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中国红歌会与校园媒体可以“共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3日14:54  新浪娱乐

  6月12日,江西电视台中国红歌会栏目组与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携手启动“2010年中国红歌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活动。活动将经过参选者新闻业务素质、采访报道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最终评选出20名最优秀的大学生记者作为“2010中国红歌会注册大学生记者”。中国红歌会作为江西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经过开唱人民大会堂、海外旧金山等活动早已名声在外,社会媒体的聚焦也只高不下。而此番着眼于看似“不起眼”的学生记者,其用意究竟何在呢?

  但事实上,注册大学生记者俨然成为品牌活动竞相选拔的“宠儿”:从世博会到亚运会学生记者的实践,使品牌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各高校的角落,校园媒体自身影响力也在随之凸显。毫无疑问,校园媒体的参与是品牌传播手段的一项创新,且是品牌、校媒互利互惠的“共赢”之举。

  红歌传唱群体的年龄偏于中上一直为栏目组所纠结,同时也是宣传突破的一个“瓶颈”。在此情形下,注册大学生记者的选拔注定被赋予太多期待,事实上,选拔活动本身就是宣传极好的“生花妙笔”。设想一下校媒记者们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加上作品展示、网络联署、专家评审的系列环节,红歌会势必在校园掀起一股选拔“热潮”,对其知名度、精神内蕴的宣传亦是裨益甚大。

  早在2008年,江西卫视曾举办过一次《校园歌声迎奥运——中国红歌会》的活动。但其实,“传承”不止于“歌唱”,校媒记者的镜头和纸张,一样可以为红歌宣传“锦上添花”。因大学生的情操和视野,能够敏锐捕捉到灵动的细节,以此结合江西元素,借着20名最优秀学生记者的“校园影响力”,同样也能为红歌品牌做好宣传。

  同时,这样一场实践活动给学生记者的“回报收益”也如此丰厚,总结起来,一可练笔,培养专业能力;二可拓展视野,积累经验;三可进行资本积累,辅以就业。

  以此看来,“2010年红歌会注册大学生记者选拔”的传播创新,给了我们太多启迪:一个真正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能够加强与校园媒体的合作互动,其策略本就深远。应该看到,这种合作能够带来“共赢”,而学生记者,势必能在社会舞台上发挥出更大的价值。(王庆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