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 |
9月11日晚,广州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广交”)2010-2011音乐季在星海音乐厅拉开帷幕,刚刚被任命为常任指挥的林大叶携手首位获得国际小提琴最高奖项——意大利帕格尼尼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为满场乐迷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的音乐会。尽管前日大雨又限行,但星海音乐厅内基本座无虚席,资深古典乐迷感慨:“广交乐季音乐会好一阵没这么爆满了!”
文/记者 苏蕾图/邵权达
吕思清动用所有炫技手法
广交每个乐季的开幕式音乐会都会请来一位重量级的独奏家,而今年,是我国中生代最负盛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
前晚,当他步上舞台,台下爆发出一阵欢呼意味极浓的掌声。帕格尼尼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这位音乐大师最著名、经常被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乐队率先进入第一主题,而当吕思清的琴音急速奏响,所有观众似乎都屏住了呼吸……一段段优美如歌而富有表现力的旋律,在不同八度间变换着;旋风般的颤音、和弦,魔术般的跳弓、抛弓,柔而不虚的人工泛音等等,皆显示出吕思清的不凡功力。这首作品,几乎动用了小提琴所有的炫技手法,即便是完全不懂小提琴的人也能感受到它的难度,而各式复杂华美的技巧构成的绝妙听觉效果,让观众在吕思清和广交一起辉煌地结束全曲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叫好声。
在现场,记者看到广交艺术总监余隆大力而兴奋地拍着掌,几乎有点带头“起哄”的意思,而在3次返场掌声不仅没有消失还越来越热烈的情况下,吕思清又一次走到台前宣布加演匈牙利作曲家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低音区节奏自由、充满激情的引子,深沉而略含忧愁的主题,流畅而华丽的小调旋律……鲜明的吉卜赛风情带来欢快而奔放的气氛;一个过渡之后,音乐突然平静下来,在节奏上也放慢了一些,吕思清用双音缓缓奏出柔和而委婉的歌唱性主题旋律,而泛音处理令之形成一种幽谷回声的动人效果……一次次地返场之后,满腔热情的吕思清奏响了《梁祝》中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化蝶》,全场一片寂静,人们都沉浸到美妙的音乐声中。
林大叶“指”出一身汗
虽然广交的粉丝们对林大叶早已十分熟悉,但对他当上常任指挥后的第一“指”,粉丝们似乎格外期待。前晚8时,当林大叶面带微笑步上舞台,观众的掌声比平常更加热烈。
一个剧烈的动作,林大叶率领广交开始了德沃夏克的《狂欢节序曲》,迅猛有力的旋律、狂暴激烈的节奏、铿锵饱满的乐音,呈现出狂欢节的喧闹场面。很显然,这首作品为音乐会开了个好头,现场温度飙升,而一曲完毕,林大叶已然满头大汗。
占据整个下半场的巴托克《乐队协奏曲》显然更是个“体力活”,这一共有5个乐章的作品是现代交响乐中极为重要的作品。在中场休息时,本土作曲家罗慧山就告诉记者“值得一听”。以往,国内乐团管乐偏弱备受诟病,而在这首乐曲中,悄悄进行了一些人员变换的广交显示了自己的进取心,大胆地给予了管乐大量的表现机会。这不是一首经常能听到的作品,但是,乐迷显然对于广交能胜任这样一部流光溢彩的作品感到兴奋,而在掌声中几次短暂退出舞台的时间里,记者都见到候场区的林大叶不断地抹汗……
“他做了很充足的功课,也指挥得非常到位,”音乐会结束后,罗慧山笑说:“看得见的用心,不过,真是够累的。”至于吕思清的表现,罗慧山则认为他的确天分很高,且当晚的状态不错,如果小提琴本身的中音区再明朗一些,将更加完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