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记者|黄笑宇|文|王旭华|摄
在音乐圈的20余载,曾为张清芳、伍思凯、柯以敏、萧亚轩、刘若英、李玟、赵薇、江美琪等歌手写歌600多首,其中一首《我愿意》自王菲开始,被无数艺人翻唱。并以《鲁冰花》和《如果·爱》获电影音乐金马奖和金像奖。姚谦日前在京为其首部心灵励志随笔集《我愿意》叫卖时,接受了本报专访。他说,虽唱片已死,但音乐依旧活着,他会坚持做下去,写书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些生活感悟。除了写歌出书,姚谦还是个收藏迷,从画到香烛再到鞋子,跳跃性极强。
出书供消遣 最想当农夫
记者:方文山、林夕陆续出书,你也紧随其后,是不是大环境的不景气,无心做音乐了呢?
姚谦:只是唱片已死,音乐还活着呢,这也是这几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既然大家听音乐习惯已变,我们怎么还能坚持以前的模式,唱片只是种模式,它可以改变,但音乐是永远存在的,它是有情感文化的载体,所以自然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记者:你出这本书的初衷是?
姚谦:在北京和台北来回跑,这些只是些生活感悟。诸如,北京朋友挂电话前总说,下回一块吃饭,而台北则是不喝咖啡,就散步吧!
记者:林夕都出好几本书了,如果这本卖得好,还会接着出吗?
姚谦:写书是一件大事,文化、思想迈上最纯粹、最高的台阶,才能出书。其实,这本书卖得不好也没关系,我还有别的工作去做。我常常想,最浪漫的工作就是当农夫,去种薰衣草或者种薄荷那种带有香气的植物。
我知女人心 下笔如有神
记者:无论是《味道》、《最熟悉的陌生人》,还是《我愿意》、《至少还有你》,这些歌词都成为经典,你何以如此了解女人心?
姚谦:可能是我比较善于观察,以前我经常安静地听女同事们聊天,这些都为我写词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譬如《味道》中的“烟草的味道”就是来自我身边的故事:那时候我正好感冒,没有嗅觉,食欲也不好,非常糟糕,正好要写歌,一个女同事反对男朋友抽烟,分手之后最喜欢的就是他的烟味,被我写进了歌词中。
记者:听说你在北京很多时候都不开车,而是坐地铁观察?
姚谦:是的,这样可以观察更多人的生活状态。我在欧洲也几乎坐地铁,听到很多有趣事情。几年前有次我在地铁里,突然有个女同学走过来说:“大叔,你手机挺漂亮,借我使一下!”我说:“怎么叫我大叔,这两年我才终于接受自己是个中年人了,甚至开始学习规划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有些卑微、有些琐碎。”
记者:产后一直鲜有露面的袁泉今天为你出书站台,是不是特别感动?
姚谦:既感动又激动,我都快两年没见到她了。我们俩价值观非常一致,出唱片并非为去接商演,而是去实现心中的那份懵懂。她出《孤独的花朵》时对我说,她希望这张唱片是她生命中的一个礼物。我特别喜欢小袁的两张专辑,可惜后来公司被一个银行机构并购,最近谈判我还说还我袁泉的母带,我要留作纪念。
迷恋香水香烛 酷爱收集鞋子
记者:袁泉爆料她生孩子的时候,你送给她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一种很难买的带栀子花香蜡烛,你是特别喜欢有香味的东西吗?
姚谦:在我生活中,味道占很重要位置,最明显就是我至今还用古龙水的习惯。在北京过冬天,我喜欢在卧室点上有生姜味道的蜡烛,因为这种香气给人温暖的暗示。送给袁泉的栀子花香烛,是希望她有安静的联想。前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叫“图书馆”香烛,每次点上,我都以为自己是哈利·波特,在学校里研究巫术。
记者:听说你还喜欢收集鞋子?
姚谦:衣服和发型是取悦他人的第一手段,鞋和袜子却是性格魅力的最后一枪。我非常喜欢买鞋,总觉得鞋子是身上最有趣的部分,可以改变整个人的气质,这是我的主观看法,可能与我的习惯有关。因为小时候我比较害羞,遇见生人总低着头,看着对方的鞋,听着对方的声音,揣测对方是怎样的一个人。久而久之,鞋成为我对一个人印象的资料来源,也让自己对鞋多了几分好奇和研究。
记者:都说收藏品或者艺术品是再世的情人,你同意吗?
姚谦:不反对,我也比较喜欢收藏画。其实,爱好反映的是你的思想。
记者:你怎么看现在的收藏热和奢华热?
姚谦:收藏最忌讳的是比较,比大、比贵、比名牌,或着只当投资的工具,这往往会把你推入不快乐的深渊。现如今,奢华成了新的阶级标签,国际时尚杂志进了中国也只剩下奢华和躯壳了。
(责编: Lor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