,听他歌的人更容易从这个人身上找到某些容易亲近的因子。不需要调情,就可以抵达情意缠绵的境地——这是对黄品源歌声的一个比喻,也许这是一个从来让人没有过陌生感的歌手。
如果从黄品源1990年出版发行首张专辑《男配角心声》算下来,刚刚出版第十三张专辑《双鱼的责任》的今年,是他出道的第二十个年头。人的一生有几个二十年,又有多少个歌手能够坚持二十年不断地唱情歌,黄品源给人的不是一首首情歌和委婉亲切的曲调,而是一种对美好平实感情的追求,那种劲头、那种憨憨的笑态、那种执著,不同年龄段的人都会有所感悟,尤其是当我回头望过往青春之时,平淡却让人心动的“小薇”总会显得与众不同。
就像有人在黄品源贴吧里给他的留言:“喜欢你憨直的表情,喜欢你平实的歌声……我珍藏了你的每一张专辑。”黄品源不是那种名垂青史的风云人物,但却是值得有心人珍藏的一名歌手。如果给歌坛各个角色颁奖的话,黄品源应该众望所归地拿下一个“最佳男配角”奖,不为那些名与利的较量,只为曾打动或撞击过几代人的心房,并让这个世界多了一种无比珍贵的爱情的滋味,这滋味也许只有青春期才能拥有、成年后才会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