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龚琳娜独家专访:她的中国民族音乐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15:53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 ]
text1 龚琳娜

  “我想唱有灵魂的东西”

  伴随着“神曲”《忐忑》的爆红,龚琳娜这个名字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很多人对她很好奇,好奇她怎么可以用嗓子发出机关枪开火般节奏的抑扬顿挫,怎么可以扬言“王菲的技巧不如我”,怎么可以穿出双肩配凤冠这样视传统如无物的奇装异服,以及她还会不会继续唱没有词的歌……前日,龚琳娜接受了新快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于外界好奇的目光,这位大器晚成的歌手在表示“无词歌曲这种形式并非我的专利”的同时,坦言“做这样的尝试完全源自于我从小逐渐确立起来的艺术理想。我就是要做一流的、国际化的中国民族音乐!”

  【偶像是李谷一 彭丽媛】

  “做全世界接受的民族音乐”

  龚琳娜的第一首“神曲”并不是《忐忑》。

  “我至今仍然记得那首歌的名字叫做《我的愿望》,是这么唱的,‘我有一个愿望,长大要当歌手’,哈哈。”龚琳娜5岁那年在家乡贵阳的幼儿园中第一次登台演唱,她选择这首极具预言性的歌曲,而且这第一次登台就上了电视,“那个时候贵阳还只有一个台,大家用的电视机大都还是黑白的那种,我也不清楚他们为什么来录我唱歌,反正就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电视台的那台大机器就对着我,身边还有老师在用手风琴在伴奏,我就开始唱了。其实那首歌唱的就是我从小的愿望,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像李谷一、彭丽媛那样的歌唱家。”

  之所以童年时的偶像是李谷一和彭丽媛,龚琳娜解释说这其中有一定的环境因素,“贵阳本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非常多的城市,受这样的影响,我从小就唱很多少数民族的歌曲,比如苗族的、侗族的等等。那个年代也没有通俗歌曲,受欢迎的就是李谷一、彭丽媛这样的民族歌手,受这些影响,我从小就希望成为一个民族唱法的歌手。”

  “神曲”《忐忑》被誉为是目前为止中国民族音乐与国际化无缝连接的巅峰之作,殊不知“要走国际化的民族音乐路线”很早就成为了龚琳娜的目标。

  理想的生根发芽远远超出了身体生长的速度。6岁那年,龚琳娜凭着一股“我就是要唱歌”的勇气加入了贵阳市少年宫组织的苗苗艺术团。龚琳娜12岁那年,已经小有名气的苗苗艺术团应邀出访法国。在法国举办的一个儿童艺术节上,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小朋友让她大开眼界,“我还记得那些欧洲的男孩子跳舞的时候穿的都是大靴子,很西部的感觉,非常帅。”就是在这样一群多才多艺的孩子里面,龚琳娜发现“原来我们的节目是公认的最有光彩的”,从那个时候龚琳娜就开始暗暗发誓,“要用国际的眼光来做民族音乐,做一流的、全世界都能接受的中国民族音乐。”

  【毕业音乐会唱哭观众】

  “最大的愿望是一直唱到死”

  龚琳娜说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她所有的理想,最终都实现了。

  “小时候,我看过一场彭丽媛的硕士毕业独唱音乐会,当时非常激动,就立下志愿说我也要去中国音乐学院读书,我也想开自己的独唱音乐会!”结果1992年,她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就读,并于1995年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1999年毕业时,她效仿偶像彭丽媛,给自己也举办了一场毕业独唱音乐会。

  “很自豪!这个演唱会其实不是学校安排的。当时是身边有几个在北京工作的贵阳老乡,他们有些是做广告的,有些是公务员,是他们帮我张罗起来的。记得当时就是大家十几个人开了个会,然后他们就把联系场地、卖票和节目单什么的工作都包下来了。那场音乐会的地点在北京剧院,当时涌进去了一千多人。我记得我连麦克风都没有,就直接唱,中间我唱到一首《窦娥冤》的时候,很多人哭了……”后来龚琳娜才知道,那场不插电的毕业个人音乐会引起了当时中央电视台曲艺频道的注意,对方正好需要一些民族歌手的素材,便派了专人来做了全程摄像。“那个录像带后来央视的人送给我了,我现在都还保留着。”

  采访的过程中,龚琳娜一再强调“我觉得在这个时代,艺术是可以养活自己的”,她笑着透露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份工资只有300块,那是在加入中央民族乐团的时候。而在那之前,自己经老师介绍,帮一部叫《蜜里逃生》的动画片做配音,就拿到了6000块的“巨款”。回想起这两笔钱,龚琳娜还能清晰地记得拿在手里的感觉,但却无法回忆自己用这些钱做了些什么,她说:“对于我来说,花钱并没有乐趣。金钱对我来说只是一堆数字,我最庆幸的是我艺术的路一直都很顺利,这让我觉得老天在给我这些的同时,也给了我一种责任去把艺术的东西做好。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直唱到死。”记者质疑说,很多歌手都希望唱到老,但很多人都被时代所遗弃,龚琳娜回答说:“唱到老就不是唱形式了,就不能依赖嗓子了,到了那个时候,我想唱得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人生的体会。”

  【成名是从量变到质变】

  “希望老外学唱中国民族乐”

  2010年9月,龚琳娜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瞪大双眼,时而横眉怒目,时而开怀大笑,辅以大开大阖的手部动作,所演绎的“无词天歌”《忐忑》被人随意地传到了网上,这段短短3分45秒的视频经无数网友的转载即刻引起轰动,甚至引得“天后”王菲、梁静茹、杜汶泽等明星争先效仿、挑战,被誉为“神曲”。

  识货的湖南卫视马上与龚琳娜取得了联系,邀请她出席2010年12月31日在广州举行的跨年晚会。龚琳娜果然一鸣惊人,收获赞誉无数,与此同时,通过卫星信号的传播,神曲《忐忑》和她本人的影响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这样的一夜成名,龚琳娜却觉得是很自然的事情。她说:“我坚持做新音乐已经有了10年时间,现在有这样的变化,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仔细对比成名前后的生活,龚琳娜觉得成名最大的好处就是打开了的自己的舞台,接下来她希望在2011年做一场自己的音乐会以及一场独自完成的歌剧,去打开民族音乐的一条路。

  《忐忑》的爆红令龚琳娜一时间仿若成了华人圈“无字天歌”的代言人,只不过根据记者了解,她的其他歌曲都还是有词的。记者问她:“难道你不想开创一个‘无字天歌’的流派吗?”龚琳娜连连否认说:“其实我还有一首叫《爱诺依》的歌词也很少,但我觉得这个都不重要,因为这些都是形,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是魂,我不想去创造形式或者说是玩古怪,我想唱的是有生命力的、有灵魂的、有爱和希望的东西。再说,没有词的歌其实以前就有很多了,西方的爵士乐很早就有这样的作品了,连巴赫都有做过这方面的作品,我远远称不上什么开创者。”

  一夜爆红的龚琳娜并不急于在2011年收获自己成名的果实,她坦言自己有更有意义的事要做。“去年7月份,我和一些朋友们发起了一个叫“声音行动”的活动,我们的愿望就是将不同地区、不同唱法的艺术家召集起来,对民族歌唱艺术的特点、技术、形态做一个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然后整理成一部文献,为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提供一份宝贵的资料。中国不是有很多人唱美声唱法吗?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那些老外也来学唱中国的民族唱法!”

  龚琳娜

  龚琳娜1975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5岁开始登台演唱。1992年至1999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和中国音乐学院,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声乐。2002年演唱《孔雀飞来》曾居全国民歌排行榜首。2005年定居德国,在国际舞台上演绎中国新艺术歌曲。曾受德国“TFFRUDOLSTADT”音乐节、芬兰民族音乐节、法国世界音乐节、比利时欧罗巴艺术节等大型国际音乐节邀请举办数场独唱音乐会。2009年,其歌曲《忐忑》获欧洲“聆听世界音乐”最佳演唱大奖。新快报记者 易哲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