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东 在即将迎来五十岁生日之际,崔健频繁出现在各类演出上,所到之处,依然拥有顾盼自雄的强大气场,似乎印证了他唱过的那一句“老头更有力量”。
崔健经久不衰的统治力,主要来自于他在乐坛迄今无人可及的深刻,突出表现在他对中国人精神现状的把握,并对造成中国人精神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最大可能的追问和探寻。他不止喊出精英的痛苦,更关注沉默的大多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提炼出“混子”这样一种形象:在时代的巨变中,混子们感慨:“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他们无所适从——“吃点苦我准会哭鼻子,下海挣点钱儿又不会装孙子,说起严肃的话来总是结巴兜圈子,可干起正经的事来却总要先考虑面子”(《混子》),可同时,他们也憎恨“生活除了凑合没别的目的”;在日复一日的“混”中,他们渐渐发现“自己的病就是没有感觉”,这种“没有感觉”既来自内心信仰的缺失(“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也来自外界人为的某种蒙蔽(《一块红布》);在这种“一事无成但不清闲自在”(《无能的力量》)的令人窒息的状态中,他们开始追问,“忍受的极限到了会是什么结果”(《时代的晚上》)?终于,他们发出那声著名的怒吼: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我们多数人都是混子中的一员,过着浑浑噩噩、不知所云的日子,可是内心深处终究难逃英国评论家伍尔芙提出的那个追问:在光华闪闪的花朵中间,总藏着一只蝎子——活着是为了什么?被这只蝎子蜇到的人迟早会毒性发作,痛苦不堪。从稀里糊涂到渐渐觉醒,再到无可奈何乃至抓狂发疯——虽然写的是特定的一代人,却有着普遍的意义。在崔健之前,大概只有鲁迅笔下的阿Q如此高度浓缩了中国人人性中的弱点,而“混子”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阿Q的延续版,从中可以读出一脉相承的对时代的不满和对现状的挣脱。
崔健就这样见证并提炼了时代剧变中凡人们的心路历程,他参与其中,又保持距离,永远进行着独立的解读与批判,正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的那样,“伟大的作品总是和现实之间保持着古老的敌意”。今天看来,他的那些充满敌意的结论依然准确并适用至今,仿佛一个先知的预言——我们就是像他说的那样想着,也那样活着,而更重要的,因为他,我们知道一切为什么会这样。
(责编: yxj)