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方日报:鲍勃-迪伦触动了你哪根神经?(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7日08:26  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鲍勃-迪伦触动了你哪根神经?(图)
鲍勃-迪伦

  这些作品诞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当代中国差之玄远,但弥漫其中的叛逆、自由、愤怒、反抗等调调,却被中国人视为母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精神高地。

  昨晚8点,美国“偶像”鲍勃-迪伦首次在北京工人体育馆登台。无法身临其境的人,透过媒体连篇累牍的狂热造势,也能想象“暴雨将至”、山呼海啸的现场状况。估计老头儿自己也会错愕,在遥远的中国,居然有那么多躁动的歌迷,响应媒体捣鼓的“造神”运动。如果老头会中文,他很可能会为那些夸张程度比美国本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头衔”而伤神——“摇滚活化石”、“民谣宗师”、“叛逆领袖”……老头一辈子都在和美国的“标签党”掐架,但他永远不会知道,擅长“众口铄金”的中国人一旦干起“标签党”的事来,能有多牛叉——特别是在不懂的情况下。

  迪伦是很牛,光凭歌词就拿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和普利策文学奖特别荣誉奖,歌词进入过美国课本和总统竞选演讲,还办过画展,有点“野兽派”的味道。他在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问题是,这对中国人来说撩动了哪根神经?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似乎对美国人在60年代发生的事特别热乎,摇滚主将、和平斗士、民权运动诗人,个个听上去都散发着神一般的光泽,尽管大多数人可能对这些事的来龙去脉一窍不通。就像马丁-路德-金组织的“华盛顿大游行”和肯尼迪遇刺这种事,人们除了笼统呼为“传奇”,说不出所以然来。贴在迪伦身上的标签,等同于交叉小径组成的迷宫,却并不妨碍人们为之来劲,正如西方人也曾经对中国的60年代同样一窍不通,同样当成时髦狠狠着迷,风行无阻。彼此都不过是一个可供消耗想象力和多余荷尔蒙的宏大幻影。

  建国不过200来年的美国,为不止一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强劲的兴奋剂,从银幕上的西部英雄形象,到“垮掉的一代”,从《德州巴黎》之类的“公路电影”到《麦田守望者》等小说,也包括迪伦作品《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扬》。拓荒、反战、民权、左派思潮……这些作品诞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与当代中国差之玄远,但弥漫其中的叛逆、自由、愤怒、反抗等调调,却被中国人视为母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精神高地——— 在头脑智性所不及之处,一些色彩的烟雾、一些字句的筋骨、一些朦胧的光亮已足以让人心血澎湃。

  即便是对那些确实受其作品浸染的人来说,比如余光中、赖声川、罗大佑、陈升,很难说他们心目中迪伦这尊神的面目,和艾伦-金斯伯格的描绘差异究竟有多大。所以,昨晚去听老头演唱会的人,可能会尖叫、高喊,甚至哭出来,但和哭得一塌糊涂的金斯伯格比起来,眼泪的发源地却是南辕北辙。

  仅就音乐领域来说,迪伦当年最受争议的举动之一—启用电声化乐队而被斥责为“背叛”了民谣,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更稀里糊涂了,时至今日,谁真的在乎“摇滚”和“民谣”是什么东西?从未皈依,何来背叛?

  有乐评人归纳说,鲍勃-迪伦的伟大之处,在于为20世纪摇滚乐树立的所谓标杆、定义,譬如“必须为底层和弱势群体说话”。很可惜,在中国,这些只是纸上游戏。在西方人眼里,摇滚乐实在太崇高了,是凌驾于音乐之上的精神艺术。《一无所有》还有点想法在里头,《春天里》起码还是一种情绪,而绝大多数打着“摇滚”招摇过市的歌曲,不过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节奏罢了。

  所以,既然迪伦的辉煌深如泥潭,就把他当成个普通老头好了。“我幻想能够朝九晚五地工作,在绿树成荫的地方有一所带白色栅栏的房子,庭园里盛开着粉红色的玫瑰。那就是我最深遂的梦想。”这个梦想,好懂多了。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