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级酒店那光可鉴人的旋转门背后、在优雅咖啡馆发黄的灯光下,肖邦的钢琴曲总是最恰切的背景音乐。在如今这个时代,肖邦这个名字似乎总与浪漫、高贵、优雅、忧伤联系在一起。在许多流行文化中,肖邦的音乐被有意无意地“浪漫化、优雅化”了,成为消费主义时代的浪漫标签。
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写出的音乐也确实具有诗的特质,充满浪漫的美感,迷人的旋律中渗透着一种甜甜的伤感。这种诗情画意,为肖邦的音乐披上了一层甜蜜的伪装。然而,就像音乐家舒曼所形容的“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假如只沿着这样温情脉脉的路线去欣赏肖邦,那就大大限制了肖邦音乐带给我们的格局,看到的只有花丛的美丽,却忽略了后面大炮的威力了
肖邦曾说,他不喜欢没有内在思想的音乐。确实,即使在最抒情的夜曲中,他的情感浓度也咄咄逼人。而在叙事曲和奏鸣曲里,肖邦更呈现出戏剧化的一面,这些作品不同段落间的对比非常强烈,引入了许多戏剧冲突般的声音元素。
同样被称为“钢琴诗人”的傅聪说过:“一般人觉得肖邦的音乐就是忧郁的、感伤的、唯美的,但我认为,他的音乐,那个深度、厚度,还有力度、强度,远远超越了这个层面!肖邦的感情非常强烈、浓重!他的内心就是一座火山,蕴藏着无限的能量,大得惊人,大到常人根本无法去预测和想象!”
确实,这是华丽的外表和睿智的构思融于一炉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