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季平为天姿国乐团当音乐指导 畅谈创作灵魂

  《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梅兰芳》《孔子》……记得这些“中国味”浓郁的电影,就不会忘记电影中那富有感染力的配乐。这些电影配乐创作者都是一个人———赵季平,他以充满民族风情的配乐为这些大师的电影锦上添花。昨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大师赵季平从西安飞赴成都,他将作为四川省歌舞剧院“天姿国乐团”的音乐指导,指导乐团演奏《大宅门》组曲。昨日,成都商报记者面对面专访了赵季平,他畅谈自己的音乐创作灵魂———民族音乐。

  坚持音乐的“母语”

  让年轻人感受民族音乐的美

  日前,赵季平正紧张地排演大型民族歌剧《白毛女》。赵季平表示,自己现在的重心落在了民族音乐上,“我现在电影配乐写得少了,筹备着一些音乐会。这次来到成都,也就是为了鼓励民族音乐的发展。”赵季平认为,民族音乐代表着音乐的“母语”,“音乐创作都要认准自己的根,坚持一种‘母语’。”不过赵季平也表示,民族音乐应随时代发展,“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它一直就是动态的,有着很强的时代感。”

  赵季平认为,现在的年轻一代,缺乏的不是对音乐的热情,而是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我们这代人生长在田间地头,听着戏曲民歌长大,但现在的年轻人听的大多是流行音乐,包括我的学生,有些非常优秀。他们乐感极佳乐理丰富,可塑性很强。但他们缺乏的往往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对民族音乐的把握。”针对这一点,赵季平也努力地进行创新创作,他说:“对我的学生,我要求他们不光要听交响乐,还要多了解民族音乐。而我也在思考怎样对咱们的民族音乐进行创新,让更多年轻人走进音乐厅来听。”赵季平也呼吁更多人来关注民族音乐的发展,“传统音乐人的确面临着市场生存压力,一方面,需要政府企业给予扶持,另一方面需要对大众进行引导,尤其是我们的年轻人,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里酝酿的美。”

  日前,赵季平正在为电影《白鹿原》创作配乐,他透露,配乐中会加入秦腔唱段,“这不仅仅是剧中情节的一个体现,同时也能通过秦腔展现人物性格与电影风貌。”

  版权问题只能呼吁

  网络歌曲是文化多元体现

  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关注着中国音乐的发展。目前,音乐版权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赵季平也谈起了自己的看法,“传统音乐受到数字化的冲击很大。CD音乐的发展空间已经变得十分狭小,音乐人要吃饭,音乐要发展,版权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亲身遭遇多次侵权,赵季平自己也倍感无奈,“音乐人所能做的,只能是呼吁。呼吁更多人来关注这个事情,呼吁更加健全的法制措施。”

  网络的迅速发展,也衍生出新的音乐生产模式———网络音乐。说起这个话题,赵季平笑称自己从不上网。网络歌曲迅速走红,也推出了旭日阳刚等草根歌手,大众对此褒贬不一。赵季平对此表示:“《老鼠爱大米》这些歌我也听过。先不要急着对这些歌曲定性评价。至少我认为这是文化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符合国家十二五提出的‘尊重不同文化层次的需要’。”不过赵季平也强调,社会应该进行良性引导,注重主流文化的发展,“百花齐放很好,不过国花只有一种,尊重民族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今日上午,赵季平将前往四川省歌舞剧院,指导“天姿国乐团”演奏《大宅门》组曲。下午三点,新华文轩美术馆还将举行赵季平影视音乐品鉴会。

  成都商报记者 汪洁淼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