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摇滚讯 2010年5月1日,“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热波音乐节”分别在北京海淀公园、北京通州运河公园、成都保利198公园拉开帷幕。痛仰乐队是三大音乐节中,唯一一支都收到邀请函的乐队,四天两地,乐队成员表示一定会为歌迷献上最精彩的演出。成军10年,乐队有哪些感悟,两次大规模全国巡演、新唱片情况,以及会有哪些变化,文中将逐一解答。
乐队创立十年,有何感受和感言?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非宁静无以致远,对于一支已经起伏十年的乐队,没有能把心重新放置在一个安静的位置更为舒适。心理变化可能与心理年龄有一定关系,也与每个人的所经历的事物关系更大。看到的越多,对事物的观念与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没有变化是不是过于安逸或者有些固步自封呢?
十年来,乐队有哪些变化?未来,乐队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有人成家、有人旅行、有人受伤、有人逐步成熟,有时没有方向、有时充满光亮。心态上来说更为宽容平和,对待生活也更从容,特别是意识到音乐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伙伴之后。未来的时间还是先留给想像,如果行动可以超越的话。
如果把这十年分为几段时间,你会怎样划分?
三个地点让时间可以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段应该属于激情燃烧的岁月,或狂放不羁或热血澎湃,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单纯凭着直觉往前走,状态原始、粗糙、地下,但那段时间却是精神上收获最为丰盛的一段时光,那是我们的乌托邦,可以叫做树村时代(编者注:树村地处北京海淀区圆明园以北、北五环外,离颐和园和中关村都不远,是摇滚乐人曾经的精神乐土)。树村时代的一些东西看起来很朴素和原始,但时间越久,它的故事也许越像是传奇。
接下来的霍营时代(2003年初,很多摇滚音乐人转战霍营。),不久就遭遇了非典,没有演出,自娱自乐,跟外界的交流更加封闭。但这个封闭的阶段,大家包括我自己听的音乐类型更广,让自己从精神上也是质疑与反思的一个过程,音乐创作开始向瓶颈期发展。
然后东迁,最后集中在鼓楼一带,几个专门做摇滚乐现场的酒吧在集中在这一代。在这里,观念上来说,接受新生事物更为容易和便捷,很多新的元素也集中在这里体现。
这个区域有很多有意思的、新鲜的年轻人,他们让怀旧变的时髦,让风格变的多元,摇滚乐不再是压抑和愤怒的代名词。时间和世界也让北京发生了一些变化,北京在变化的同时,在北京的人和事情也会发生变化。
对这么多年一直或曾经喜欢你们的乐迷有想说什么?
十年来,喜欢和支持我们的乐迷到如今,很多人已经转换了角色,可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有些人尽管不在身边,但现在想起来依然是美好的回忆。对于曾经的和现在依旧在支持和关心痛仰的朋友,无论见过的还是未曾谋面的,毋庸置疑,他们就是这支乐队得以坚持十年,并继续走下去的最好的动力源。
2009年的“痛仰十年,一直往南方开”巡演与2006年的“在路上”巡演有哪些区别?
06年去了更多的地方,当时是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巡演,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新疆、西藏、海南、还有港澳台没有去成,有些遗憾。09年这次的巡演主要针对南方,06年想的是去更多的地方,而09年想的是把心停靠在一些地方,体会也会更多,和以前的也不一样。
巡演途中心情怎样,有哪些不同的收获?对两次全国巡演,对熟悉的城市与人有没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一个看了我们在09年5月镇江迷笛演出的摄影师,在手臂纹了乐队的名字,行书“痛苦的信仰”,后来,在8月随我们一路南下巡演,拍了很多让人过目不忘的照片,还在途中收获了他的爱情,我们乐队都为他高兴。
说到感动,每个城市都有说不出的别致,或轻或淡无关紧要,每一个现场都是内心的渴望和无与伦比的释放。这一路见到有的朋友仍在继续,有的人消失,也有更多的新朋友加入我们这个队伍。回安阳唱《安阳》,在西湖边唱《西湖》的感受很不一样,乐迷的情绪也和以往不一样。
09年的厦门是我们这一路感觉最舒服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地方真的让人很放松很迷恋。
一年近50场演出和30多个城市,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可能和英超的职业球员一样吧,一年也是四、五十场比赛。即便是一周一场比赛很累,但他们每一场比赛都拼劲儿十足,我们也有这种感觉,一天一个城市的时候,尽管很累,但还是一直都是充满期待和向往。
迷笛十年颁奖礼上,痛仰乐队独揽四项大奖,对于痛仰乐队有怎样的价值与意义?“板砖”很有意思!
这几个板砖很有个性,可以看作是中国摇滚万里长城的奠基石。非常感谢大家对痛仰的肯定和支持。路还很长,我们还没有走出去,这个时代需要联合,求同存异、共同努力才是方向。
作为迷笛学校毕业生和迷笛音乐节的压台乐队,你们对迷笛十年有哪些感触?
迷笛十年推动的不仅仅是摇滚乐,这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发芽并成长的过程,也是中国主流文化的萌发的开始。也许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再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更加的有趣或者比现在要聊的更多。
由迷笛毕业生组建的乐队或音乐人,在目前的原创音乐领域里有哪些特征或不同之处?
你说的特征我没有研究也不打算研究,因为每个人都各有不同吧。有网友做过类似的迷笛系谱分布图,队伍很庞大,不愧是中国摇滚乐的黄埔军校。
去年是音乐节“井喷”的一年,今年“五一”情况依旧良好,怎样看待这种情况?
音乐节多起来是件好事,说明这样的事物渐渐被接受、被重视,也算青年文化当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吧。李安的那个纪念伍德斯托克的电影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当然音乐节也是大浪淘沙的产物,质素差的音乐节会得到抵制或是被淘汰掉。作为一个音乐节,目光首先要长远,硬件跟的上,软件服务也要细心周到。这些想做好并非易事,这背后需要智囊团和高效的团队合作与执行。总之,音乐节会让更多人看到摇滚文化在中国的模样,接触了摇滚乐,才能打破人们心中固有的原始印象。
现在摇滚乐已经逐渐被接受,摇滚乐与商业的关系是不是也发生了变化?年初,你和几位摇滚歌手拍摄主题照片登陆某时尚杂志的消息一经发布,你们的乐迷有的大感不解,甚至是“开心不起来”,也有表示“很好,很正常”的,你们是怎么看的?
摇滚乐和商业的关系算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们以音乐为职业、事业,当然希望取得事业上的回报。这与画家创作了一幅画,它呈现出来的状态与价值就应该符合绘画市场的规律一样。
拍照片的事我当然觉得再正常不过,为什么要把自己圈在一个小框框里呢,摇滚乐也“音乐”中的一个类型,音乐也是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艺术形式和创作很多都是通的。更何况,做一些新的尝试未尝不可。至于载体,我想还是照片拍摄出来的风格和表达出的意念更为关键吧。我希望身边的朋友在事业上都能进步和提高,就像他们也希望我们的乐队蒸蒸日上一样。而且我们之间往往是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
摇滚乐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它有哪些变化?痛仰乐队在目前的中国摇滚乐范围内是怎样的位置?
摇滚乐在中国就像是亚文化里面的小三,你永远不能在正式场合出现,即便出现也得遮遮掩掩。但这十年,摇滚乐从压抑、对抗和自我表达正走向一个相对更轻松和开放的氛围,新乐队的出现就很好的外延了它。媒体和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正视它积极和娱乐的一面。
很显然我们找着了梯子,他们说这上面的出口就是方向,云上的日子很好,看不到很多阴暗面,但是难免寂寞。
《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发行之后,痛仰乐队在乐迷及媒体那里得到了很大的肯定和褒奖,但仍有人喜欢和怀念硬核风格鲜明的老歌,你是怎么看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的口味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转换而变化的,这是随时存在的。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那是不可能的,让大多数人喜欢就是成功的表现。
创作新歌的时候会考虑歌迷感受吗?有网友说你们越来越“许巍”了,你是怎么看的?怎样看待大众影响力很强的两位摇滚歌手——许巍和崔健?
会考虑的时候都没有好的灵感,会考虑的时候它们都被揉成了一团扔进了纸篓。
不是越来越“许巍”,而是要越过许巍。我们也不是终结者,接力棒还会有新的人跟上。我觉得你忽略了汪峰。
是啊,汪峰被我给忘了。新唱片制作到什么阶段了?今年会有哪些计划和动作?
新唱片已经在4月中旬录制完毕,新唱片是张EP,紧接着会有相关的后续工作要做。转眼就下半年了,计划会接着创作新歌,和一次小型巡演。
三大音乐节会唱新唱片里的歌吗?
会唱新歌,顺其自然吧!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