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乐融揭秘金曲背后故事 《天黑》诞生于马桶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14:42  北国网-半岛晨报 官方微博
陈乐融 陈乐融

  “没有写歌的人,听歌的人的心情或许无法被巧妙诉说;但没有听歌的人,创作者注定要承受更大的寂寞。那些热爱写词的人,如果身边没有作曲的朋友,那么歌曲被发表甚至被完成的机会就少得多,这正是目前唱片工业的无奈。 ”——陈乐融

  台湾著名编曲家陈志远的去世,让华语乐坛从此失去一位音乐大师。面对华语乐坛不景气的现状,陈志远的离去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考。日前,记者采访了经典歌曲《再回首》的词作者陈乐融,作为台湾“五陈”之一,陈乐融出道至今已有20余年。眼下,正值陈乐融推出新书《我,作词家:陈乐融与14位词人的创意叛逆》,他向记者讲述了台湾歌坛的现状,以及众多词作家的成长历程。

  记者齐书勤

  现状1 词和曲在拔河

  陈乐融说,写歌词不是写大块的文章,“有些词极雅,充满意象、文法、字词与情感的创新,就算单独成文本也经得起分析、咀嚼。有些词极俗,不避口语,不求隐喻,能唱好唱,以通俗易懂为要务。有些词作者努力把歌词跟文学靠拢,好像这样就可以提高词作者的地位。有人又索性把它往广告文案靠拢,强调它能在短短的篇幅中帮歌手‘点字成金’的商业价值。 ”

  因为有字数、句数、格式、韵脚甚至主题的限制,填词人注定畏手畏脚。如何把源自胸中的情感与思潮妥切地放置在这些框框中,不断自我琢磨、替换,非常考验作者是否有耐心与信心。“就是因为词曲联合创作的行为本质上是一场拔河,你必须相信你的词是可以与曲匹配,甚至远远让它加分的;但你又得承认,你必须和编曲者、演唱者相依相伴,你的词才能真正地活在世人心里。 ”陈乐融说,他在创作时常常会与曲作者、制作人或唱片公司发生不合,他为此甚至想过搞纯文字创作。

  典型事例

  丁晓雯 量身定做歌词遭弃用

  代表作品:《青苹果乐园》、《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祝福》

  “有些词本来是为艺人量身定做的,但最后却做了白工,这样的事就曾发生在丁晓雯身上。 ”陈乐融告诉记者,以前只要有制作人找丁晓雯填词,丁晓雯都会尽全力为歌手量身定做。 “以前,制作人会跟丁晓雯沟通艺人的定位、音乐的方向,于是她下笔就会很准。 ”可慢慢的,唱片公司变成了“多头马车”,每个人意见不同,每个人又都说了不算。丁晓雯一改再改,改了很多遍之后,对方却说不用了,因为方向不对,让丁晓雯很气愤。 “请工人搬砖头都要给工钱,难道握笔杆就没有成本?词作者用脑力和时间换来的劳动成果没有回报,这种做法很不合理。 ”陈淑桦演唱的《爱得比较深》歌词就出自丁晓雯之手,最初歌名叫《无求》,不是很商业化,直到CD出版,丁晓雯才知道歌名被改却没通知她,甚至没跟她商量。

  现状2 歌词没有方向

  谈到如今的歌词和以前的差异,陈乐融举了一个例子,“譬如以前我们会写‘电话’,而现在会写‘手机’。另外,现在用字非常接近日常语言,但要比口语夸张,因此经常要‘缩字’。假设一段旋律有十个音符,需要写出恰当的十个字,如果想到的词意塞不进音节里,就要换一种写法,这就要考验写作的能力。可现在的词作者不大注重这些,他们直接把字缩减掉,有时候该有的字却没有了。 ”现在的歌词应用起来也非常大胆,陈乐融说:“譬如Hip-Hop、Rap,有时候我觉得根本就是为了自己爽而已,甚至还掺杂一些粗话,听起来很不舒服。而对于内地的网络上很流行的一些口水歌,陈乐融表示自己知道一些,有的歌很讽刺很搞笑,它们是一种“次文化”。“正是因为流行歌坛缺乏健全的‘主文化’,才衍生出了这种‘次文化’。 ”

  典型事例

  厉曼婷 为《花心》写词却不会起歌名

  代表作品:《花心》、《离人》、《笑红尘》

  厉曼婷是当下台湾歌坛最活跃的女作词人,出道超过10年,曾经合作过的歌手有周华健林志炫张信哲辛晓琪伍思凯张宇、陈淑桦等,一直是很多大牌歌手争相邀约的重量级作词人。陈乐融告诉记者,黄小琥的首张专辑就是厉曼婷制作的。进入滚石以后,厉曼婷开始创作歌词,几年下来,厉曼婷只发表了不超过五首歌词,但她依然一如既往地坚持。 1993年,正巧周华健赶着发片,于是厉曼婷写了两首歌词,其中一首就是《花心》。一开始,周华健自己写了一首词,随后他让厉曼婷也试试,写出来后,周华健让厉曼婷改了几次,但周华健最后决定还是用厉曼婷最初的一版。没想到,《花心》创下了当年全球华语唱片年度销量冠军,在亚洲地区销量超过400万张。厉曼婷曾告诉陈乐融,《花心》的名字并不是她起的,因为她并不知道歌词的重点在哪。写歌对厉曼婷来说,架构来自一种氛围或者一种感觉,没有太明确的主题。

  现状3 好词缺少好曲

  陈乐融表示,词曲创作中,一首歌词与旋律搭配不一定有先后之分,“以我的经验来讲,合作的作曲人通常是先有曲给我,然后我再填词,也有少数作曲人会先要求我提供歌词,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样会有‘刺激’,词里写到某种场景或某种情绪,他们可以在这个框框里发挥,但这样的时候比较少。那些热爱写词的人,如果身边没有作曲的朋友,那么歌曲被发表甚至被完成的机会就少得多,这正是目前唱片工业的无奈。 ”

  陈乐融表示,现在的填词人经常埋怨拿到的旋律不出色,气愤自己的创作天分不受尊重。如果可以不具名调查,多数词作者都会认为:或为了配合歌手形象与能力而降低自己的文艺标准,或交出去的歌词被拼凑与被迫改动,或先写好的词被谱成难听的曲,甚至常常对最后出炉的歌“相逢不相识”,只因与原先期望的美感或意境差别太大,连自己都懒得多听几遍。

  典型事例

  陈乐融 就算现在退稿也是常事

  代表作品:《再回首》、《潇洒走一回》、《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

  陈乐融表示,当年他当兵时曾写过十几首歌曲送到唱片公司,但经常被退稿。 “当时很多人看到流行乐坛发展如此蓬勃,便觉得我也可以写点东西。现在很多歌是词曲一起完成的,一个单独写词的人要如何发表呢?办法就是投稿到唱片公司的制作部门,那里有些制作人会看到你的作品,但我十分之九的作品都石沉大海。第一,来稿品质可能不够好;第二,他们更信任大牌、名牌、老牌,仅凭歌词就能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概率是很低的。投稿之路本来就很漫长,失败率也很高,就算现在,我也常被制作人嫌,被歌手嫌,我的抽屉里有很多退稿。 ”

  现状4 人和歌都寂寞

  进入数字时代,网络单曲的收听让词曲作者的前景开始变得不太乐观。陈乐融说:“没有写歌的人,听歌的人的心情或许无法被巧妙诉说;但没有听歌的人,创作者注定要承受更大的寂寞。 ”

  上世纪80年代华语乐坛,歌曲主题很多,而近十年来,歌曲主题越来越倾向于爱情,陈乐融说:“歌曲主题其实非常广阔,一首歌怎样才容易卖掉,那就要看你写的主题唱片公司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有歌手适合表达它。绝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写爱情和生活的感想,或者歌曲本身就有这样的功能。 ”

  典型事例

  十一郎 最抑郁时创作了《荒废》

  代表作品:《月亮惹的祸》、《用心良苦》、《囚鸟》

  十一郎刚进入这一行时,希望至少每个月可以写四首歌,因此,那个时候的她非常勤劳。 《曲终人散》是十一郎参加完同学的婚礼之后写的歌,那位同学曾追求过十一郎,十一郎觉得他在自己的生命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他在我最不好过的时候陪伴过我,他结婚时,我心想如果是我嫁给他,现场所有的亲朋好友就变成了我的亲朋好友,所以那首歌对我来说是很有感情的。 ”陈乐融告诉记者,十一郎曾告诉他,自己创作的很多被大众喜欢的歌曲,反而自己对它们没有多少感觉,而那些十一郎爱得不行的歌反而反响一般,她为此感觉很奇怪。

  创作轶事

  林秋离

  马桶上十分钟写出《天黑》

  林秋离说,20年前自己开始写歌其实是为了向心上人表白,这位心上人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熊美玲,两人是圈内圈外人人艳羡的黄金音乐伴侣,在他眼里,熊美玲是“最优秀的台湾女作曲家”。1985年的《一生情一生还》是林秋离第一首成功作品,此后,他开始了专业写词生涯。生活中的林秋离很少听歌,他认为听那么多歌对创作并没帮助。 “我写了太久,需要的就是忘记,忘记自己写的东西,有忘记才能有新的东西出来。要写700多首歌不是那么容易的,而让每一首歌都有一个独立的灵魂更难。 ”当年阿杜推出第一张专辑时,其中有一首歌叫《天黑》,这是林秋离在马桶上写出来的,写这首歌才用了10分钟,“阿杜,我把他搞得很颓废、很沧桑,其实生活中的他并不是那个样子,他是一个很帅气的人。 ”林秋离说。

  许常德

  让陈志远水池边苦等一小时

  在许常德的创作道路上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一个是陈乐融,一个就是制作《抓狂歌》的王明辉。而陈乐融一直是许常德的目标,那时的陈乐融创作的歌词都是主打歌,让许常德非常羡慕,梦想有一天像陈乐融一样踏进这个舞台。后来,许常德写的一首《我是一棵秋天的树》引起了当时飞碟唱片总经理彭国华的注意,于是彭国华和陈志远就约许常德见面,地点是在一家饭店前的喷水池处,他们打算见面后进店里喝东西。结果那天许常德有事迟到,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许常德就让两位大腕在喷水池边等了1个小时。 “后来见面谈得很愉快,陈志远最后问我:‘旋律我可以自己写吗?’我就知道他们还是只要我的歌词。 ”

  陈乐融

  《潇洒走一回》内地走红是因“下岗”

  1992年,陈乐融凭借《潇洒走一回》获得金鼎奖最佳作词人奖,而这首歌也被认为是陈乐融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陈乐融告诉记者,“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潇洒走一回》在内地非常火,原因是‘下岗’的时代背景,这首歌也因此被内地许多人‘误读’,因为他们把‘潇洒走一回’等同于‘今朝有酒今朝醉’。 ”陈乐融告诉记者,其实他写任何一首歌的最初目的都是想顾好台湾市场就好,“这首歌当初是为电视剧所写,戏里有江湖恩怨和政坛恩怨,我很想用一首歌概括红尘众生百态。 ‘我拿青春赌明天’其实也要看听者的心情,我觉得不管学生、工人,或是企业家,他们都是拿青春来支付着他们的明天。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