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王小山卢中强做客聊巡演 打造功能性民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1日17:06  新浪娱乐
实录:王小山卢中强做客聊巡演打造功能性民谣

王小山卢中强合影

实录:王小山卢中强做客聊巡演打造功能性民谣

王小山(图左)卢中强(图右)和主持人祁又一合照

实录:王小山卢中强做客聊巡演打造功能性民谣

卢中强做客新浪

实录:王小山卢中强做客聊巡演打造功能性民谣

王小山做客新浪

  新浪娱乐讯 2010年8月11日,王小山卢中强做客新浪,畅聊民谣巡演。以下为本次聊天的聊天实录。

  民谣巡演搭配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 现场交流互动热烈

视频:王小山卢中强做客聊巡演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主持人祁又一:新浪网友大好,我是祁又一,今天来到新浪摇滚频道聊天室是两个业界的重要人物,一个是十三月的老总卢中强老师,还有一个榕树下的总编辑王小山,著名文化人。

  今天来就是要聊一下这次榕树下的巡演,最近有一个榕树下跟十三月唱片合作的民谣方面的巡演,动静比较大,应该是这一两年之内民谣界最大的事,也比较成功。我们从小事开始聊,老卢先说一下?

  卢中强:第一场你参与了,就是北京以外的地方,在青岛。基本上每一站都是那样的效果,包括现场的互动,最好玩的就是一路上跟新浪微博的关系非常棒,都是新浪微博。

  主持人祁又一:新浪微博是怎么回事呢?

  王小山:新浪微博现在影响力比较大,我们每一站,北京以外的第一站青岛,武汉、杭州、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直到成都,我们事先都会在新浪微博发一个消息,当地的新浪微博的博友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会询问时间、地点、票价,我明明公布了两次,又要公布第三次,人越来越多,新浪微博的网友最少也能占20%。

  主持人祁又一:现场看的观众微博的网友至少占20%?

  王小山:对。

  主持人祁又一:是您的粉丝是吗?

  王小山:大家互相关注,互相是粉丝。没去到的地方,重庆、西安这些地方,都不停在问,因为我们还没有定下时间、地点,所以没法说,弄的我非常尴尬,新浪微博的网友非常的热情。

  在成都的时候遇到一队夫妻,在新浪微博上,男的扛啤酒的蚂蚁,女叫逝去的时光,两个人很早就问,最后我们第二场下雨的时候,他们也不打伞,也不离开这个场地,又蹦又跳,我们一看都40几岁的人了。

  主持人祁又一:你们怎么知道是微博的?

  王小山:我们在新浪上有互动,拜新浪所赐。

  主持人祁又一:也不是拜新浪所赐,是科技。

  王小山:又回到97、98年那种感觉,很兴奋,现在又回到那种感觉了。

  主持人祁又一:您是第一波玩互联网的人?

  王小山:谈不上,我是96年在用。

  主持人祁又一:那时候很早了,都是拿电脑。

  王小山:那时候在单位,也不会弄,后来自己在家上就是97、98年。

  主持人祁又一:大家一直用微博来作为手段来作为宣传的手段?

  王小山:宣传互动,新浪微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在场内有一个特定的号码,有一个人发“后面那个人不要踢我的凳子”,然后有人回“我新买的鞋舍不得”。有人说“王小山我又看到你了”,现场的交流很有意思。

  主持人祁又一:包括川子上台演出的时候,大家随着他唱的歌抒发一些感受,确实是比较有意思的方式。有一些音乐节也是这样合作的,大家可以用微博的方式把想说的话让大家都看到。

  王小山:特别有意思。

  主持人祁又一:能不能听卢总详细说一下,现在做了几站了?

  卢中强:7个城市,9站。

  王小山:青岛、武汉、南京、杭州、上海、广州、深圳、成都。

  卢中强:应该是10个城市,那就是一共12场演出。

  主持人祁又一:很多网友都还不太清楚,榕树下巡演到底是什么意思?具体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可以详细介绍一下?

  卢中强打造功能性民谣 各地观众反响强烈

  卢中强:十三月一直做民谣,虽然之前花了很多功夫做了一些音乐节方面的事,但是我个人的情节还是在民谣上,向东比较偏重一些,包括我们签了苏晓利、川子等等。我在这个里面发现一个问题,民谣生命力很强,在这几年散发出来的,包括创造力,包括媒体的偏重,对民谣稍微偏重一些。民谣我称之为豆瓣民谣,以万晓利为代表的,歌词写的特别好,音乐体系很有意思。

  我把它称之为功能性的民谣,山人是可以填充这样的空白,每次演出他都是最好,互动最强。到底你界定它是民谣、摇滚乐还是什么的,现场很难界定。川子我们很早签他,大家对这样的归属,对合并同类项的题目一直是比较模糊,可能认为他比较网络化,随着他后来唱了《挣钱花》,唱了《幸福里》,人看着比较糙,喝酒、抽烟,跟现场观众交流很好。这次我们把这几个合在一块,各取所需的,比较恰当的。

  主持人祁又一:找北京的民谣人到各地去做一场演出,而且在这场演出,还会有当地的民谣歌手跟我们一起演。

  卢中强:对。我觉得这次比较好的几场,一场是在成都的平乐,当时我特激动,他们的副市长一下子冲上台,说我一定要唱首歌,唱《大约在冬季》

  主持人祁又一:有人伴奏吗?

  卢中强:有,我跟川子。后来他又说我要打鼓。

  王小山:那个副市长很有意思。

  卢中强:他说,你答应我,必须一年来两次,我给你们音乐家提供很好的条件,第二天中午还想请吃饭,一起聊一次。那个地方也是非常像丽江的地方,有山有水。

  主持人祁又一:我记得在青岛那场的时候,还有当地的两个出租车司机,当地有承办方,当地的一个电台DJ给我们讲,这两个老哥在某某路某某花园,可能很多人见过,大家都见过他们两个在弹琴、唱歌,今天我们请他们上台上来唱,两个老哥非常激动。

  卢中强:那一段是一个亮点,先是玩加州旅馆,后来又玩了一个别的东西。

  王小山:好像还唱了一个《年轻的故事》。

  主持人祁又一:感觉上这个活动不仅仅是把北京音乐人的成品和作品拿到地方上去演出,同时也是每一个城市自己本土的音乐人,不管水平高低,我们把这个民谣呈现给他们看。

  卢中强:重庆有一个钟斌。刘洋问我合不合适,我说当然合适,我们带出去本身是还原,就是这样的原因,怎么可能有高低贵贱。上海还有一个哥们,太棒了,他的弹弦的方式都是自创的,他弹出来像古筝。

  主持人祁又一:吉他弹出来像古筝是吗?

  卢中强:对。他开始是做房地产,后来出了一次车祸,后来什么不做了,天天弹琴,3年没怎么用功,还有5年只弹琴。他今天上午弹了一段布鲁斯和声,唱的天津大鼓。

  王小山:上海的时候整个晚上我不停说话,他不停用琴来配,我又录音,我说话跟他琴相配,但是我发现我的话不怎么好,但是他配的音乐挺天衣无缝的。

  卢中强:我们形容他是当代嵇康。有一个大辫子,但他一拿到琴,就人琴合一。

  王小山:他在上海的时候,台下有声响,他说不要躁动,大家都来唱歌,男生跟我唱一句,女生跟我唱一句,后来男生女生一起唱。

  主持人祁又一:这个人叫什么?

  卢中强:周朝。周三的时候,在南三环会有一个演出。

  主持人祁又一:这一路上还有什么好玩的事的?

  卢中强:怎么说呢,如果当地有一个落地,我会省很多事,80%的地方没有落地,我们要自己解决住宿、交通,艺人很辛苦,像山人的设备那么多,大家都毫无怨言,大家都知道每一场演出会出现很感动的地方。不过在深圳的时候,一个音乐厅,一下子就紧张了。

  王小山:头上有一个管风琴。

  卢中强:很紧张,但那一场非常好。我说应该找500—1千人,或者是户外音乐节,像丽江那样的,不要超过3千人的场地,这样音响能最好达到每一个人,如果达不音响就会乱。

  主持人祁又一:我记得在青岛看的那一场,旁边坐的新闻周刊的主编,他们平时不怎么听音乐,一开始演的时候,他们不是很感冒,到了周云蓬和川子上场的时候,他们特别激动,站起来鼓掌。其实大家心里都会有很多生活当中不如意,或者说对社会的看法,需要有一个渠道来表达。川子写《挣钱花》,讲大家都需要挣钱,想着挣钱这个事,《幸福里》房子太贵了,买不起,周云蓬也写了买房子的事,挺有意思的。当民谣音乐人反映到生活当中事情的时候,好像特别有力量。

  卢中强: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大而不大的东西,大片、大制作等等这样的东西,宏大,其实大而不大。我们希望在这里面寻找到一条小而精的东西,能够交流,但是这里面有几个要素是不可缺的,第一是艺术家的能力,演唱、音乐,这个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大家都明白,什么是好东西。第二你的东西和我的生活和世界观的关联度,这也是大东西体现不到的互动,小的可以体现到,民谣解决了这个问题。

  王小山:你刚才说有人喜欢周云蓬,有人喜欢川子,喜欢万晓利也很多。

  卢中强:我们在平乐演第二场,是周日,正常的情况下大家都回成都了,开场一看200人,但是很快就聚集了2千多人。

  主持人祁又一:一开始人很少。

  卢中强:对,后来有一部分人坐车来到这儿,结果又下了大雨,结果很多人没有退场就在那儿跳舞,我们两个也湿透了。后来还有人等着看万晓利,但是演出设备被浇了,没办法再演出了。

  华语音乐形式大于内容 民谣因此爆发

  主持人祁又一:民谣不像流行乐,在商业上,怎么能持平呢?榕树下和十三月怎么合作,成本怎么控制?

  卢中强:其实这么多年,我觉得从03、04年左右开始,当台湾的流行音乐彻底觉得话语权,R&B起来以后,这么多年流行音乐给我们流行的东西是形式大于内容,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开始审视,才有了民谣,通过豆瓣爆发,所以现在有演出商跟我谈,你愿意用谁,我愿意接这个。

  王小山:最早大家想把这个事情做一下,正好榕树下虽然是文学网站,不是民谣网站,但是跟民谣有很多东西是契合的,由榕树下做一个开头,希望把所有人都卷进来才好,人越多越好,演出越多越好。做得人越多越好,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其他的无所谓。

  卢中强:比如说在深圳音乐厅,之前是有关于BEYOND的演出,从传统的观念看,我们只有一个大牌,是叶蓓

  主持人祁又一:反而是榕树下的演出票房成绩好一些。

  卢中强:将近多了一倍。我今天回到北京,深圳音乐节打电话来说,要接三场,广州一场,东莞一场,深圳再接一场。

  主持人祁又一:相当好,等于像当年走江湖跑场子了。

  卢中强:跟那个挺像的,走江湖跑场子不是谁都能跑的。

  王小山:我一直挺惦着去东莞。

  卢中强:我们本来跟榕树下相约是拿出60—80万左右,把这个品牌做起来。当时我们对这个还挺有信心,现在这12场演下来,我们基本上处于微赔的状态。比我们预计的要少赔了一半。

  主持人祁又一:利用这点钱做一个品牌也是比较划算的。

  王小山:对。

  民谣巡演用微博联络宣传 媒体支持决定票房 

  卢中强:东方早报是一个整版,而且是封面导读,现代快报是一个整版,南都做了三个,南方周末也是一个整版等等。当然这些媒体的整合也是通过一个渠道,又要回到新浪微博,最活跃是评论这些很有意思。

  王小山:我们在新浪微博发了消息,媒体很感兴趣,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不用联系记者,他们发现一个好玩的马上会过来。

  卢中强:那天我随手在微博上加了一个粉丝,她马上发来一个私信,她问我成都的演出是真的假的,怎么来成都,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正好想跟你打电话,到处找你电话,结果你加了我的粉丝。结果促成的事是成都晚报做了5个整版。

  王小山:要好好利用新浪微博,你要把私信开放。

  主持人祁又一:媒体各方面对咱们这个活动比较支持,尤其是娱乐口的记者、编辑,每天接触的都是港台明星、流行音乐圈的东西,难得有机会接触一下自己平时MP3里面会听的歌的。

  卢中强:而且是现场。

  主持人祁又一:是不是也得感谢一下,据说各个地方媒体的帮助对票房的拉动也很有效果?

  卢中强:决定性的。

  王小山:肯定是有效果的。

  主持人祁又一:我去青岛那一场,青岛晚报,电台是交通台也是帮忙非常多。

  卢中强:太多了。南京那一站,南京跟我这个年纪的,跨度15岁的三个非常有名的DJ全部来做支持,而且是整点播报,做成了这样。

  主持人祁又一:我在南京的时候确实听到了广播里面有演出的播报,那时候我正好在南京。

  王小山:我们两个应该雪地裸体跪谢。

  卢中强:你一路下来发现,没有什么可绝望的,只要有一个态度,只要有好的音乐,你的方向基本上是正确的,到哪都有很好的回应,包括媒体的支撑,甚至包括商业的回报。华语音乐还没有到那种,完全需要音乐,真的需要。

  主持人祁又一:只不过缺少一个了解的途径。

  卢中强:有一个数据,我们今天盘了一下,我们这一路将近卖了4千张。

  王小山: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个姑娘说,一听山人唱了半首歌,又去买了4张。

  卢中强:川子的一买60张,那人问我,还剩多少张,我说60,他全要了。

  卢中强回应“摇滚无能”论 想开发新的演出地点

  主持人祁又一:说到媒体这对次民谣巡演的支持,比较关键的问题,今天来聊天重要的一个问题,不管是南方人物周刊,还是南方周末,还是成都的报纸,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发布了卢中强老师特别招人恨的言论,也在网上引起了一些言论和人身攻击,今天卢老师也打算来澄清一下。“正是因为摇滚的无能,所以这次民谣的巡演才会被放大”,大概意思是这个,你怎么解释这个事,你真的认为摇滚是无能吗?我知道十三月之前当家的头牌一直是谢天笑,新的摇滚英雄。

  卢中强:大家去采访我做民谣都会提到你刚才这个问题,你做摇滚也不错,起码谢天笑也算是一个招牌,大家了解到在魔岩三杰以后,现在最有价值的一支乐队是谢天笑跟老摇滚接轨,包装做的不错,服务团队也比较庞大,我跟他们说的问题就是说,如果在我做谢天笑三年当中,有10个这样的乐队出来了,这个行业是有希望的,只出来一个是不对的。我提到最多的几个问题,马上即将开始的怒放这一场,算一下平均年龄都4张多了。

  主持人祁又一:可能很多网友不太了解这个演出,怒放这个演出有一个演出公司,在工体做了一个向摇滚致敬的演出。

  卢中强:其实我们所看到的新的乐队,我主要是讨论渠道的问题,民谣的渠道太丰富,在全国可能有100个城市都有民谣演出的渠道,咖啡厅、酒吧,甚至是旅馆、一块草坪,万晓利在义乌都能卖1千多张票。

  王小山:崔健能卖1千多张?

  卢中强:不可能,因为场地就那么大。我特别想开发一些新的地方,昆山、义乌。你达不到那个硬件就没有那个效果,没有那个效果,下面的人也感受不到好在哪儿,上面的人也越来越颓。音乐节有可能不错,除此之外,小的更加能够蚂蚁雄兵这样的东西,怎么让摇滚乐更好,音乐节有多少,首选港台,然后考虑欧美。然后再开始老崔,魔岩三杰,汪峰许巍、谢天笑,再往下是没有机会的,2千块钱来不来,还有的乐队说不要钱来演,大量的,乐队太多了。随着整个唱片业这样的状况,就是MP3的冲击,我们这个行业更细化,好的音乐人少、好的制作人也少,你最终呈现的一张唱片,不能靠最后的呈现,当这些人越来越差,出来的东西就越来越差,是一个技术活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但是民谣不一样。晓利在家里录了一张《北方的北方》,你听了非常好,他想要的东西你都能感觉到。它的无能是因为很多因素造成了自身无奈的无能。

  主持人祁又一:您的意思是摇滚乐有门槛的要求,比民谣高,民谣普及从艺术家到民众是没有鸿沟的。

  卢中强:我们回顾一下唐朝那几张,魔岩三杰,当时的摇滚乐的制作太复杂了,你当时听那张唱片还特好。今天来看,一问,大多数一张唱片花多少钱,1万块,我见过花3千块录完的唱片,你呈现给大家的是什么。音乐节也是一样,大牌乐队给你三个小时,剩下两小时,其他的乐队随便抡一下就行了。而且摇滚乐又被妖魔化这么长、被主流边缘了这么长时间。

  主持人祁又一:这是卢中强老师一个人的言论,不代表新浪的观点。

  卢中强:假以时日摇滚乐在中国有好的一天,这里面太复杂,首先在自由创作上能做到什么地步,这是很难的。第二这个行业复苏到细分都有了,唱片公司又有能力开始去做了。

  王小山:又被百度摧毁了。

  主持人祁又一:王小山老师您怎么想的?对这个事,你为什么要绑着十三月做这次民谣的巡演?

  王小山:他们那儿虽然不能称之为大牌,我个人感觉是几个很好的艺人。上次做一个访谈,面临着一个什么感觉,一个新的时代呼之欲出的感觉,这个新的时代总是要有领军人物,比如说文学创作上有韩寒,文学网站上盛大文学的网站,在音乐上、民谣上,这些人虽然不是大牌,可能还没有出名,但是他们具备了一切成名的实力,虽然我们并不以出名为目的,但是他们一定会走出来,既然他们一定能走出来,干吗不从榕树下这个品牌中走出来,这个可能是最早的动机。

  主持人祁又一:是一种眼光,发掘到他们的潜力。

  王小山:一定是这样的。

  主持人祁又一: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两位老师还有没有什么想要表达一下的?

  卢中强:首先我在这儿还要传达一下对中国摇滚乐的敬意,26号工体的演出我买了12张票。我会约很多朋友去看。另外我真的非常希望通过我们这一次这样的巡演,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场合,能让摇滚乐更好的展现,技术上的瓶颈更好的解决,我相信这个解决会很快。

  还有一点,民谣希望大家更多去关注,民谣远不止豆瓣所提供的这些人给我们,民谣现在能让我有惊喜的艺术家,会超过20人。未来榕树下会一直走下来,会有我提到的像周朝这样的音乐人加入进来。希望华语音乐由形式大约内容,变成形式和内容平均发展。就这一个出发点。

  王小山:希望榕树下民谣在路上,走的越久越好,严重感谢新浪微博。

  主持人祁又一:也希望榕树下和十三月合作这次民谣在路上这次活动,能够真的让民谣音乐在中国有更广泛的听众和影响,如果能像台湾新民谣运动那样的状况就可遇而不可求了,不管什么伟大的理想,最终都要一步一步做。这次巡演本身就是给大家一个信心的小事情,做的很好。谢谢两位来跟我们聊天。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